-
脑电小波指数监测患儿丙泊酚镇静深度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脑电小波指数(WLI)监测患儿丙泊酚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试验。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12月需行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的择期手术患儿165例,年龄>1~12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11组( n=15):>1~2岁组、>2~3岁组、>3~4岁组、>4~5岁组、>5~6岁组、>6~7岁组、>7~8岁组、>8~9岁组、>9~10岁组、>10~11岁组、>11~12岁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 mg/kg,注射时间>30 s。于给药前即刻、给药结束后30、40、50、60、90、120、180、240 s时记录WLI值与BIS值。如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则合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重新分组。WLI值与BIS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WLI值与BIS值的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 结果:实际入组患儿149例。>1~5岁的4组之间、>5~12岁的7组之间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上述结果重新分组,>1~5岁的4组患儿合并为>1~5岁组( n=60),>5~12岁的7组患儿合并为>5~12岁组( n=89)。与给药前即刻比较,2组给药结束后各时点WLI值和BIS值降低( P<0.05)。2组BIS值均于给药结束后60 s时最低,WLI值于给药结束后120和180 s最低( P<0.05)。>1~5岁组给药结束后90和240 s时WLI值与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12岁组给药结束后180和240 s时WLI值与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5岁组和>5~12岁组WLI值与BIS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和0.56( 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1~5岁组和>5~12岁组95%一致性区间界限分别为-48.4%~62.1%、-55.1%~101.5%,分别有4.6%(23/504)、5.1%(40/777)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之外,2组95%一致性区间界限均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 结论:WLI可监测>1~12岁患儿丙泊酚镇静深度,但相比BIS,其准确性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和原发鼾症患儿的脑电活动及其与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因睡眠时打鼾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6~12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采集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6 min脑电活动测量,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原发鼾症组及不同程度OSAS组。基于脑电小波分析通过对脑电同步化及复杂度分析得出的脑损伤指数用于反映安静状态下儿童的脑电活动的变化。对各组脑损伤指数及脑电波各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进行差异性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脑电活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9例儿童,其中男110例,女39例。原发鼾症组与各程度OSAS组之间α、θ、β、δ波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发鼾症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分别为0(0,3)、14(9,16)、26(24,28)、34(30,44),各组脑损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29.70, P<0.01),从原发鼾症组至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脑损伤指数独立相关(均 P<0.05)。 结论:α、θ、β、δ波比率在不同程度OS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复杂度及同步性在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儿之间存在差异;随着OAHI增高,脑损伤指数也逐渐升高,脑损伤指数与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T检查影像组学在术前鉴别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CT检查影像组学在术前鉴别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和黏液性囊腺瘤(M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4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男24例,女130例;年龄为(50±13)岁。154例病人中,99例为SCA,55例为MCA。154例病人术前均行胰腺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检查。收集所有病人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绘制各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构建模型。基于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观察指标:(1)临床特征模型建立及验证。(2)影像特征模型建立及验证。(3)影像组学模型建立及验证。(4)融合模型建立及验证。(5)融合模型的列线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1)临床特征模型建立及验证:通过多元逻辑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临床症状、术前血清CA19-9 3个临床特征用于构建临床特征模型,多元逻辑线性回归结果以公式①表示:临床模型得分=0.635-0.007×年龄+0.054×临床症状+0.108×术前血清CA19-9。绘制临床特征模型测试集ROC曲线。临床特征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11(95%可信区间为0.488~0.734, P<0.05)和0.771(95%可信区间为0.624~0.919, P<0.05)、56.6%和77.8%、66.7%和63.1%、56.3%和88.5%、41.5%和80.1%、78.4%和76.7%。(2)影像特征模型建立及验证:通过多元逻辑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肿瘤位置、肿瘤数目、肿瘤横断面最大径、肿瘤分叶、肿瘤多囊(≥6个)5个影像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特征模型,多元逻辑线性回归结果以公式②表示:影像特征模型得分=-0.034+0.300×肿瘤位置+0.202×肿瘤数目+0.014×肿瘤横断面最大径-0.251×肿瘤分叶-0.170×肿瘤多囊(≥6个)。绘制影像特征模型测试集ROC曲线。影像特征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62(95%可信区间为0.791~0.932, P<0.05)和0.853(95%可信区为0.713~0.994, P<0.05)、78.8%和88.9%、81.8%和89.4%、77.5%和88.5%、62.8%和85.0%、90.2%和92.0%。(3)影像组学模型建立及验证:本研究在154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中共提取4类1 067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一阶直方图统计特征7个、纹理特征53个、小波特征848个、局部二值模式特征159个。在组内相关系数>0.9的条件下,共保留896个稳定性较好的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模型。经过方差阈值与相关系数阈值筛选后,保留350个影像组学特征。为获得深层次的影像组学特征,在原特征基础上构建50个合成影像组学特征,总特征数为400个。采用五折递归特征消除后,最终筛选出22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13个小波特征,7个合成影像组学特征和2个局部二值模式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模型惩罚系数“C”=35.938,模型参数“γ”=0.077,核函数为“径向基函数核”。绘制影像组学模型五折交叉验证的ROC曲线。影像组学模型的平均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70( P<0.05)、83.1%、81.8%、83.8%、73.8%、89.2%。(4)融合模型建立及验证:选取影像特征的肿瘤位置、肿瘤分叶和影像组学得分构建融合模型。融合模型的多元逻辑线性回归结果以公式③表示:融合模型得分=-0.154+0.218×肿瘤位置-0.223×肿瘤分叶+0.621×影像组学得分。绘制融合模型测试集ROC曲线。融合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3(95%可信区间为0.828~0.958, P<0.05)和0.966(95%可信区间为0.921~0.999, P<0.05)、83.7%和91.1%、81.8%和84.2%、84.5%和96.2%、71.1%和94.1%、90.9%和89.3%。(5)融合模型的列线图:绘制融合模型的列线图,模型约登指数为0.416。 结论:基于术前CT检查影像组学标签和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可鉴别诊断胰腺SCA和MC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空间连续小波变换和电路模型的宁夏沿黄河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有助于减缓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中生态源地识别的主观性较强且源地边界破碎,生态廊道对景观连通性的贡献程度也有待明确.因此,以宁夏沿黄河城市带为例,首先利用空间连续小波变换识别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突变点,获取生态源地,进而基于电路模型评估功能连通性以提取生态廊道,最后量化生态廊道的连通贡献.结果显示,生态源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51%,其中草地占比83.27%.相比于直接提取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基于空间连续小波变换识别的生态源地能较好的反映局地生态系统特征,并将景观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分别降低67.20%和8.06%,减少生态源地边缘长度从而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性更小.生态廊道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2%,是物种迁徙等生态过程的关键通道,有效地增强了区域景观连通性,将等效可能连通性指数和等效整体连通性指数分别提升41.76%和68.68%.生态安全格局主要位于研究区边界地段,整体呈两带分布,为宁夏沿黄河城市带阻挡周围的沙漠,保障中部的城市发展和粮食安全.然而,研究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连通的保护缺口.各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具备不同的生态功能,需要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保护、修复与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典型气候事件对浙江近海底层鱼类时空分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为海洋生物中的主体,鱼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是探索典型气候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根据2013-2022年浙江近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结合尼诺指数(Ocean Nino Index,ONI)、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温度距平(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 a,Chl-a)等海洋环境数据,采用小波函数、相关性分析等探究典型气候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对浙江近海底层鱼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近海底层鱼类生物量与SST及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发生时期春、秋季生物量均小于正常年份,正常年份及拉尼娜事件期间春季生物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年份及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秋季生物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ONI与海洋环境因子指数进行交叉小波发现,浙江近海SST、Chl-a对于典型气候事件均存在不同的频域同步及相关性:ONI与SST在时间局部存在2-3.9个月频域同步,SST滞后ONI3个月;ONI与Chl-a存在1.7-3个月频域同步,Chl-a与ONI呈正相关;ONI与生物量存在3-3.6个月频域同步,生物量滞后于ONI3个月;ONI与SSTA在研究期间不存在明显的频域同步.春季,相较于正常年份,厄尔尼诺期间鱼类整体分布偏北;秋季厄尔尼诺发生期间鱼类整体向南移动,拉尼娜期间则向北移动.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不仅对鱼类群落在纬度上的分布产生影响,还会对鱼类向近岸洄游的快慢产生影响.两种典型气候事件通过影响浙江近海SST等环境进而对浙江近海底层鱼类时空分布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探讨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 年1月至4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60 例患者,年龄60~83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麻醉组(C组)和小波指数(WLI)监测组(W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快速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烷静吸复合式麻醉维持,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C组麻醉医师根据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并且WLI呈隐蔽状态.W组麻醉医师通过调整静脉麻醉药物的泵注速度或吸入麻醉药物的浓度将WLI维持在35~70 之间.记录患者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后恢复室(PACU)内拔管时间、VAS评分、改良的Aldrete评分、PA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有无恶心呕吐(PONV).Brice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中知晓,CAM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后谵妄(POD),MMSE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MMSE评分、ASA分级、受教育程度、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患者SBP<90 mmHg、SBP>160 mmHg、MAP≥100 mmHg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两组患者DBP<50 mmHg、MAP<65 mmHg、HR<45 次·min-1 发生概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患者术中麻黄碱用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羟胺及阿托品的术中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术后在PACU 30 min时改良的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出室时改良Aldret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术后住院期间POD的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C组的23.1%(P<0.05),W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PONV及术后住院POCD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或可提高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恢复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基因影像学方法的肝细胞癌预后影像标记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肝细胞癌影像特征和基因模块关联的基因影像学方法,获取生物可解释的影像学标记物.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数据库获取371例肝细胞癌基因表达数据,其中37例有对应的术前增强CT数据.从勾画的肿瘤区域提取639维定量影像特征,基于一致性指数标准,筛选出12个影像特征.对肝细胞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基因模块,并与影像特征构建Spearman相关图,筛选出与基因模块关联的影像特征,最后用Cox回归模型评估其是否具有预后功能.结果 12个影像特征中,4个与预后的基因模块显著相关,3个与生存预后显著相关.其中,小波分量高灰度级小区域增强特征,与代表糖链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块显著相关,且该影像特征与病人的总体生存周期(P=0.006,风险比=0.16)显著相关;低灰度级长游程增强纹理特征,与代表血管生成的基因模块显著相关,且与总体生存周期(P =0.049,风险比=3.21)显著相关.结论 描述肿瘤小波频率和纹理的影像特征有可解释的生物学含义,并且与生存周期显著相关,这些特征可作为肝细胞癌潜在的影像学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表面肌电相位同步分析的跌倒辨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体有意识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和运动神经肌肉组织两大体系内部及相互之间信息的同步化震荡实现的,本文通过分析各通道肌电信号相位同步性来区别有意识的日常活动和无意识的跌倒.实验肌电数据从5名健康受试者身上采集,在5名受试者完成4个不同动作(走路、跌倒、坐下、坐下站起)时,采集其胫骨前肌、腓肠肌、股直肌、半腱肌4路肌电信号.运用希尔伯特相位同步分析方法,计算相位同步指数.先用原始肌电信号对不同动作下各肌肉组间的同步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再将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研究不同频段下肌肉间肌电信号同步性情况.实验表明,摔倒动作中胫骨前肌和股直肌以及股直肌和半腱肌肌电信号间的同步性情况与其他有意识动作中的情况有着明显差异.利用这一特征,用普通的fisher线性分类器对日常活动动作与跌倒进行判别,用全频段信号和所选频段信号对跌倒的识别率分别达到85.5%和91.0%,表明肌肉间相位同步性情况可以反映肌肉间的协同工作情况,可用于跌倒辩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电波记忆加工指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分布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脑电波记忆加工指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2013年6月—2017年12月,从学校、企业或机构、社区、大型展会选取健康人18 164例作为建模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7岁,n=231)、B组(7~9岁,n=544)、C组(10~13岁,n=1 159)、D组(14~24岁,n=2 179)、E组(25~39岁,n=5 609)、F组(40~65岁,n=6 472)、G组(66~80岁,n=1 522)、H组(>80岁,n=448);选取年龄≥65岁的老年痴呆患者76例(a组)、北京市某医院确诊的心脏病患者1 237例(b组)、河北省某小学学生584例(c组)、北京市某重点大学学生483例(d组)、北京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者135例(e组)、脑病患儿98例(f组)、北京市某医院全身麻醉维持期患者94例(g组)、河北省某大学附属小学参与推优的学生91例(h组)、北京市某医院肝性脑病患者68例(i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从建模对象中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受试者作为对照a组76例、对照b组1 237例、对照c组584例、对照d组483例、对照e组135例、对照f组98例、对照g组94例、对照h组91例、对照i组68例.采用HXD-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采集所有受试者脑电波,采用小波算法脑电分析软件包1.0版处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并自动计算记忆加工指数.比较不同年龄段建模对象记忆加工指数,不同研究对象与对照者记忆加工指数.结果 A组记忆加工指数低于B、C、D、E、F、G、H组(P<0.05);B组记忆加工指数低于C、D、E、F、G、H组(P<0.05);C组记忆加工指数低于D、E、F组,高于G、H组(P<0.05);D、E组记忆加工指数高于F、G、H组(P<0.05);F组记忆加工指数高于G、H组(P<0.05);G组记忆加工指数高于H组(P<0.05).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加工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反U字形"趋势.a、b、e、f、i组记忆加工指数分别低于对照a、b、e、f、i组(P<0.05);c、d、g、h组记忆加工指数分别高于对照c、d、g、h组(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加工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反U字形"趋势,符合人体生命周期中记忆能力的客观变化规律,且不同特征人群记忆加工指数呈特异性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边缘智力儿童小波变换脑电频谱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边缘智力(borderline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BIF)儿童和健康对照组(typically developing control,TDC)的脑电频谱(EEG power spectra)绝对功率值的特征,探讨BIF儿童的神经认知功能与神经电生理信号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28导高密度脑电记录系统采集静息闭眼脑电并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方法获得频谱特征,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估,比较了30例BIF儿童和42例TDC儿童频谱特征、行为问题和智力水平的差异.结果 (1)BIF儿童[品行问题(0.78±0.16)分,学习问题(1.53±0.14)分,心身障碍(0.17±0.04)分,冲动?多动(1.13±0.14)分,焦虑(0.52±0.08)分,多动指数(1.04±0.10)分]的PSQ各行为因子得分均高于TDC儿童[品行问题(0.21±0.03)分,学习问题(0.35±0.05)分,心身障碍(0.07±0.02)分,冲动?多动(0.27±0.05)分,焦虑(0.26±0.03)分,多动指数(0.25±0.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α 波段特征:两组儿童在大脑左右半球(F=14.44,P<0.01)和前后半球(F=29.54,P<0.01)出现主效应;左右半球与前后半球间出现交互效应(F=8.55,P<0.01),α 波在右侧后半球活动最显著.(3)β 波段特征:两组儿童在大脑左右半球(F=6.49,P=0.01)和前后半球(F=8.01,P=0.01)出现主效应;两组儿童在左右半球与类型之间交互效应显著(F=5.84,P=0.02),左右半球与前后半球之间交互效应显著(F=10.51,P<0.01),右侧前部和右侧后部活动更为显著.(4)δ 波段特征:两组儿童在前后半球(F=11.15,P<0.01)出现主效应,前半球活动大于后半球.(5)θ/β 比值(TBR)特征:两组儿童在前后半球出现主效应(F=8.81,P<0.01);两组儿童在左右半球与类型之间交互效应显著(F=4.80,P=0.03),两组儿童在右侧半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BIF在右侧的TBR活动高于TDC.结论 BIF儿童右侧半球的TBR活动增高,可能是影响适应性行为障碍和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