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为多元化照护银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多元化照护银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组织10名多学科团队专家开展2轮专家小组会议,共同讨论并初步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老年长期照护领域的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完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结果 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包括多元化照护人员、多样化照护内容、多元化储存兑换内容3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10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科学合理,为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奠定了理论框架,有利于推动多元化照护银行的落地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模式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老年照护负担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照护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面、多元化的照护需求,不少学者提倡以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模式。城市社区老年人是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模式的参与主体,了解其参与意愿对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模式的有效推行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就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模式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老年照护负担、并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长期照护的机遇和挑战——从时间银行到多元化照护银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期照护是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和保证生命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其中,照护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是保证长期照护工作开展的关键要素。该文就志愿者作为主体的时间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发展缓慢的可能原因进行剖析,从照护队伍的建设问题着手,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的新模式,以促进我国长期照护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与肺癌发病风险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与肺癌发病风险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剔除文化程度信息缺失及基线患有癌症的个体后,最终纳入446?772名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文化程度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以及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与肺癌发病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和肺癌风险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在7.13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新发肺癌1?994例。受教育年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5年),肺癌风险降低12%( HR=0.88,95% CI:0.84~0.92)。根据UKB自我报告的最高学历转换为国际教育代码分类标准(ISCED)中对应的1~5级,级数越大代表文化程度越高。与ISCED-1者相比,ISCED-2、ISCED-3、ISCED-4和ISCED-5人群的肺癌发病 HR值(95% CI)依次为0.83(0.72~0.94)、0.67(0.53~0.85)、0.76(0.65~0.89)和0.72(0.64~0.80)。文化程度与吸烟呈负相关( β=-0.079,95% CI:-0.081~-0.077),与健康饮食评分呈正相关( β=0.042,95% CI:0.039~0.04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吸烟与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与肺癌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比例分别为38.952%(95% CI:31.802%~51.659%)和1.784%(95% CI:0.405%~3.713%)。 结论: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可能介导文化程度对肺癌发病的影响,这表明提高文化程度可能通过改变吸烟和饮食等生活方式降低肺癌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心力衰竭10年患病风险可解释预测建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心力衰竭10年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SHAP方法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以提高心力衰竭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数据库数据,涵盖了 40~70岁之间的502349名英国成年人,基于2006~2010年间的基线数据.选取487572例未发生心力衰竭和10374例发生心力衰竭的病例,随访时间为10年,以ICD-10编码定义心力衰竭事件.使用LightGBM、XGBoost、CatBoost三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在Python和RStudio环境中完成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及模型效能评估,利用SHAP方法可视化解释模型预测结果.结果 经过随机欠采样平衡样本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有效预测了 10年内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LightGBM模型展现出最佳的预测性能,其次是CatBoost和XGBoost.SHAP值分析揭示年龄、胱抑素C、接受治疗或服用药物次数、曾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相关多基因风险分数是心力衰竭风险预测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心力衰竭风险预测中的有效性,特别是LightGBM模型在所有比较的模型中表现最佳.SHAP值的分析为理解模型预测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临床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绝经妇女激素补充治疗与生物衰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究绝经后妇女接受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及开始治疗的时间段与生物衰老加速之间的关联.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基线调查采集的生化检测与人体测量数据,采用Klemera Doubal(KDM)算法构建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BA)和BA加速指标.将研究对象按接受HRT情况分为五组:未曾、绝经前10年以前开始、绝经前0~10年开始、绝经后0~10年开始和绝经后10年以后开始接受HRT.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探究HRT情况与BA加速之间的关联.并将人群特征因素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共纳入96 889名研究对象.与未接受HRT的人相比,绝经前0~10年开始(β=-0.28,95%CI=-0.36~-0.19)和绝经后0~10年开始(β=-0.39,95%CI=-0.46~-0.31)接受HRT与延缓加速衰老间存在关联.年龄小于60岁的绝经后妇女接受HRT延缓加速衰老的效应更明显.结论 接受HRT会延缓生物衰老,且60岁以下绝经后妇女在绝经后10年内使用效果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公众参与时间银行对其健康的影响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时间银行能够极大地动员公众参与社会职务,当前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互助养老领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文章旨在综述公众参与时间银行对其健康结局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时间银行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及在大健康政策背景下的精准定位与利用提供证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我刊已于2023年恢复对版面费、插图费及审稿费等出版费用的收取,收费金额将标注在校样中,待银行账户办理完成后,汇款方式、汇款时间等信息将另行通知.请广大作者做好交费准备,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意愿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杭州市低龄老年人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参与意愿问卷调查杭州市60岁~69岁的397名老年人对参与地点、参与人群、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组织管理和资金支持的参与意愿.[结果]愿意尝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低龄老年人有316人,占79.6%;低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较高,但参与意愿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在“时间银行”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应关注低龄老年人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促进该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统一外联平台的银医建设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银医通”系统构建门诊、住院医疗自助服务系统,优化现有门诊就医流程.方法:基于统一外联平台的部署模式,依托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与银行系统、医保系统、手机平台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等进行互联互通,设计了签约、办卡、充值、挂号、缴费、查询、打印、评价、住院服务等自助服务功能.结果:医院自助服务系统实现了就诊卡、银行卡、医保卡和居民健康卡等多种介质应用,医疗费用的线上实时动态支付与线下诊疗对接服务,手机平台、自助终端机与窗口服务的无缝顺畅衔接,优化了就医流程,减少了窗口压力,规范了诊疗行为.结论:应用自助服务系统缩短了患者非医疗时间,增加了医疗服务透明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