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abela改善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Elabela(ELA)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分为db/db组( n=8)和ELA组( n=8),选取db/m小鼠为对照组( n=8)。ELA治疗组按ELA21制剂5 mg·kg -1·d -1进行腹腔注射,db/db组和db/m组小鼠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干预8周。实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尿液,检测HbA 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指标。免疫组化法观察ELA在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Ⅳ型胶原蛋白(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水平。 结果:ELA在db/db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db/m小鼠。ELA干预后db/db小鼠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水平明显降低( P<0.05),但体重、HbA 1C无明显改变。db/db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和胶原纤维沉积增加在ELA干预后减轻。db/db组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Ⅳ蛋白表达较db/m组明显增加(0.98±0.08对0.68±0.10、1.10±0.14对0.51±0.08,均 P<0.05),YAP磷酸化水平升高(3.38±0.72对0.81±0.13, P<0.05),ELA干预后,TGF-β1、Col-Ⅳ表达及YAP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0.80±0.06、0.51±0.05、2.21±0.22,均 P<0.05)。 结论:ELA可改善db/db小鼠肾损伤,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YAP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粪菌移植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改善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粪菌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Dox组)、阿霉素+粪菌移植(FMT组),其中后两组使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PBS或粪菌溶液灌胃,最后分别收集粪便标本以及24 h尿液标本,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检测24 h尿蛋白,16 s微生物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ox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0.48±0.61 vs 1.71±0.63, P<0.001)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7.15±0.29 vs 6.98±0.49)呈减少趋势,肠道菌群紊乱;与Dox组小鼠相比,FMT组24 h尿蛋白定量(1.71±0.63 vs 0.91±0.48, P<0.05)和血肌酐水平(12.47±4.16 vs 7.77±0.75, P<0.05)显著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6.98±0.49 vs 7.09±0.28)呈现增加趋势,肠道菌群紊乱明显改善,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富集增加。 结论:粪菌移植可减少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小鼠的尿蛋白,改善肠道菌群的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小鼠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阿霉素(ADR)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模型,探究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4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6)和FSGS模型组(ADR组,n=18),分别按照10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ADR,采集注射ADR后的7、14、28 d小鼠以及注射生理盐水后的28 d小鼠的血液、尿液和肾组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血肌酐﹑尿肌酐﹑尿蛋白含量,将肾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其形态变化,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组织中Synaptopodin和Rho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ADR 7 d后,ADR组小鼠的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注射ADR 7 d后,与对照组比较,ADR组小鼠的肾皮质组织中Synaptopodin 、RhoA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注射ADR 28 d后,ADR组小鼠出现肾小球硬化程度恶化、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病变纤维化,表现为严重的肾脏损伤。 结论:ADR可成功诱导小鼠FSGS,Synaptopodin和RhoA的表达下调可能导致足细胞损伤,进而促进小鼠形成FSG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Nrf2/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ICR级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型(Nrf2-KO)小鼠各3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TBI组(T组)和TBI+右美托咪定组(T+D组)。采用自由落体加速撞击法建立小鼠TBI模型,T+D组于造模前30 min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μg/kg,C组和TBI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8 h时排空小鼠膀胱,并经胃管给予含乳果糖13.3 mg和甘露醇10.1 mg的测试液200 μl。造模后24 h时收集尿液,测定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浓度比值,反映肠屏障通透性。经心脏采血,测定血浆LPS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回肠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IL-6和8-异前列腺素F 2α(8-iso-PGF 2α)的含量,采用羟胺法测定肠组织SOD活性,采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肠组织过氧化物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肠组织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WT小鼠比较,T组和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升高,肠组织CAT和SOD活性降低,Nrf2和HO-1表达上调( P<0.05);与T组WT小鼠比较,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降低,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升高,Nrf2和HO-1表达上调( P<0.05)。与C组Nrf2-KO小鼠比较,T组和T+D组Nrf2-KO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升高( P<0.05),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组Nrf2-KO小鼠比较,T+D组Nrf2-KO小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Nrf2-KO小鼠肠组织HO-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cpC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小鼠膀胱炎中的作用及致病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TcpC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引发小鼠膀胱炎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其致病机制。 方法:从尿道向C57BL/6小鼠膀胱滴注10 9 CFU分泌TcpC的UPEC CFT073 wt或敲除 tcpc基因的CFT073 Δ tcpc,构建膀胱炎模型小鼠。3 d后处死小鼠取膀胱观察大体病理变化。膀胱4%多聚甲醛固定24 h后,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法对组织中TcpC进行定位。采集上述UPEC菌株感染的小鼠尿液,十倍稀释法计数尿液中细菌载量,PCR检测CFT073 wt感染组膀胱组织和尿液细菌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 tcpc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FT073 wt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TcpC mRNA和蛋白质水平。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上述UPEC菌株对巨噬细胞NF-κB活化和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上述UPEC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菌和细胞活力。 结果:与CFT073 Δ tcpc组相比,CFT073 wt组小鼠膀胱明显肿大,膀胱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cpC。CFT073 wt组小鼠尿液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多于CFT073 Δ tcpc组;PCR结果显示,膀胱组织和尿液中的细菌均为CFT073 wt。在CFT073 wt菌株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胞内TcpC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CFT073 wt促进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IκBα的蛋白质水平并抑制p65的磷酸化水平和促炎因子的产生。TcpC有利于CFT073 wt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和侵袭。 结论:TcpC在CFT073 wt感染及引发小鼠膀胱炎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促炎因子的产生提高CFT073 wt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率,与UPEC致病及逃逸巨噬细胞固有免疫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秀丽隐杆线虫识别辐射损伤小鼠尿液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对照射后小鼠尿液的趋向性及与照射剂量和时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区组随机法将168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组为未照射的小鼠;照射组为使用 137Cs γ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后的小鼠,剂量率为0.84 Gy/min。(1)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爬行实验:将小鼠分为7.5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0、2、4、8、12、24、48、72 h收集尿液;(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爬行实验:将小鼠分为2、4、6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24 h收集尿液。(3)时间与剂量之间的正交实验:将小鼠分为2、4、6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4、8、24 h收集尿液。(4)风扇实验和加热实验:将小鼠分为7.5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24 h收集尿液,分别将尿液用风扇吹风和加热后进行爬行实验。线虫培养至L3幼虫期,将其分别和每组小鼠的尿液滴至培养皿的不同区域,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每个区域中线虫的百分数。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配对 t检验。 结果:(1)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爬行实验:7.5 Gy照射后8 h时线虫开始出现聚集,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在照射后8、12、24、48、72 h时线虫的百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73~67.518,均 P<0.01)。(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爬行实验:与对照组相比,2、4、6 Gy照射组区域线虫的百分数均增加[(29.33±5.79)%对(69.58±7.00)%、(11.58± 3.60)%对(84.42±5.55)%、(9.08±2.19)%对(88.58±3.4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955、30.320、51.463,均 P<0.001)。(3)时间与剂量之间的正交实验:在照射后8、24 h,2、4、6 Gy照射组小鼠尿液的线虫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7.628~133.349,均 P<0.001)。(4)风扇实验和加热实验:风扇实验结果显示,照射组和对照组的线虫百分数均增多,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50, P>0.05);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尿液加热前后整体重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0±0.028) g对(1.051±0.026) g, t=11.814, P<0.001],照射组和对照组的线虫百分数均增多,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85, P>0.05)。 结论:线虫对照射后小鼠尿液中挥发性代谢物具有趋向性,且可辨别低剂量照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氨基改性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和体内外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 3O 4为核心包裹的二氧化硅颗粒,并且进行修饰使之表面氨基化,对此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研究,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B亚单位基因小干扰RNA(siRNA)质粒细胞转染实验,以及白鼠活体注射靶向模拟实验研究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该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直径在80~100 nm之间,孔径在2~4 nm之间的均一球体型纳米颗粒。在5~125 μg/ml浓度范围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对于细胞活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始终保持在6%以下。在姜黄素染色的装载有NR2B siRNA质粒的该纳米颗粒转染实验中,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的荧光现象。在体外红外测定仪观察红外激发荧光染料标记的纳米颗粒实验中,可见该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不会有蓄积作用,其最终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汇聚至膀胱,并最终排出体外。同时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会有大量荧光颗粒向磁场方向聚集,并且在撤出磁场后不会蓄积,浓度会持续下降。 结论:氨基化磁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具有较好的装载能力以及生物安全性,可以携带NR2B基因siRNA质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外加磁场诱导下可靶向到达病灶区域,为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蛋白酶活性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治疗反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以囊性肺破坏、进行性肺功能下降和肺衰竭为主要特征。LAM的病理特征是肺内异常平滑肌样LAM细胞过度增殖,LAM细胞异常表达多种蛋白酶[主要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组织蛋白酶K],可能直接导致肺结构破坏和囊肿形成。雷帕霉素是LA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停药后疾病会继续进展。目前,肺功能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是监测LAM患者疾病负担和治疗反应的标准方法,但FEV1水平易出现技术变异,且对治疗的反应较慢,因此急需定量、准确和快速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来监测LAM患者疾病进展及治疗预后。基于活性的纳米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体内失调的蛋白酶,并释放一个报告器来提供疾病的泌尿系统读数。由于LAM中存在广泛的蛋白酶调节失调,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包括14种肽底物的纳米传感器面板,将其气管滴注到LAM模型小鼠肺内,收集尿液进行质谱测定纳米传感器裂解产物,监测LAM小鼠对雷帕霉素治疗的反应,通过机器学习区分健康与LAM小鼠、治疗与未治疗小鼠。结果发现,基于多活性的纳米传感器PP03(被MMP、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切割)( P<0.001)和PP10(被丝氨酸、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切割)( P=0.017)的切割信号在LAM小鼠和正常小鼠中存在显著差异,机器学习模型可进行强分类。在雷帕霉素治疗后的2 d内,LAM小鼠中PP03和PP10的切割信号恢复正常,机器学习模型使治疗反应的准确分类成为可能[未经治疗组曲线下面积(AUC)=0.9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TcpC在其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致病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毒力因子TcpC在其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其相关致病机制。 方法:从C57BL/6小鼠的尿道插管至膀胱,滴注分泌TcpC的UPEC CFT073野生株(CFT073 wt)或 tcpc基因敲除株(CFT073 Δ tcpc)悬液10 9菌落形成单位,构建肾盂肾炎小鼠模型。5 d后处死小鼠取肾脏,观察大体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肾组织中TcpC进行定位。采集感染后的小鼠尿液,十倍稀释法计数尿液中细菌载量,PCR检测小鼠肾脏组织和尿液细菌基因组DNA中的 tcpc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FT073 wt菌株感染树突状细胞后胞内TcpC mRNA水平。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CFT073 wt和CFT073 Δ tcpc菌株对树突状细胞NF-κB活化和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PEC菌株感染树突状细胞后的细菌活力。 结果:与CFT073 Δ tcpc组相比,CFT073 wt组小鼠肾脏有明显脓肿产生,肾脏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cpC。CFT073 wt组小鼠尿液中的细菌载量显著高于CFT073 Δ tcpc组;PCR结果显示,肾脏组织和尿液中细菌均能扩增出 tcpc基因。在CFT073 wt菌株感染树突状细胞过程中,胞内TcpC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CFT073 wt抑制树突状细胞NF-κB信号通路p50的磷酸化水平和促炎因子的产生。TcpC有利于CFT073 wt在树突状细胞内的存活。 结论:TcpC在CFT073 wt感染及引发小鼠肾盂肾炎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促炎因子的产生有利于CFT073 wt在树突状细胞内的存活,与UPEC致病及抗树突状细胞免疫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巯基丙磺酸钠对小鼠汞中毒不同器官驱汞疗效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寻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对汞中毒不同脏器汞的驱排效应及谷胱甘肽(GSH)抗氧化联合治疗对汞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9年2月,将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A组)、氯化汞阳性对照组(B组)、治疗组(C组:肌肉注射DMPS 15 mg/kg、D组:肌肉注射DMPS 30 mg/kg、E:肌肉注射DMPS 15 mg/kg,同时腹腔注射GSH 200 mg/kg),每组10只大鼠。B、C、D、E组大鼠皮下注射氯化汞溶液(1 mg/kg)建立亚急性汞中毒肾脏损伤大鼠模型,A组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建立后,留取尿液,各治疗组大鼠按分组浓度分别注射DMPS、GSH,A和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于染毒后21 d(治疗7 d)、28 d(治疗14 d)时分别收集每组5只大鼠的尿样和血样,检测血生化、尿汞、尿微量白蛋白及肾皮质、大脑皮层和小脑中汞含量及病理观察。结果:汞染毒后B、C、D、E组大鼠肾皮质、大脑皮层、小脑汞含量升高,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病理显示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炎症。与B组比较,C、D、E组DMPS治疗后尿汞、肾皮质汞含量快速下降( P<0.05),大鼠小脑及大脑皮层汞水平无明显下降,但伴有尿微量白蛋白DMPS治疗后一过性增高( P<0.05);E组联合GSH治疗后肾间质炎症好转。尿汞与肾皮质、大脑皮层、小脑汞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 r=0.61、0.47、0.48, P<0.05)。 结论:DMPS驱汞治疗可明显降低肾脏金属汞水平,脑皮质和小脑的金属汞水平无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