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2 年 7 月—2023 年 2 月选取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 21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随访问卷、运动益处/障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目的抽样法选取量性研究中依从性低的 14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得分为(13.11±4.0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 40.8%.质性研究共提炼出 3 个主题,7个亚主题:个人特质和经验(体能欠佳与既有疾病交互影响、运动兴趣不足与运动时间缺乏、认知误区);行为特定的认知(运动自我效能不足、安全体验感知欠佳);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支持不足、专业支持缺乏).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处于低等水平,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体能欠佳与运动兴趣不足、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的障碍难以克服、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局限以及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难以获得专业支持均是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重点人群,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障碍因素,给予针对性个案指导,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 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于 2022 年 11 月,将构建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满意度和老年人满意度三份调查问卷;于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 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 10 家样本机构收集机构基本数据、工作人员和老年人满意度数据;于 2023 年 2-3 月,使用TOPSIS法对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 10 家机构的嵌入性总体、结构嵌入、关系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的排序一致,7 家机构的认知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排序一致,并且与各机构服务绩效的Cn值排序保持一致.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C33(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人次)、C44(老年人满意度)、C8(机构与合作伙伴坚持合作共赢)、C37(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护理人次占比)、C39(服务的老年人数量).结论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嵌入性、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对其嵌入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认知嵌入对嵌入绩效基本有正向影响.政府部门应明确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评价体系,注重动态评价,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机构应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从而不断提升其服务绩效,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要把握好嵌入的度,以免产生嵌入性的负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网络建设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的远程康复模式势必推动以社区康复为核心的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某市级康复医院与市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康复网络,并用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双方就项目管理制定合作方案,设计并构建了远程社区康复管理模型。在远程监控及设备数据物联下,市级康复医院的治疗团队可根据即时获取的相关功能评定数据制定治疗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团队则负责方案实施。53名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物联网的远程下肢智能反馈系统训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各功能评定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5),但实验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后期康复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今后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三级远程康复网络及推行居家远程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慢性病的病程迁延,患儿在完成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后回到社区仍需较长时间的居家护理,且家庭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因此积极评估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可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家庭提高家庭管理水平,改善患儿预后。因此,本文在回顾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家庭管理干预策略,如理论结合创新干预模式、强化健康教育、扩展社会支持、依托网络信息平台等,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家庭管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徐州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与患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徐州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和患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实施患者居家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普查的方式调查徐州市所有的康复医疗机构(包括康复专科医院、设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市康复专科医院进行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状况、专业类别等。同时在徐州市选取411例需要康复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患者的康复需求状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状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徐州市共有康复医疗卫生机构120所,床位量为2 675张,床位数占应配备数的57.98%(2 675/4 314);现有康复医师402名,康复护士432名,康复治疗师808名,分别占规划的31.07%(402/1 294)、16.69%(432/2 588)和31.22%(808/2 588)。30.90%(127/411)被调查的康复患者与社区医生进行了签约,且其中45.67%(58/127)的签约者对社区医生的服务感到不满意,满意率只有18.90%(24/127)。患者年龄( OR=0.557)、既往疾病是否存在偏瘫( OR=1.520)、社区医生数量( OR=1.131)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的因素;其中年龄越小,签约程度越好,而存在偏瘫和社区医生数量增加是签约增加的因素。 结论:徐州市康复医疗资源的配置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康复医疗资源配置不足体现在康复人才较少、康复医疗机构和康复设备不足等方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也处在较低水平,实施居家康复项目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混合方法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照护资源整合期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居家资源整合期望,以掌握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需求,为出院后健康照护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以便利抽样法选取13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家庭护理评估量表进行健康问题调查,综合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取出两大主题:居家照护需求多元化、居家照护服务资源整合度不够。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共触发25个健康问题,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社会活动不足,社会交往受限、临床健康问题(跌倒风险、营养问题、疼痛,心血管与呼吸系统问题、健康促进不足、乏力)等方面。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在出院时加强康复指导,整合居家照护资源提供过渡阶段多元化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形成与持续,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当日出院的护理管理和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探索国内骨科加速康复模式,本文介绍了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当日出院的做法、流程、护理管理措施、出院后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可视化互动随访和居家护理康复指导,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骨科同行提供借鉴,为医政管理者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于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过程中的体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执行中的体验以及影响治疗体验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消化病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癌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排除急诊手术、残胃癌、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术中肿瘤不可根治切除或发现腹腔转移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ERAS策略的期待和治疗期间的体验。患者对期待和体验方面的调查问题进行评分,0分表示完全不期待或不满意,10分表示很期待或十分满意。根据患者对于ERAS的不同体验,将患者根据出院时填写问卷中的“是否认可ERAS策略”项目分为ERAS认可组和抵触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ERAS的期望、偏好和住院体验;(3)两组促进和阻碍ERAS认可因素的比较;(4)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转归,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和身体是否不适,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分类标准进行程度分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 M( 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自身前后对照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资料分别采用配对Student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 2检验。 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2例,男88例,女24例;年龄(57.8±10.0)岁;其中ERAS认可组77例、抵触组35例。住院时,胃癌根治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56.2%(63/112)患者的住院焦虑评分超过了8分。住院时患者对ERAS策略的了解程度不高[2(0,5)分],通过住院宣教,这一状况较前明显改善[8(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130, P<0.001)。患者预期的术后住院时间要长于实际住院时间[7(7,10)d比6(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800, P<0.001)。51.8%(58/112)的患者希望能够出院后直接返回家中继续康复,但32.1%(36/112)的患者更希望能够在医院继续治疗直到自己感觉身体完全康复。与ERAS抵触组相比,认可组患者的预期住院时间更短[7(6,10)d比10(7,15)d, Z=-2.607, P=0.009],康复效率提高评分更高[9(8,10)分比7(5,9)分, Z=-3.078, P=0.002],期望缓解疼痛[8(6,10)分比6(5,9)分, Z=-1.996, P=0.046]、体力恢复加速[8(6,10)分比6(4,9)分, Z=-2.200, P=0.028]、期待减少引流管[8(8,10)分比8(5,10)分, Z=-2.075, P=0.038]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105例患者接听了随访电话。57.1%(60/105)的患者在出院后经历了各种不适,其中包括疼痛(28.6%)、腹胀(20.0%)、恶心(12.4%)、疲乏(7.6%)和发热(2.9%)。出院30 d内,6.7%(7/105)的患者发生了Clavien-DindoⅠ、Ⅱ级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肠梗阻、腹腔出血、伤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术后未发生Ⅲ级以上并发症。与认可组相比,抵触组中更多的患者在出院时认为自己尚未达到自我预期的康复[22.9%(8/35)比57.1%(44/77),χ 2=11.372, P<0.001],且并不急于回归日常生活[8.6%(3/35)比39.0%(30/77),χ 2=10.693,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仅52.4%(55/105)的患者返回家中进行后续康复,其余患者在出院后选择前往其他医院继续住院,再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7(7,9)d。与ERAS抵触组比较,ERAS认可组居家康复比例更高[59.7%(12/33)比36.4%(43/72),χ 2=4.950, P=0.026]、自我认为术后完全康复时间更短[14(10,20)d比15(14,20)d, Z=2.100, 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尽管ERAS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术后的康复,但尚未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充分的康复宣教、良好的镇痛、较好的体力恢复以及引流管的早期去除,可能改善患者对于ERAS的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程肺康复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程肺康复方案的相关证据。方法: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循证数据库、协会网站、原始数据库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程肺康复的相关文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从场所、对象、干预前准备、通信方式、远程健肺康复方案、锻炼维持计划和远程健康监测7个方面汇总了27条证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程肺康复方案最佳证据的形成过程全面、科学。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的意愿偏好,合理应用证据,制订个性化的远程肺康复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0例处于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80例患者中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2例设为常规组,使用以常规护理联合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的38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及护理后(护理8 w后)的神经功能〔神经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认知功能障碍评分(MMSE)〕、康复情况〔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巴塞尔指数(BI)〕、日常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心理状态〔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以及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OCA、MMSE、FMA、BI、QLQ-C30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两组患者的NIHSS、ADL、STAI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16%(5/3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3.33%(14/42)(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11%(35/3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81%(31/42)( P<0.05)。 结论: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效用良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