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癌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是癌痛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一种常用形式,PCIA具有起效迅速、血药浓度稳定、按需给药的特点,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癌痛患者。PCIA首选用药为强阿片类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联合镇静药物。在使用PCIA之前需要进行剂量滴定,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疼痛动态评估,随时调整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疼痛控制稳定后可转为居家治疗。PCIA因具有操作简单、护理相对容易、风险可控等优势,在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健康管理视角下多重慢病患者用药安全与药物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重慢病患者群体逐渐扩大。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增加了用药错误的风险,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新时代健康管理背景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已成为核心任务。对于居家多重慢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不仅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科医师肩负的重要职责。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多重慢病患者面临的用药不当风险以及用药安全现状和挑战,并从健康管理视角提出相应的用药管理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肺移植患者超前过渡期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据调查,肺移植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高达33.3%~45.4% [1,2,3],与术后生存率下降相关 [4]。完善的出院准备服务能够促进患者从医院顺利转介到另一个治疗环境(社区医院、家中等),降低再入院和病死风险 [5]。国外有一项关于肺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集束包的研究报道,但该集束包仅涉及沟通、出院安排、用药管理及随访等主题,并未从全周期角度进行干预 [6]。过渡期管理是出院准备服务的衍生,时间和地域跨度更为广泛,主要囊括医院到家庭的转移、院内转移、医院向社区的转移及全生命周期的过渡。其以患者为中心,将治疗过程中的断点有效连接,协调贯穿整个过渡期,以确保患者在不同机构或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之间安全转移 [7]。科学合理的过渡期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准备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 [8]。肺移植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其术前需要等待移植器官,术前的生理、心理状态度对术后结局影响重大。考虑此特殊性,本研究提出"超前过渡期管理",以扩大转移的范畴,即在患者进入移植等待列表时便启动过渡期管理;据此构建肺移植患者超前过渡期管理方案,涵盖器官等待阶段、住院阶段和居家阶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基层医生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老年人群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有较高的重症、住院和死亡风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近三年来国内外对老年COVID-19诊断治疗指南、共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我们组织国内老年医学、公共卫生、中医学专家和基层全科医学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对老年人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指标监测、居家及基层治疗、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恢复期康复和疫苗接种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对老年COVID-19重症化的危险因素以及转诊指征进行了清晰界定,就应对老年人COVID-19的基层分级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路径。本共识旨在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具备科学、规范管理老年人COVID-19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老年人COVID-19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良乡地区2个街道的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自行编制的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410份,均有效回收。结果:1 410名老年人中,1 173名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83.2%;患病率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55.3%,780/1 410)、糖尿病(22.7%,320/1 410)、冠心病(22.3%,314/1 410)。前3位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依次是:心理慰藉与陪伴(92.3%,1 301/1 410)、日常生活照顾(82.0%,1 156/1 410)、用药指导(43.1%,608/1 410)。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医疗费用报销方式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居家护理照护需求迫切。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患病情况和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实施综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肺移植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肺移植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工具的特征、功能、偏倚风险及应用情况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应用范围综述方法框架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及规范化报告。结果:共检索中英文文献10 167篇,经去重、筛选,最终纳入2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肺移植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工具13种,含特异性工具9种、普适性工具4种。在肺移植人群中未见信效度验证报告的工具有8种;13种工具中以单维度评估及单一测量方法为主;主要通过依从性反映肺移植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评估内容频次最高的为用药管理。结论:目前肺移植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测量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评估工具以单维度居多,多数评估工具在肺移植患者人群中信效度报告尚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建议研究者在选择评估工具时,关注工具在目标人群中的信效度验证报告,综合多种测量方法减少测量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信息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信息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5—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8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延续护理,选择2019年5—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9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为试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信息化延续护理,依托微信多元化、信息化平台,组建ERAS多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多元化、精准化、连续性的信息化延续护理。采用 t检验、χ 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延续护理依从性和延续护理效率指标。 结果:试验组主动寻求建议、康复训练、按时复诊、规范用药及合理饮食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0.846、37.408、6.916、14.108、17.111; P<0.01)。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得分为(89.3±5.1)分、骨质疏松药物正确使用率为99.0%(191/193)、患者满意度为97.9%(189/19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χ 2值分别为29.598、50.746、11.017; P<0.01);试验组患者二次骨折发生率为1.6%(3/193)、并发症发生率为5.2%(10/19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为4.177、9.369; P<0.05)。 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信息化延续护理能提高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居家护理的依从性,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系统,探讨其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随访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但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SGA营养状况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 P<0.05),Hb、TP、Alb、Ch、BUN、D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TG、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及时复诊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均 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均 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服务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系统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儿科医联体76家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1.14%。结果:144名调查对象中,38.89%(56/144)表示了解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95.83%(138/144)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到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中,26.39%(38/144)表示领导重视、支持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居家用药指导占81.58%,连续性照护指导占77.63%,康复指导占73.68%。主要途径为电话访视和建立慢病患儿健康档案。结论: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在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中已初步开展,应进一步充实内容,丰富途径,探索规范化体系,构建有效的符合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特色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