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游戏障碍相关性PICC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1例PICC断裂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PICC导管使用及维护过程的回顾,结合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及导管质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因游戏障碍导致的夹闭综合征及导管堵塞、居家期间导管的维护不规范,是PICC导管断裂的主要原因。结论:随着网络游戏用户的日益增长,游戏障碍可能成为PICC导管断裂的获得性因素。在PICC带管过程中,应及时识别及干预患者游戏障碍,加强居家管理,以减少导管断裂的发生。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导管的功能问题及时开展导管异位的预测诊断性检查,对PICC导管断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降低肺动脉栓塞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的阻碍因素,为改善居家营养照护质量、家庭营养教育管理方案和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13名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可归纳为3个类属、7个主题:认知因素类属包含饮食营养认知欠佳、健康自我维护意识削弱;行为因素类属包含依从性较差、饮食调整不当、个人应对无效;环境因素类属包含社会支持延迟、信息获取受限。结论:关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有助于详细了解配偶在营养照护中的困难与问题,为有效进行家庭营养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宁波"互联网+护理服务"医保在家支付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1年12月,宁波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进中,为切实解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支付困难,将患者需求大、发生频次高的经外周静脉置入的导管维护、导尿管护理和鼻胃管护理3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并可在家支付(以下简称"医保家付")。作者介绍了"医保家付"的相关概念和服务流程,总结了"医保家付"实施以来的效果、问题及进一步改进措施。3项纳入"医保家付"的居家护理项目2022年服务量为7953单,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05.29%,且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医保家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为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保支付及服务收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老年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11月选取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置入PICC且需带管出院的老年患者的家属14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导管维护相关认知调查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143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3名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为60.14%(86/143)。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得分在家属工作状态、患者ADL评分、是否卧床、居住地导管维护是否方便、是否有信心进行导管观察处理、是否担心居家维护效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导管维护是否方便、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和是否担心维护效果是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尚可,应加强对居住地导管维护不方便、患者自理能力差的家属的维护知识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维护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居家维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互联网视域下构建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老年患者不同类型的专业居家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依托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将"出院准备—出院随访—上门服务—在线诊疗—机构复诊—健康指导"6个环节互联互通,构建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总结该模式实施后"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量,并调查149例患者满意度和112名居家服务护士赞成度。结果:模式实施2年9个月,团队共为居家老年患者提供糖尿病足换药、PICC导管维护、更换留置导尿管、伤口护理、造口护理、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等11项居家护理服务;为149例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452例次,患者满意度为(94.47 ± 3.07)分;112名居家服务护士对该模式赞成度为(4.69 ± 0.43)分。结论: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了居家老年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同时拓展了护士执业空间,提升了护士专业价值,对促进护理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格林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在胆道术后带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格林模式联合微信平台护理干预在胆道术后带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肝胆胰外科的胆道术后120例带T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基于格林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管理护理干预,采用T管维护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生存质量量表、患者满意度问卷评测两组患者T管维护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及满意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T管维护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格林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带T管出院患者导管管理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患者参与PICC居家自我管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居家自我管理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5月在运城市中医院置PICC并在化疗间隙戴管出院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先后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患者参与居家休养期间每日清单的填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缺失率、主动就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62例,对照组63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实验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缺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在非维护期间主动就医行为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患者参与肿瘤患者PICC居家自我管理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居家休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缺失率,提高主动就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居家护理服务项目分级准入标准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居家护理项目操作的可行性、操作风险及难度,构建护理服务项目的准入标准,为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8月,收集现有"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中的护理服务项目,参考相关文献及政策,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池,包括64项护理服务项目。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选取北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的19名医院护理管理者、社区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评价护理服务项目的居家操作可行性、难度评分、风险评分及准入建议。结果:函询结果显示,61项护理服务项目具有居家护理操作的可行性;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留置针输液3项护理操作不适宜居家操作。其中,输液港维护、伤口换药、腹膜透析、造口护理、疾病康复指导5个项目因操作难度大或具有中高水平风险,其操作者应经专科护士培训考核,且具有该项目的操作经验后才能胜任。头发护理、温水擦浴2个项目属低难度,居家操作风险较低,可由经过培训的护理员或护工完成。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快速血糖监测等54个项目的操作者应有护士执业证书、护师以上职称且具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准入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准入管理办法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实施延长输液港管理方案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实施延长输液港维护时间管理方案对导管功能与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的植入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105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周组、8周组、12周组,每组35例.3组分别按照4周 1次、8周1次、12周1次维护频率实施输液港维护管理,观察3组患者对输液港维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血栓风险评分得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导管维护费用.结果 置管后3组患者对输液管维护知识的认知水平均提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明显,12周组最高,8周组次之,4周组最低(P<0.05);4周组管道维护费用高于8周组,8周组患者费用高于12周组(P<0.05).结论 4周1次、8周 1次及12周1次的维护间隔时间在血栓风险、并发症风险差异不明显,但12周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导管维护费用更低;但在维护间隔时间内,需要强化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关注患者的导管维护认知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及对正畸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及对正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开展常规护理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1月开展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的患者7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正畸效果、口腔维护情况、红色美学效果及复诊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托槽脱落率、黏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正畸效果、口腔维护情况、红色美学效果与复诊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