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动医疗的患者居家管饲营养管理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移动医疗在患者居家管饲营养管理中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8日.按照范围综述框架,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9项研究基于出院计划模式、医院到家庭营养管理模式、指导护理模式等理论模式进行管理.主要形式为应用程序、通信软件和网站平台.管理内容包括健康指导、定期评估、会诊转诊、自我管理、健康档案、服务预约、同伴支持.评价指标涉及患者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照护者能力、家庭负担、患者评价.结论 移动医疗在居家肠内管饲营养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未来应成立多学科团队,开展高质量研究,不断完善移动医疗管理的形式及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照护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描述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的照护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深圳市某医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住院患儿的照护者352例为调查对象,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 20.0和R 3.6.0软件,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对照护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照护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为(127.66±17.87)分,标准化得分为(62.05±8.96)分,其中标准化得分最高的为营养维度(69.62±11.04)分,得分最低的为体育运动维度(51.67±11.45)分,各条目标准化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2.780, P<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照护者的受教育程度("大专"与"小学及初中"比: β=14.524, t=3.054, P=0.002;"本科及以上"与"小学及初中"比: β=18.561, t=3.936, P<0.001)、照顾时间(">3年"与"<1年"比: β=-7.156, t=-3.687, P=0.003)和家庭月收入("10 000~20 000元"与"<5 000元"比: β=14.351, t=3.050, P=0.002)是影响照护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因素。 结论:照护者的生活方式值得关注,需通过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方法,帮助其提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解读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 (以下简称2021版指南)于近期发布,该指南对截止至2019年7月的证据进行了汇总,包括"筛查与早期治疗""感染""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其他支持治疗"和"远期结局与照护目标"6个部分内容,共计93个条目和99条推荐意见。与2016版指南相比,尽管2021版指南总的推荐意见数量与之相近(2016版为96条推荐意见),但新指南中"强推荐(推荐)"数量显著下降,"弱推荐(建议)"数量显著上升,且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质量的等级明显下调。2021版指南对感染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营养支持等措施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显著的精简,而变化最大的是"远期结局与照护目标",为患者及其家人确定康复与出院随访计划以及照护目标提供帮助。2021版指南并未对诸如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膈肌保护通气、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启动时机、早期活动、内毒素吸附、氨甲环酸、电子医疗与远程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疗法和新手段进行评价。总之,2021版指南倾向于保守和简化,但推荐意见的优化和逻辑性均有不足,未来可能会引起较多争议,并影响到临床医生对指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关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认知障碍是以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痴呆是其严重阶段。痴呆患者不仅需要长期照护,还会发生营养状态下降,甚至谵妄、跌倒等不良事件 [ 1] ,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并极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的一种中间状态,此时患者也会发生生活质量下降、衰弱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 [ 2]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显示早期发现轻度认知功能下降并适当干预,其可逆转至正常认知 [ 3] ,但目前临床上对轻度认知障碍关注不足。本文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及不良预后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上对其的重视,及早筛查并适当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混合方法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照护资源整合期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居家资源整合期望,以掌握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需求,为出院后健康照护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以便利抽样法选取13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家庭护理评估量表进行健康问题调查,综合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取出两大主题:居家照护需求多元化、居家照护服务资源整合度不够。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共触发25个健康问题,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社会活动不足,社会交往受限、临床健康问题(跌倒风险、营养问题、疼痛,心血管与呼吸系统问题、健康促进不足、乏力)等方面。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在出院时加强康复指导,整合居家照护资源提供过渡阶段多元化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形成与持续,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97例住院患者及248例患者家属,分析患者和家属对于衰弱状态下进行营养支持、终末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态度的差异以及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家属听说过ACP/预设医疗指示(ADs)的比例[58.9%(146/248)和41.6%(82/197), χ2=13.070, P=0.000]、谈论过死亡话题的比例[89.9%(223/248)和55.3%(109/197), χ2=69.334, P=0.000]、会考虑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88.7%(220/248)和46.7%(92/197), χ2=92.461, P=0.000]、愿意了解自己真实病情的比例[97.2%(241/248)和89.8%(177/197), χ2=10.349, P=0.001]均显著升高。对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造瘘、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态度,家属对于老年人的选择相对于患者本人更加积极( χ2=42.996、11.446、27.704, P=0.000、0.003、0.000),对于终末期高级生命支持的方式(有创呼吸支持、心脏按压及电除颤、肾脏替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于老年人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69、1.866、4.337, P=0.752、0.393、0.114),但均提示不同意的比例更高。与患者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ACP/ADs的知晓( OR=0.187,95% CI:0.096~0.366, P=0.000)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 OR=0.450,95% CI:0.231~0.878, P=0.019)。 结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愿意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偏低,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生前预嘱的知晓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生前预嘱的推广和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安宁照护用于肿瘤临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49, 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 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的阻碍因素,为改善居家营养照护质量、家庭营养教育管理方案和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13名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可归纳为3个类属、7个主题:认知因素类属包含饮食营养认知欠佳、健康自我维护意识削弱;行为因素类属包含依从性较差、饮食调整不当、个人应对无效;环境因素类属包含社会支持延迟、信息获取受限。结论:关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有助于详细了解配偶在营养照护中的困难与问题,为有效进行家庭营养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阶段性家庭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照护者照顾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阶段性家庭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照护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纳入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儿给予阶段性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照护者照护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态情况。结果:实施阶段性家庭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照护者的照护能力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儿的营养状态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阶段性家庭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升患儿的照护者照护能力,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疾病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囊性纤维化营养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脏器受累,营养不良非常常见,与患儿预后及生存期密切相关。CF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阶段及个体有不同的管理方案,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的营养监测与评估非常重要。2020年,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儿童囊性纤维化照护临床指南进行了第8版更新,其中对CF患儿营养管理做了推荐指导,本文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包括营养管理与评估方法、胰酶替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营养补充方式选择及如何解决CF儿童喂养困难问题等,意在指导临床医师对CF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管理,以期改善患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