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现状白皮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我国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增幅加快,每年约有2%的患者进入ESK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以其简便、安全、有效和居家治疗,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ESKD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自197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将持续性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后,我国肾科专业医护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PD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客观了解现阶段我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疾病负担和慢性肾脏病风险认知情况,《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并组织专家编写形成了这部《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该白皮书清晰地回顾了目前中国PD的建设及管理现状,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PD中心的人员配备,加强对PD专业人员的培养,扩大专职医护人员队伍,注重质量管理,降低P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P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膜透析标准化临床结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居家治疗和经济实用的治疗模式,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全球PD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其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相比普通人群,PD患者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疾病负担仍很高,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PD临床结局报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后者严重影响PD临床研究证据的有效性及PD中心质量的持续改进。近年PD标准化临床结局研究取得新进展。该文就PD临床结局报告异质性、标准化临床结局分类及核心结局现状进行综述,为规范PD临床结局报道、提高PD临床研究质量和管理水平,最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系统,探讨其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随访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但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SGA营养状况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 P<0.05),Hb、TP、Alb、Ch、BUN、D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TG、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及时复诊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均 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均 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服务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管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根据目的抽样法选取13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出4个主题,包括症状管理存在的困境(症状管理知识匮乏、症状感知能力不足)、症状管理效果不佳带来的影响(日常生活行为受限、家庭角色减弱、重返职场受阻、社交活动退缩、经济负担加重)、两极化的症状管理应对策略(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多方面的症状管理需求(憧憬新型治疗方式、期盼疾病知识普及、渴望多方面社会支持)。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居家症状自我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需求较多,提示医护人员需结合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特点和心理,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症状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陆续有确诊病例,而慢性透析患儿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属于易感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慢性透析患儿2019-nCoV感染,避免疾病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心发生和传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根据最新2019-nCoV国家管理方案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及临床实际操作,制定了2019-nCoV流行期间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居家腹膜透析儿童感染防控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肾内科进行随访的长期居家腹膜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微信健康教育模式。结果:A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C30)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HAMA)及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A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B组,B组居家护理舒适度高于A组,A组失眠率高于B组,B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项评分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各项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微信平台应用于腹膜透析居家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腹膜透析居家管理常见问题与处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腹膜透析是儿童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和容量超负荷是儿童居家腹膜透析最常见的问题,预防策略包括防止导管意外引起的导管污染、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对腹膜透析儿童或照顾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容量管理,提高其居家操作的技能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感染处理方式包括关注腹痛症状、正确留取透出液标本、积极腹腔抗感染治疗、治疗导管相关感染和持续质量改进。容量超负荷的防治策略包括积极治疗机械相关并发症、高血压、处方调整和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互联网视域下构建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老年患者不同类型的专业居家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依托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将"出院准备—出院随访—上门服务—在线诊疗—机构复诊—健康指导"6个环节互联互通,构建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总结该模式实施后"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量,并调查149例患者满意度和112名居家服务护士赞成度。结果:模式实施2年9个月,团队共为居家老年患者提供糖尿病足换药、PICC导管维护、更换留置导尿管、伤口护理、造口护理、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等11项居家护理服务;为149例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452例次,患者满意度为(94.47 ± 3.07)分;112名居家服务护士对该模式赞成度为(4.69 ± 0.43)分。结论:以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居家老年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了居家老年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同时拓展了护士执业空间,提升了护士专业价值,对促进护理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订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ICO原则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等循证资源数据库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综合数据库中的关于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20日。由2名具有循证知识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1篇证据总结,1篇实践建议,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5篇随机对照研究。从适用人群、开始时机、运动评估、运动处方制订、运动类型、运动频率及时长、运动强度、运动注意事项8个方面汇总24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目前关于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角度,探索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可能的不同分型,有针对性地提出疾病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307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一般特征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307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为3种类型:Ⅰ类消极不作为型,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缺乏健康管理自主性,存在消极情绪;Ⅱ类乐观自主型,患者疾病知识储备充分,能够进行有效心理调适,主动参与疾病管理;Ⅲ类盲目实践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来指导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三类患者的透析龄、健教次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聚类分析,从自我管理的角度明确不同亚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特征,甄别不同类型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支持与指导,进一步完善患者自我管理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