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方颗粒趋势分析与监管策略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后试点时代"的到来,当前在其生产、监管、应用实践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技术、产业问题.该文通过系统梳理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沿革;并从质量标准、医保支付、市场格局等方面归纳了其产业现状;基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比分析与定位探讨.认为当前该领域还存在以下现实问题:①尚未形成合理的竞争演化机制,产品"提质增效"困难;②国家标准数量有限,地方标准各自为战;③生产工艺相对受限;④固定当量与原料波动的矛盾;⑤市场定位待明确,用药场景局限.进而,基于塑造良性中药产业生态和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引导中药配方颗粒形成按产品竞争格局;②推动建立中药配方颗粒全过程监管体系;③系统研究配方颗粒当量与摄入量关系;④突破应用场景,合理拓展配方颗粒应用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中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提升成果转化实效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7家市属医院的1 22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人口学信息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6项机制18个条目)的感知重要性和感知绩效,采用Likert 5级评分。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配对样本比较采用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条目进行重要性矩阵分析,明确公立医院成果转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结果: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 157份。6项管理机制的感知重要性与感知绩效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得分均值差依次为评价机制1.29分、投入机制0.88分、组织领导机制0.87分、服务保障机制0.44分、利益分配机制0.15分和激励机制-0.11分;矩阵分析结果显示,"专项经费支持""把握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制定相应配套制度""多学科背景的专业转化团队""分类别、多层次的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纳入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和应用监测体系"是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结论: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感知重要性较好,但感知绩效相对较低。为提升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效,应重点关注并优先夯实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基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指标评价体系,做好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完善科技创新对话和咨询服务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研究:来自上海和广州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保支付从按项目的一般购买转向以服务打包为特征的战略型购买,服务包的科学制定是基础,支付标准是核心,过程控制是关键,促使医疗机构以规范化方式贯彻价格标准所指向的标准化诊疗过程,保证支付结果的精准。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方法深入贯彻了这一目标,利用统一标准实现了支付与监管的一体化管理,打造了融事前合理预估、事中过程控制、事后评价与资源配置全过程于一体的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现代化治理的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居家养老的国外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现况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居家养老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居家环境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居家环境已成为许多国家进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包括基于公共福利政策的改造模式、基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改造模式和基于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改造模式。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但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改造模式。因此本研究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进行综述,分析其特征及优缺点,总结改造经验,以期为我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敌草快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随着百草枯(paraquat,PQ)农药退出市场,其替代品敌草快(diquat,DQ)引起中毒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DQ中毒的临床表现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常见,且较为严重,但具体的毒性机制并不清楚,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Q中毒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DQ中毒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打造医疗信息平台 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医疗机构对新一代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与融合需求日益迫切。杭州市富阳区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医疗信息平台。通过推出患者信用机制,构建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节约了医保资金,促进了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未来,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服务,重点探索信息化医疗共同体建设体系、医疗保险融合保障体系以及"互联网+"市场化运作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Medicare社商合作模式对我国"惠民保"发展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惠民保"作为我国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社商融合发展的一次有力尝试,在发展之初存在政企边界不清、保障范围及力度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在厘清"惠民保"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美国公共医疗保险Medicare Part C计划的社商合作管理经验,提出我国应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势、引导进行差异化产品设计、建立市场准入及评价机制,以推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进一步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及机制完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10年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项目数量、经费补助标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其供给主体性质单一、供给机制不健全、供给效率低等问题仍较突出。作者从实施主体、服务内容、经费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模式、绩效考核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现状,梳理总结了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并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方主体的视角,提出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格局,加大向社会组织的购买力度,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洲草药注册管理办法及中药在非洲注册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非洲草药使用广泛且历史悠久,草药在较多非洲国家已陆续合法化并建立注册上市机制。本研究简述中非中药历史交流与现代贸易,从草药管理法规与指南、注册管理机构简述非洲国家草药注册管理体系,从申报资料、注册路径、质量控制与生产、有效性证据、食品补充剂等方面比较分析非洲各国注册制度的差异,归纳非洲草药注册管理共同点。中药注册策略包括评估注册投资风险,构建中非多边多元化合作网络,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药国际化发展,以期形成中药在非洲的标准化注册路径,开拓非洲中药市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