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肝硬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10只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 4)建立肝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BMMSCs组及HO-1/BMMSCs组,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BS、BMMSCs及HO-1/BMMSCs,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HE及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与谷丙转氨酶(ALT),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酶(HA)与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与模型组及BMMSCs组相比,HO-1/BMMSCs组大鼠肝组织Ishak评分及分期均明显降低( P<0.05);血清ALB明显升高( P<0.05),ALT、HA及Ⅳ-C均明显降低( P<0.05);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 P<0.05),Th17/Treg比值明显降低( P<0.05)。 结论:HO-1/BMMSCs较单纯BMMSCs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AX2基因沉默对UUO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PAX2基因沉默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4只幼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和沉默组(RNAi)各32只,均于转染后按照3、5、7、14 d分为4组,每组8只,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PAX2 mRNA的沉默效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7、14 d沉默组的PAX2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1±0.19)比(1.13±0.23),(1.81±0.37)比(1.22±0.34),(3.12±0.29)比(1.81±0.24),(4.12±0.46)比(2.07±0.33), t值分别是3.33、2.82、9.74、9.65, P值均<0.05],;对照组和沉默组各时间点(1、2、3、5、7、14 d)血肌酐水平有所波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mol /L:(43.03±8.55)比(45.65±9.43),(45.76±4.11)比(44.87±7.27),(45.40±8.73)比(47.53±5.72),(47.85±8.00)比(44.93±5.85),(47.45±7.13)比(50.47±6.78),(50.75±6.20)比(51.29±5.91), t值分别是0.58、0.30、0.58、0.83、0.89、0.18, P值均>0.05];两组尿β2-MG含量在1、2、3、5、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mL:(1.50±0.17)比(1.38±0.23),(1.53±0.20)比(1.40±0.26),(1.41±0.19)比(1.50±0.13),(1.90±0.48)比(2.17±0.59),(3.66±0.77)比(3.17± 0.96), t值分别是1.19、1.12、1.11、1.00、1.27, P值均>0.05],而第14 d对照组明显高于沉默组[ng/mL:(6.08±1.01)比(4.16±1.05), t=3.73, P<0.05)]。 结论:PAX2基因沉默在梗阻晚期可以降低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尿中β2-MG含量,改善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金水相生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阴虚热盛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金水相生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 MS)阴虚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0月-2020年5月上海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MS阴虚热盛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加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金水相生方。2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TG、TC、HDL-C、LDL-C、空腹胰岛素(FINS),记录患者腰围、BMI、血压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为60.0%(1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35, P=0.016)。观察组治疗后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650、2.687、2.134、2.333, P<0.01或 P<0.05),空腹血糖、FINS、TG、TC、LDL-C、HDL-C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812、2.899、2.678、2.485、2.527、2.905, 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3.87±2.21)分比(6.50±2.01)分, t=-4.827]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金水相生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MS阴虚热盛证患者临床症状及代谢紊乱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9月,选取115只SD大鼠(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 4)建立肝硬化模型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分为模型组、BMSCs组及小檗碱组,分别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BMSCs及小檗碱灌胃处理,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后处死各组大鼠,苏木精-伊红(HE)及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与总胆红素(TBI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层黏连蛋白(LN)含量变化;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标本,对细菌16S rDNA基因V3~V4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进行高通量测序,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3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BMSCs组大鼠肝组织Ishak评分及分期[(4.00±0.63)分、4.50±0.55]均低于模型组[(7.83±0.75)分、5.8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3、1.333, P<0.05);BMSCs组大鼠血清ALB含量[(29.65±1.38) g/L]高于模型组[(22.76±2.6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82, P<0.05);TBIL及LN的含量[(3.09±0.25) μmol/L、(45.19±1.86) ng/ml]均低于模型组[(10.75±1.14) μmol/L、(56.69±2.0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58、11.497, P<0.05);BMSCs组大鼠肠道菌群中脱硫弧菌科及脱硫弧菌属丰度明显高于模型组,梭菌科及梭状芽胞菌属丰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结论:BMSCs移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其肠道菌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异常凝血酶原、ApoA1和ApoB对肝硬化发生肝癌的预测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单纯的肝硬化患者175例纳入对照组,肝硬化合并发生肝癌患者132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指标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发生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肝癌家族史、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载脂蛋白(Apo)A1和Apo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OR=1.240,95%CI:1.064~1.445)、ApoA1(OR=26.154,95%CI:1.224~558.648)、ApoB(OR=23.289,95%CI:2.940~184.520)是肝硬化发生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IVKA-Ⅱ、ApoA1、ApoB联合检测预测肝硬化发生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56~0.874),灵敏度为82.33%,特异度为65.47%.结论 PIVKA-Ⅱ、ApoA1、ApoB是肝硬化发生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于肝硬化发生肝癌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芩苷调控氧化应激治疗糖尿病肾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观察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C57BL/6 小鼠 40 只随机分成5 组,每组8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高脂饮食(HFD)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建模.黄芩苷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 100、200 和 400 mg/kg黄芩苷进行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6 周后,所有小鼠测空腹血糖浓度,称质量,测量 24h排尿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取小鼠肾脏,计算肾指数,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典酸雪夫氏(PAS)及马松(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叉头转录蛋白O3a(FOXO3a)和 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FOXO3a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经黄芩苷干预之后,DN小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MDA含量降低,CAT含量升高,BUN和 Scr明显降低(P<0.01),24 h排尿量和UAE减少(P<0.01);染色结果也显示,黄芩苷组系膜细胞增生和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8-OHdG表达减少,FOXO3a表达增多;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 FOXO3a蛋白表达增加;CAT和 Mn-SOD的m RNA表达量也明显增多(P<0.05).黄芩苷可有效降低血糖,减轻肾脏组织损伤,改善肾功能,治疗DN,其可能是通过激活FOXO3a,降低MDA和 8-OHdG的表达,增加CAT和Mn-SOD的表达,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从而维持内环境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间质评数据在献血者ALT初筛检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间质评数据评估献血前ALT初筛设备性能,探讨提升献血前ALT初筛设备使用率和检测质量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全国ALT室间质评数据验证、确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设立靶机.将靶机检测的ALT阳性标本在初筛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同步检测、数据比对.结果 ALT室间质评数据分析有利于完善设备的性能验证;初筛干式生化分析仪易受到温度和环境影响检测稳定性,有时与靶机差异明显.结论 利用室间质评数据确定靶机后进行设备比对的模式,使ALT初筛设备的校验时效性和检测准确性都得到了补充,能够提高血液筛查的准确度、减少血液浪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反应、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的 80 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型肠内营养制剂干预,实验组则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干预.采用HITACHI706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循环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4+/CD8+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内毒素水平.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5d实验组血清中IL-1、IL-6、IL-10、TNF-α、CR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术后 5d实验组血液循环中的CD4+T细胞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则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术后 5d,两组患者DAO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入院后 1 d(P<0.05),且术后 5d实验组DAO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术后 5d,两组患者的血清ALB、TRF和PA表达水平均高于入院后 1 d(P<0.05),且术后 5d实验组的血清ALB、TRF和P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肠黏膜屏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并缓解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80名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根据1.5g/kg的体重剂量摄入乳清蛋白质粉,接受常规饮食咨询和营养建议.每4周收集空腹血清样本,在干预前和营养干预后12周收集粪便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法检测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水平等临床参数.使用Illumina Nova Seq平台对粪便基因组DNA测序.结果 对照组患者12周后临床各项指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干预后空腹血糖(t=2.862,P=0.005)、空腹胰岛素(t=5.926,P<0.001)、HOMA-IR(t=2.680,P=0.009)、hs-CRP(t=3.386,P=0.001)、蛋白质氧化率(t=7.762,P=0.001)均显著降低,呼吸商显著增加(t=2.958,P=0.004).营养干预后6个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分别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属于拟杆菌属和梭菌目的菌种在营养干预后产生了显著的菌株基因组变化.基于HOMA-IR的相对改善,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响应者(R)亚组和非响应者(NR)亚组.两个亚组之间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肠道微生物群在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临床实施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冠心病患者微小RNA及外周血T细胞表达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微小RNA-126(miR-126)、微小RNA-221(miR-221)、微小RNA-155(miR-155)及外周血 T细胞表达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根据血管内超声评价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56例,不稳定斑块组82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miR-126、miR-221、miR-155相对表达量;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4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221、miR-15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iR-12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miR-221、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miR-126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miR-221、miR-155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miR-126、miR-221、miR-155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CD4+调节性T细胞表达、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