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干眼协会干眼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亚洲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干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干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干眼人群的特点对干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7年的系统研究,于2020年形成了新的亚洲干眼分类共识。亚洲干眼共识的发布有助于眼科医生和患者对干眼发病机制的理解,使得干眼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具体、可行,促进了干眼精确性治疗研究的进展。2017年ADES在 The Ocular Surface发布的《关于干眼定义和诊断的新观点:ADES的共识报告》及2020年在 Eye and Contact Lens发表的《关于干眼分类的新观点:ADES的建议》是亚洲地区干眼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这2个文件中关于亚洲干眼的新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眼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干眼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干眼专业领域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干眼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不同地区及组织对干眼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此,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引入新概念,聚焦于临床实际应用,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更新,以期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18-42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努力促进干眼的精准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干眼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眼表疾病,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正确区分干眼的病因、分类和严重程度是干眼精准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干眼精准诊断面临挑战和瓶颈的基础上,纵观干眼诊断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从传统方法到新兴技术,指出实现干眼精准诊断的努力方向和推荐策略,为临床积极推动干眼的精准诊断提供指导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介导寒冷温度感觉的角膜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角膜寒冷感觉的传导依赖于寒冷觉温度感受器。目前发现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参与了寒冷感觉的传导过程,其中最经典的是TRPM8通道。TRPM8通道在寒冷觉感受器神经元末梢的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基础泪液分泌的调控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如此,寒冷觉温度感受器在包括角膜感觉、疼痛、泪液分泌、眨眼反射以及干眼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可能会为缓解疼痛、治疗干眼病及潜在的其他眼表病变带来新的靶点。现笔者对寒冷觉温度感受器的分类、特点、临床意义以及未来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燥综合征患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 Z=-2.41, 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 r=0.40, 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 r=-0.70, 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 r=0.63, 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14, P=0.002)。 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完善了干眼的定义和分类,仍将泪膜稳定性异常作为干眼的核心,并保留了泪膜成分异常的分类。地夸磷索钠是一种P2Y 2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干眼治疗的新药物。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可促进黏蛋白、水液、脂质的分泌,同时改善泪膜各层成分,全面提高泪膜稳定性;其还具有角膜上皮修复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干眼引起的眼表损伤;针对参与干眼发病机制中的炎症环节,其可以抑制炎症通路和炎性因子的表达。目前已有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了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优势和有效性,亚洲干眼共识将其作为目前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一线治疗药物,以及治疗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的首选之一。本文就地夸磷索钠的作用机制、综述其临床应用于不同类型干眼的疗效与安全性、不同泪膜成分异常的干眼治疗以及最新版中国干眼专家共识中的地夸磷索钠的应用,深入了解其在干眼领域治疗的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2022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干眼的发病与人群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纳入到干眼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中。为了提高对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的认识以及诊疗和预防效果,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学术组织的相关专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民情,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汇集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在其定义和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等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3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近年关于MG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为提高我国医师对MGD的认识水平,规范MGD的诊疗工作,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基于近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针对MGD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性意见,供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眼患者与非干眼患者眼表微生物菌群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干眼患者与非干眼患者眼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6—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干眼患者42例42眼作为干眼组,纳入同期在眼科门诊查体的非干眼患者37例37眼作为非干眼组,采集结膜囊拭子并测序。纳入符合标准单眼,若双眼符合纳入标准,则右眼入组。采用Miseq PE301+8+301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双端测序,对微生物菌群进行可操作分类种属(OTUs)聚类,分析和比较2个组间微生物菌群Alpha和Beta多样性,并进行物种注释分析以及微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共获得18 586个OTUs,干眼组与非干眼组共有OTUs为3 674个。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组间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明2个组间菌群丰富度无明显差异。而主成因(PCoA)分析显示2个组间菌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2=0.039, F=3.100, P=0.022)。2个组眼表优势菌群构成相似,在门水平以变形菌、放线菌、厚壁菌、拟杆菌、蓝藻菌等为主,在属水平以嗜糖假单胞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假单胞菌、草螺菌等为主。LEfSe分析显示干眼组优势菌属的标志菌为泰氏菌属、栖水菌属、芬戈尔德菌,非干眼组为柄杆菌属、弯钩菌属。 结论:干眼组和非干眼组眼表微生物菌群构成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