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见的17号染色体臂内反向插入一个家系的光学基因组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光学基因组图谱(OGM)技术探讨1个罕见的17号染色体臂内反向插入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OGM等技术对该家系的17号染色体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和验证。结果: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17q23q25区存在11 Mb重复。孕妇核型分析提示17号染色体结构异常,但SNP array检测未见异常,OGM检测提示其染色体17q23q25区存在臂内反向插入,经FISH检测确认。胎儿父亲核型未见异常。结论:胎儿的染色体17q23q25区重复衍生自其母亲17号染色体的反向插入。OGM技术对于鉴定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的905例羊水标本的G显带核型分析和CNV-seq结果,并对CNV-seq提示可疑致病性或临床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 CNVs)进行变异来源的亲本分析。结果:除罗氏易位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外,CNV-seq对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的70例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染色体嵌合体异常和7例染色体非平衡性结构异常均成功确诊并且额外多发现10例致病性明确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CNV-seq与G显带核型联合使用能将染色体异常阳性率从11.27%(102/905)提高到12.38%(112/905)。对33例存在可疑致病性CNVs或临床意义未明CNVs (varia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 VUS)胎儿样本的亲本验证分析表明,81.82% (27/33)的胎儿可疑致病性CNVs或VUS源于父母遗传,仅有18.18% (6/33)源于新发变异。结论:CNV-seq与G显带核型联合使用能多发现1.11%的致病性明确CNVs,可以有效减少G显带核型分析无法检测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缺陷儿的出生。同时,对可疑致病性CNVs和VUS进行父母亲本家系验证有助于确定CNVs的来源和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染色体平衡性结构异常致9q34.3微缺失/微重复并存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有Kleefstra综合征患儿生育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家系分析和遗传咨询。方法:采集孕妇、孕妇丈夫和先证者外周血样以及孕中期羊水样本;应用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 MLPA)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方法寻找变异;综合家系成员情况判断变异来源,进行再发风险评估。 结果:所有样本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CMA和MLPA检测提示羊水样本染色体9q34.3区段存在852 kb的3拷贝重复,结果为arr(hg19)9q34.3(140 168 806-141 020 389)×3,与患儿CMA结果提示的9q34.3微缺失片段重合;孕妇及其丈夫外周血样本未见异常。FISH检测显示孕妇染色体9q34.3片段易位至17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结果为ish, t(9;17)(9q34.3; qter)(9p+;17p+,9q+,17q+),综合CMA和MLPA结果可知该易位为平衡性结构异常;孕妇丈夫未见异常。结论:由于母亲携带平衡性单向易位,导致该家系中同胞发生染色体同一区段缺失或重复两种不同的拷贝数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深度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低深度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在不同产前诊断风险指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进行高通量基因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评估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1 597例孕妇的基因检测结果,并与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结果:1 597例孕妇羊水细胞CNV-seq检测成功率为100%,发现染色体CNVs 301例,异常率为18.85%。其中致病性明确CNVs 208例,占比为69.10%;致病性未知CNVs 93例,占比30.90%。208例致病性明确CNVs中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166例,占比79.81%;染色体缺失/重复结构异常42例,占比20.19%。不同产前诊断指征染色体CNVs的检出情况不同,NIPT筛查风险组染色体CNVs发生率最高(53.09%,163/307),其他依次为超声结构异常组(22.38%,32/143),染色体异常携带组(12.50%,5/40),其他异常情况组(11.34%,22/194),血清学产前筛查高危组(9.04%,74/819),高龄组(5.32%,5/94)。与G显带核型分析相比,CNV-seq对于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的16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13例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检出率为100%,还可发现更多的致病性明确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异常。结论:CNV-seq对染色体CNVs的检测成功率高、耗时短、能够有效避免核型分析失败及耗时久的问题;且CNV-seq还能额外发现致病性明确CNVs,提高阳性检出率,有效预防缺陷患儿出生。因此,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均应同时进行CNV-seq检测,CNV-seq可以作为产前诊断一线辅助诊断技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在染色体结构变异检出的效能及初步应用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OGM)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变异方面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在复杂性遗传性疾病的高精度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的临床研究中,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就诊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的病例。对10例染色体核型技术检出异常的样本,进行OGM技术检测,部分样本行FISH、SNP array芯片或CNV-seq验证。结果显示,利用OGM技术,在9例样本中检出结构变异,其中3例为非平衡性结构变异,6例为平衡性结构变异,包括5例易位和1例臂内倒位,检测结果与核型、芯片等技术一致,并能精细化断裂点位置、确定重复或插入的片段方向。另有1例断裂和重接位点位于着丝粒的易位样本未被检出。综上所述,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发现拷贝数变异等非平衡性结构变异以及易位、倒位等平衡性结构变异,更重要的是能够精细化断裂点位置以及确定重复或插入片段的方向,有助于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但目前该技术还无法检测断裂点位于着丝粒等空白区域的平衡性结构变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胎儿拷贝数变异(CNV)的类型及相关表型的不确定性给产前遗传咨询带来的挑战。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 841例高龄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CNV-seq检测结果。结果:核型分析有2份样本细胞培养未成功,但CMA/CNV-seq检出致病性变异。核型分析共发现221例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CMA/CNV-seq检出其中187例异常,但有1例标记染色体检测未发现异常,23例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和10例低比例嵌合体未检出异常。在核型未见异常的孕妇中额外发现26例(26/1 841,1.4%)致病性CNV,其中有13例(50.0%)为与神经认知障碍表型相关的重现性CNV,7例(26.92%)为22q11.21微缺失微重复。结论:核型分析和CMA/CNV-seq技术的联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产前诊断的检出率且具有互补性,可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制定产前诊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种产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多种产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联合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oBs)标记技术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的4 319例孕妇资料,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及产前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情况.结果 4 319例孕妇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575例,异常检出率13.31%,检出数目异常270例,检出率为6.25%;结构异常305例,检出率为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82,P>0.05).575例异常染色体中,核型分析单独检出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平衡性重排和嵌合体为主,BoBs及CMA较核型分析额外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195例,其中致病性及可能致病性CNVs 48例,染色体临床意义未明CNVs(VOUS)及可能良性CNVs 147例.高龄孕妇组检出染色体异常以数目异常为主,数目异常与CNV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57,P<0.05).超声异常组检出染色体异常以CNVs为主,CNVs与数目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57,P<0.05).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和CNVs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07,0.081,均P>0.05).结论 对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应同时行核型分析联合BoBs/CMA检测,充分发挥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的互补优势,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2年3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的1 8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1 826例羊水标本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为8.21%(150/1 826),CNV-seq异常检出率为16.59%(303/1 826),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17.80%(325/1 826).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NV-seq均检出数目异常9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结构异常34例,其中平衡性结构异常16例(CNV-seq未检出),非平衡性结构异常18例(CNV-seq也检出);CNV-seq额外检出168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结论 CNV-seq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还可以对结构异常片段进行精确定位,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联合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联合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赤峰市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884例孕妇,根据产前诊断指征分为高龄组(n=148)、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n=95)、无创产前检测高风险组(n=116)、超声结构异常组(n=174)、混合组(n=351).孕妇羊水样本采用CNV-seq检测和核型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884例孕妇年龄23~43岁,平均(32.6±4.5)岁,孕16~32周.无创产前检测高风险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30.17%),其次为混合组(11.40%)、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6.32%)和超声结构异常组(5.75%),高龄组最低(2.03%).二者联合检出染色体异常98例,检出率为11.09%,其中CNV-seq检出率为10.63%(94/884),核型分析检出率为8.48%(75/88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V-seq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为7.35%(65/884),致病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pCNVs)检出率为 3.28%(29/884);核型分析非整倍体异常结果7.35%(65/884)与CNV-seq一致,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结果0.68%(65/884)与CNV-seq不一致,CNV-seq与核型分析方法诊断染色体异常的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一致性系数为0.482,P<0.05).结论 CNV-seq检测技术快捷、准确、全面,与核型分析相结合,有助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早孕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遗传学检测方法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等技术检测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的结果,探讨这几种遗传学检测技术检测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354例进行遗传学检测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其中G显带核型分析181例、FISH116例、MLPA43例和CMA32例.结果 181例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86.2% (156/181),检出69例异常核型,阳性率44.2%(69/15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63例,平衡性结构异常6例;116例FISH检测均成功,检出53例异常(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45.7% (53/116);43例MLPA检测均成功,其中4例异常(13、18、21、X、Y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9.3% (4/43);CMA检测的标本32例均成功,异常结果20例,阳性率62.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亚显微结构异常(5Mb以下的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结论 和其他方法相比CMA技术快速、成功率高,能够明显提高检测范围和样本的异常检出率,在旱孕期自然流产样本遗传学分析中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