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步云手训练联合拉伸训练对中老年女性肢体协调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并步云手训练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中的拉伸训练对中老年人群肢体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焦作市城市社区55~65周岁的中老年女性为筛选对象,从中选取平衡能力较差、无健身习惯且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48例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受试者在日常活动基础上辅以并步云手习练,观察组受试者则在并步云手习练结束后辅以PNF拉伸训练,2组受试者均隔天训练1次,连续训练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对2组受试者肢体协调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2组受试者闭目单腿站立时长、平衡木行走时长及15 s象限跳次数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闭目单腿站立时长[(5.04±0.55)s]、平衡木行走时长[(4.22±3.30)s]及15 s象限跳次数[(11.12±2.55)次]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并步云手习练能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群身体协调能力,如辅以PNF拉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机体平衡能力及身体灵活度,对预防老年人群跌倒、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痰火方调节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减轻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痰火方调节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减轻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痰火方高剂量组(3.68 g/kg)、痰火方中剂量组(1.84 g/kg)、痰火方低剂量组(0.92 g/kg)及金纳多组(0.06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平衡木行走实验评价大鼠运动平衡能力,磁共振成像(MRI)T2 mapping检测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快蓝染色(LFB)检测神经纤维损伤,HE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及CD16/Iba-1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痰火方高剂量组、金纳多组大鼠缺血24、48、72 h平衡木行走能力评分提高( P<0.05或 P<0.01),痰火方低、中剂量组大鼠缺血72 h平衡木行走能力评分提高( P<0.01);痰火方高剂量组、金纳多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脑区T2值降低( P<0.05或 P<0.01),痰火方低、中剂量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纹状体T2值降低( P<0.05);痰火方高、低剂量组及金纳多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及外囊LFB积分光密度增加( P<0.01),痰火方中剂量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纹状体的LFB积分光密度增加( P<0.01);痰火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纹状体病理损伤程度降低,细胞密度增加( P<0.05或 P<0.01),金纳多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细胞密度增加( P<0.01或 P<0.05);痰火方高、中剂量组及金纳多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Iba-1及CD16/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 P<0.01),痰火方低剂量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纹状体CD16/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 P<0.01),痰火方低剂量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纹状体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 P<0.01)。 结论:痰火方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缺血梗死灶周围脑区神经病理学损伤,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TBI大鼠行为学及α7 nAChR、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学及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VNS组,每组24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式自由落体法制备成中度TBI模型(假手术组暴露硬脑膜但不撞击),且VNS组造模后连续14 d给予VNS(频率30 Hz、脉宽100 μs、电流0.8 mA、刺激5 min、停止5 min,反复进行3次)。造模后第1、3、7、14、21、28天采用平衡木平衡及行走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造模后第24~28天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造模后第28天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切片计算脑损伤灶体积;造模后第14天采用Niss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损伤区周围的神经元形态及生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及CA3区的神经核抗原(NeuN)阳性神经元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造模后第3、7、14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损伤区中α7 nACh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BI组比较,VNS组造模后第7、14、21、28天的平衡木平衡时间明显延长,平衡木行走时间明显缩短;造模后第27、28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延长;造模后第28天的脑损伤体积明显减小;造模后第14天的脑损伤区周围Nisse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海马齿状回及CA3区NeuN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IL-1β、IL-6、TNF-α、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造模后第7、14天的脑损伤区中α7 nACh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NS能够促进TBI大鼠的行为学恢复,其机制与上调α7 nAChR蛋白表达,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NF-κB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PR37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损伤恢复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GPR)37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达变化,进而探究其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对脑损伤恢复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例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为脑卒中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患者血清GPR37变化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神经标志物相关性.构建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GPR37基因敲除组、模型组及GPR37基因敲除+模型组4组,通过平衡木试验及抓握牵引试验对比4组行走协调能力及肌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4组脑组织形态学进行比较,甲苯胺蓝染色对比4组脑神经神态,免疫组化检测GPR37在大鼠脑组织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4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建立细胞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及细胞上清液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检测GPR37蛋白在大鼠脑组织及神经细胞内表达.结果 脑卒中组血清GPR3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偏低,S100β、NSE、IL-1β、TNF-β明显偏高(P<0.05),GPR37与S100β、NSE、IL-1β、TNF-β、NIHS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敲除组比较,模型组、敲除+模型组mNSS显著偏高,且敲除+模型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敲除组、模型组、敲除+模型组平衡木测试得分依次显著偏高,肌力测试评分显著偏低,且模型组、敲除+模型组平衡木测试得分显著高于敲除组,肌力测试评分显著低于敲除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敲除组、模型组、敲除+模型组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明显损伤加重,神经凋亡率显著升高,GPR3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L-1β、TNF-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GPR37可能通过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实现对卒中后脑损伤的功能恢复,GPR37有望成为脑卒中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益生菌对调节脑梗死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在脑梗死后康复期使用益生菌治疗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PF级7~8周龄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共35只.25只大鼠颅内注射内皮素制作脑缺血模型,模型制作后5只大鼠死亡,剩余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缺血组(ISC组)和缺血+益生菌组(ISC+PB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SHAM组大鼠仅使用生理盐水按照上述造模流程进行.各组均喂食普通大鼠饲料.ISC+PB组大鼠第7天开始使用益生菌VSL#3溶液进行灌胃,0.25 mL/(只·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凋亡细胞.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水平变化.使用梯形平衡木测试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ISC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SHAM组显著增多(t=3.278,P=0.016),ISC+PB组大鼠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低于ISC组(t=2.721,P=0.037).ISC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BDN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t=2.012,P=0.032),ISC+PB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皮层BDNF水平较ISC组进一步提高(t=1.892,P=0.021).梯形平衡木行走实验显示ISC组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功能损伤(t=3.425,P=0.041),而ISC+PB组错误率低于ISC组(t=-4.131,P=0.024).结论 脑梗死后益生菌通过调控BDNF水平,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杜仲提取物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治疗效能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杜仲(EU)提取物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效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将C57BL/6 小鼠来源BMSCs分为EU组和Control组(每组各8 只),分别给予EU提取物(100 μg/ml)和等量溶剂.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和CCK-8 试验检测细胞形态增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IF)染色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神经分化相关基因[Oct4、神经原纤维轻链(Nefl)、神经分化因子(Neurod1)、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情况.体内实验:将32 只3 月龄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Sham surgery组、TBI组、TBI +BMSCs组和TBI +EU_BMSCs组(每组各8 只).对TBI组、TBI +BMSCs组和TBI +EU_BMSCs组进行TBI手术,术后 7 d,TBI组给予 100 μl PBS,TBI + BM-SCs组经眶内静脉注射无特殊处理的GFP转基因小鼠来源BMSCs,TBI +EU_BMSCs组经眶内静脉注射等量EU提取物预处理14d的GFP转基因小鼠来源BMSCs.Sham surgery组接受除TBI手术及细胞注射移植以外的其他操作.通过转棒式疲劳仪和平衡木行走试验检测运动功能.通过IF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体外实验:EU提取物处理14d后,相差显微镜图像分析和CCK-8 试验结果显示,EU组增殖活性高于Control组(P<0.001);qRT-PCR检测显示,EU组Neurod1 和Ngf mRNA表达量高于Control组(P<0.001).EU提取物处理70d后,EU组细胞呈神经元样形态;IF染色显示,EU组较高比例细胞表达Nefl和MAP2,而Control组未检出(P<0.001);qRT-PCR分析显示,EU组Oct4 mRNA表达量低于Control组,而Ne-fl、Neurod1 和Ngf转录水平高于Control组(P<0.001).体内实验:转棒式疲劳仪和平衡木行走试验显示,TBI + BMSCs组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TBI组(P<0.001),TBI +EU_BMSCs组小鼠运动功能改善程度较TBI +BMSCs组进一步提高(P<0.001).脑组织IF染色显示,TBI +BMSCs组小鼠损伤灶内MAP2 表达水平高于TBI组(P<0.001),TBI + EU_BMSCs组小鼠MAP2 表达量进一步恢复(P<0.001).TBI +EU_BMSCs组小鼠损伤灶内GFP +移植细胞含量及分化为MAP2 +细胞的GFP +移植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TBI +BMSCs组(P<0.001).结论 EU提取物处理可促进BMSCs向神经元分化,并显著提高BMSCs移植治疗TBI的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推拿㨰法介导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对骨骼肌损伤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推拿?法对骨骼肌损伤模型大鼠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 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推?法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法组、?法+抑制剂组,每组8只.采用肌内注射200 μL虎蛇毒素(notexin,NTX)(10 μg/mL)制备大鼠腓肠肌损伤模型.造模24h后,?法组使用实验动物?法器模拟?法治疗,滚动频率为 140次/min,每天 2 次,每次 3 min,连续治疗 3d;?法+抑制剂组在实施?法治疗前,给予腹腔注射Piezo1 抑制剂GsMTx4(270 μg/kg),每天 1次,连续注射3d;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平衡木测试进行行为学评估,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显微结构变化,TUNEL染色计算腓肠肌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腓肠肌组织Piezo1、B淋巴细胞瘤-2(B-lymphoma-2,Bcl-2)、B淋巴细胞瘤 2相关X蛋白质(B-lymphoma-2 rel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法+抑制剂组平衡木行走时间延长(P<0.01),滑爪次数增加(P<0.01),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腓肠肌组织Piezo1、Bcl-2 蛋白表达降低(P<0.01),Bax、Caspase-3 蛋白表达升高(P<0.05),肌细胞破裂、坏死、大小不一,排列稀疏、无规律,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法组平衡木行走时间缩短(P<0.01),滑爪次数减少(P<0.01),腓肠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腓肠肌组织Piezo1、Bcl-2 蛋白表达升高(P<0.01),Bax、Caspase-3 蛋白表达降低(P<0.05),肌细胞病理情况好转,有少量细胞破裂、萎缩、坏死,细胞间隔缩小,轻度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与?法组比较,?法+抑制剂组平衡木行走时间延长(P<0.01),滑爪次数增多(P<0.01),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腓肠肌组织Piezo1 蛋白表达降低(P<0.05),Caspase-3 蛋白表达升高(P<0.01),见较多肌细胞萎缩、坏死、大小不一,排列间隔较大,周围仍有一定数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推拿?法可促进骨骼肌运动功能恢复,缓解骨骼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ezo1,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海马中M-CSF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假手术组(sham 组)、创伤性脑损伤组(TBI 组).依据 Feeney 自由落体模型制备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使其自由活动与进食.采用 Morris 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创伤性脑损伤后第 1、3、5、7 天大鼠的认知和平衡能力.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创伤性脑损伤后各时间点海马中 CA1 区域内 M-CSF 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 IBA1 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第 3 天海马 CA1 区域 M-CSF和IBA1 的表达.采用 Sholl分析,观察小胶质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第 3 天的形态改变.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TBI 组在损伤后第 1、3、5 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 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第 3 天海马CA1 中 M-CSF 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 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第 3 天海马 CA1中 M-CSF 和IBA1 的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Sholl 分析显示小胶质细胞明显活化.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平衡能力损伤与 M-CSF 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炎症反应相关,并于损伤后第 3 天达到高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Notch1调控小鼠脑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与神经功能恢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Notch1在小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裂方式影响中的作用以及对小鼠ICH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转轮实验和平衡木实验等方法检测小鼠脑出血后海马NSCs的分裂方式情况、Notch1蛋白表达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ICH导致小鼠海马NSCs水平分裂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同时发现小鼠海马中Notch1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促进ICH小鼠海马中Notch1的表达能够有效地增加小鼠海马NSCs水平分裂的比例(P<0.01),维持NSCs的数量,同时能够有效地增加ICH后小鼠转轮实验掉落的潜伏期以及小鼠海马中DCX阳性细胞数(P<0.01),维持神经发生的持续性,另外还能够减少ICH后小鼠平衡木行走实验腿的滑落次数(P<0.01).结论 Notch1信号可以调控脑出血后小鼠海马NSCs的分裂方式以及促进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益智胶囊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健脾益智胶囊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康复组给予丰富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综合康复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智胶囊混悬液15 ml/(kg·d)灌胃,每日1次.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7、14、21天进行Longa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转棒上行走实验评分,并检测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综合康复组Longa评分及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转棒上行走实验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大鼠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且优于康复组(P <0.05或P<0.01). 结论 健脾益智胶囊联合丰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