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磁共振成像探讨肥胖患儿腹部脂肪与体格测量及代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探讨肥胖患儿腹部脂肪分布和含量并分析其与体格测量及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体成分、腰围、血压,空腹检查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肝脏B超,并计算体质指数Z评分(BMI-Z)、腰围身高比(WHtR)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腹部MRI扫描图像计算腹部皮下脂肪(SAT)含量、内脏脂肪(VAT)含量及腹部总脂肪(TAAT)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肥胖患儿腹部脂肪组织含量与体格测评及其代谢紊乱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腹部不同部位脂肪预测其代谢紊乱的准确性。结果:60例患儿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9.2±1.4)岁。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均与其BMI-Z( r=0.60、0.46、0.59)、体脂百分比( r=0.64、0.67、0.68)、WHtR( r=0.60、0.57、0.61)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SAT和TAAT均与收缩压( r=0.47、0.49)、甘油三酯( r=0.33、0.35)、HOMA-IR( r=0.33、0.28)等呈正相关(均 P<0.05)。为校正各变量间的混杂干扰作用,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均与体脂百分比(β=0.59、0.66、0.65)及WHtR(β=0.53、0.63、0.59)相关(均 P<0.01)。ROC曲线显示,SAT对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评估性能更好,VAT则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评估性能更好(曲线下面积=0.68、0.69、0.69,95% CI 0.54~0.82、0.55~0.84、0.53~0.85, P=0.017、0.014、0.019)。 结论: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含量与体脂百分比及WHtR密切相关,随腹部脂肪含量的增加,发生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增高,并呈现部位差异。临床评估肥胖患儿腹部脂肪预测代谢风险时,应在BMI-Z基础上,结合腰围和体成分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管内治疗不同侧别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治疗不同侧别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NIVCS)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6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NIVCS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9~74(51.4±11.8)岁。按照病变部位的侧别不同分为2组,左侧NIVCS 30例纳入L组、右侧NIVCS 30例纳入R组,2组均接受血管内治疗。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支架置入患者的球囊直径和长度、支架直径和长度等围术期指标;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后第6、12个月对支架置入患者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检查,观察髂静脉支架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通畅率,以及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果:2组NIVCS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分类系统(CEAP)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组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8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42例接受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治疗。2组患者的球囊直径、球囊长度、术前髂静脉狭窄率、术后1小时髂静脉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L组和R组患者术后1 h髂静脉狭窄率[4.0(3.0,6.0)、4.5(3.0,6.0)]均低于术前[95.0(89.8,98.0)、95.0(90.0,96.0)],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79、-4.79, P值均<0.001)。L组球囊直径为(13.4±1.5)mm,大于R组的(12.3±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5, P值<0.05);L组支架长度为(60.0±8.9)mm,小于R组的(79.1±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2, P值<0.05)。术后随访10~14(12.7±0.9)个月,2组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L组术后第12个月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组和R组术前VCSS评分分别为12.5(11.0,13.3)分和12.0(11.0,13.0)分,术后第12个月VCSS评分分别为4.0(3.0,5.0)分和4.0(3.0,5.0)分,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85、-0.12, P值均>0.05);L组和R组术前VCSS评分均高于术后第12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80、-4.81, P值均<0.001)。髂静脉支架6个月通畅率为100%(42/42),1年通畅率为97.61%(41/42)。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支架移位和脱落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NIVCS,采用血管内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中短期疗效,且手术的安全性高。与右侧相比,治疗左侧NIVCS时选择的球囊的直径更大、支架的长度更小,并且支架直径较球囊直径小;治疗右侧NIVCS时选择的支架直径较球囊直径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1年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变化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患儿连续随访1年,了解婴儿期进行先心病手术患儿的生长轨迹及持续营养不良和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年龄1岁以下、诊断为先心病且行手术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及身长、父母身高及体重基本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访患儿术后1年的临床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家属对患儿健康的自评情况。术后1年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2定义为营养不良,WAZ>-2定义为非营养不良。结果:502例患儿中,男性301例、女性201例,入组年龄4.1(2.0,6.8)个月。简单先心病占64.7%,复杂先心病占35.3%。患儿术前普遍处于轻度营养不良状态(WAZ<-1和>-2),术后3个月、6个月时呈快速生长追赶状态,至术后1年趋于平缓,但均未能达到正常水平。患儿在术后1年各个随访时间点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7.0%,术后1个月时稍有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时明显下降,术后1年时下降至17.9%。出院后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74.5%),其次为肺炎和腹泻(分别为41.2%和36.7%),出现呕吐及便秘的患儿较少(22.1%)。家长自评孩子健康状况方面,术前约32.0%的家人认为孩子健康状况差,术后1年内,该比例逐渐下降至6.9%。结论:先心病患儿术后1年呈持续生长追赶,营养状况逐渐改善,但术后1年时仍有部分患儿存在营养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30例经传统药物、肠内营养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或对药物不耐受的活动性CD患儿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血生化指标、黏膜愈合情况、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30例处于活动期的CD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63±4.76)岁。剔除3例注射未满3次的患儿、1例失访患儿,26例患儿纳入疗效研究,IFX治疗第1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61.5%和84.6%,21例患儿第30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71.4%和85.7%,15例患儿第5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86.7%和93.3%。使用IFX诱导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儿PCDAI评分[(9.56±8.05)分比(29.02±10.86)分]显著下降( t=7.339, P<0.05),红细胞沉降率[(15.54±10.26) mm/1 h比(33.77±21.30) mm/1 h] 、C反应蛋白[(4.79±12.94) mg/L比(16.33±23.43) 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932、1.993,均 P<0.05);血红蛋白[(126.27±16.51) g/L比(110.58±16.45) g/L]、红细胞比容[(37.03±3.95)%比(33.52±4.32)%]、白蛋白水平[(42.30±3.03) g/L比(37.13±5.68) 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98、-3.060、-4.009,均 P<0.05)。IFX治疗后年龄别身高Z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IFX在控制活动性CD患儿炎症反应、诱导临床缓解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同种原位肝移植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型或复合杂合型患者血清胆固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型或复合杂合型患者血清胆固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进入罕见病数据库并进行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型(HoFH)或复合杂合型(cHeFH)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降脂治疗方式、血脂水平及基因检测结果数据,分别计算出生时、移植时、移植后1年和2年的年龄身高Z评分(HAZ)、年龄体重Z评分(WAZ),并采用 t检验评估肝移植术前后血脂水平及生长发育Z评分变化。 结果:本研究纳入HoFH或cHeFH患者5例,其中,女性2例。中位年龄为10岁(6~2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24~33个月)。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前进行了可耐受最大剂量降脂药物治疗和低盐低脂饮食方案至少3个月后,总胆固醇(TC)平均水平较未治疗前下降27%,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下降21%。肝移植后1个月TC及LDL-C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68%和76%,肝移植术后24个月的LDL-C水平已从术前未经任何干预的(17.1±1.6)mmol/L下降至(3.0±0.7)mmol/L,并保持稳定。与肝移植术前未干预相比,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在进行最大药物剂量及低盐低脂饮食控制后降低[(1.88±0.27)mmol/L比(1.12±0.55)mmol/L, P=0.031],同期HDL-C水平也明显下降[(1.95±0.49)mmol/L比(0.95±0.30)mmol/L, P=0.006],而TG及HDL-C在肝移植术后共随访24个月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患者术后未再进行任何降脂治疗。术后1年及2年WAZ和HAZ与中国同年龄阶段儿童标准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表现。 结论:早期同种原位肝移植对极高LDL-C水平的HoFH或cHeFH患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机器人辅助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THA术后早期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在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因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原因接受由同一名术者使用同一品牌假体单侧初次THA手术患者17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组和常规手术组。术后摄骨盆正位及髋关节穿桌侧位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总失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及外展角、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和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手术侧别、术前血容量及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例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导致机器人定位螺钉松动,术中改为常规手术。常规手术组8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9.7±6.8)个月,机器人辅助组84例为(18.6±5.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6, P=0.249)。机器人辅助组的手术时间为(106.99±31.91)min,较常规手术组的(73.79±29.48)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7, P<0.001)。常规手术组住院时间为(6.40±2.40)d,机器人辅助组(6.49±1.9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6, P=0.796);术后第3天时两组患者总失血量、输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手术组患者髋臼外展角为38.79°±6.93°、前倾角为14.81°±6.49°,机器人辅助组分别为39.41°±3.01°和13.33°±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8, P=0.449; t=3.06, P=0.082)。机器人辅助组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为96.4%,位于Callanan安全区为92.9%,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3.6%和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5.60, P<0.001;χ 2=17.61, P<0.001)。常规手术组与机器人辅助组患者术后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QO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常规手术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3.9%(73/87),低于机器人辅助组的95.2%(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83, P=0.016)。机器人辅助组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常规手术组( Z=-3.47, P=0.001),其中机器人辅助组非常满意的患者占比95.2%(80/84),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5.9%(66/87);机器人辅助组对疼痛缓解和提高休闲活动能力的满意度优于常规手术组( Z=-2.44, P=0.015; Z=-2.12, P=0.034),但两组患者对术后家务能力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49, P=0.626)。 结论:与常规THA相比,机器人辅助THA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湖南省六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湖南省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19年8—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湖南省抽取24个区(县)48个街道(乡镇)144个社区(村)的10 442名0~71月龄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儿童、看护人、家庭基本情况及其母亲妊娠期情况,采用统一的仪器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长(身高)和体重。分别计算身长(身高)/年龄、体重/年龄、体重/身长(身高)、体重指数/年龄Z评分来评估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不同特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儿童营养不良多因素分析。结果:6岁以下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8%(710/10 442),其中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1%(328/10 442)、2.7%(280/10 442)和3.3%(343/10 442)。农村地区( OR=1.60)、儿童年龄越大(与0~11月龄相比,12~23、24~35、36~47、48~59、60~71月龄的 OR分别为1.42、1.75、1.55、1.70、1.88)、低出生体重( OR=2.72)、看护人民族为少数民族( OR=1.95)和家庭总人口数越多( OR=1.25)是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农村地区和低出生体重是儿童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 OR=2.13、3.28)。农村地区、低出生体重、看护人民族为少数民族和家庭总人口数多是儿童低体重的危险因素( OR=2.57、3.34、1.86、1.32)。农村地区( OR=1.43)、儿童月龄越大(与0~11月龄相比,24~35、36~47、48~59、60~71月龄的 OR分别为1.63、1.80、1.84、2.17)、低出生体重( OR=2.36)、看护人民族为少数民族( OR=2.88)和家庭总人口数多( OR=1.42)是儿童消瘦的危险因素。而看护人学历高是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和低体重共同的保护因素( OR=0.85、0.76和0.82)。 结论:湖南省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城乡差异,并且受到月龄、出生体重、看护人民族、学历和家庭总人口数等因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长发育评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探讨影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的113例CEA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45例。按CEA分型,Ⅰ型2例,Ⅲ型84例,Ⅳ型2例,Ⅴ型25例。通过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同时收集患儿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高/身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 for age Z-score,WAZ)和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eight for age Z-score,HAZ),评价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将WAZ和(或)HAZ小于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SD)定义为生长发育障碍。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生长发育障碍组与生长发育正常组间临床特征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EA患儿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结果:患儿中位随访年龄为81.7(58.0,105.3)个月,9例患儿HAZ和WAZ均<-2SD,5例患儿仅WAZ<-2SD,11例患儿仅HAZ<-2SD;生长发育障碍组共25例,生长发育正常组88例。进一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发现,生长发育障碍组患儿出生体重较小[(2.81±0.48) kg比(3.03±0.44) kg, P=0.036],呼吸机维持时间较长(135 h比86.5 h, P=0.039),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比例更高(76.0%比39.8%, P=0.001),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比例更高(36.0%比10.2%, 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和吞咽困难是生长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CEA术后约22.1%(25/113)患儿存在生长发育障碍,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和吞咽困难是影响生长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各组分与临床特征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Ps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MS各组分与PsA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自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我科的PsA患者,收集其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MS相关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合并疾病,分析PsA患者中合并MS及其各种亚型表现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62例符合银屑病关节炎分类标准(CASPAR)的PsA患者,其中36例(22.2%)合并高血压,28例(17.2%)合并糖尿病,24例(14.8%)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1例(6.7%)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4.3%)合并脑血管疾病。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58例(35.8%)PsA患者合并MS。与不合并MS的PsA患者相比,合并MS或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的PsA患者年龄更大[分别为(54±10)岁和(44±13)岁,(56±11)岁和(45±12)岁,(54±11)岁和(44±13)岁, t=5.058, P<0.01; t=4.450, P<0.01; t=5.150, P<0.01]、疾病活动度更高[PsA疾病活动度评分(DAPSA)分别为16.75(11.25,26.7)和8.8(4.8,16.4),16.3(9.6,27.8)和10.0(5.1,18.0),14.4(9,25.7)和9.5(5,17.7), t=4.539, P<0.01; t=3.046, P<0.01; t=3.063, 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数量与DAPSA评分呈正相关( r=0.273, P<0.01),而多元线性回归现实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除高血压(标准化系数=0.334, P<0.01)及空腹血糖升高(标准化系数=0.247, P=0.023)外,其余组分与DAPSA评分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高血压的PsA患者ESR更快[16.5(9.5,34.25)mm/1 h与10(5,24.5)mm/1 h, Z=2.127, P=0.012];合并脂代谢异常的PsA患者CRP更高[5.6(2.1,17.8)mg/L与3.7(1.5,6.5)mg/L, Z=2.543, P<0.01],炎性腰背痛比例更高(41.3%和22.4%, χ2=5.901, P=0.016),DAPSA评分更高[14.1(8.4,24.3)和9.9(5.0,19.4), Z=2.152, P=0.031]。 结论:PsA患者合并MS并不少见;合并MS的PsA患者年龄更大、疾病活动度更高,临床上需要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生长发育评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探讨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痊愈出院并在门诊随访的87例先天性膈疝患儿资料,包括患儿明确诊断时孕周、娩出孕周、性别、Apgar评分、出生体重、肝脏位置、入院时血气分析、手术方式、缺损大小分级、是否需要补片修补和转归情况等。按照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使用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膈疝患儿术后生长发育情况。年龄别身高和(或)年龄别体重处于小于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SD)区间定义为生长发育迟缓,将患儿分为生长发育迟缓组和生长发育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例CDH患儿中,男51例,女36例,左侧69例,右侧18例。出生体重(3298.6±485.7)g,肝脏疝入22例(25.3%),需要补片修补8例(9.2%)。平均随访时间42.3个月(6~120个月)。8例(9.20%)年龄别体重<-2SD,6例(6.90%)年龄别身高<-2SD;生长发育迟缓组9例(10.3%),正常组78例(89.7%)。进一步临床资料分析中显示,生长发育迟缓组患儿出生体重较小( P<0.001),呼吸机维持时间较长( P<0.001),术中需要补片修补的概率较大( P=0.034),住院周期较长( P=0.006),且术后并发症高发( P=0.003),以呼吸系统并发症为主。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长发育迟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呼吸机维持时间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结论:膈疝术后部分患儿存在生长发育落后,其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呼吸机维持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