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枢吗啡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MIRI)是心肌梗死后早期溶栓、冠状动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如何有效减轻MIRI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关注点。吗啡除镇痛作用外,可以激动心脏及心脏以外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上的阿片受体引发心肌保护效应。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枢(侧脑室、鞘内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水平)吗啡预处理调控多种介质(腺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以期为吗啡应用于临床改善MIRI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丘脑/延髓轴调节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外周脂质代谢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下丘脑相关交感兴奋与外周脂质代谢改变相关性,为TBI重症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TBI-1 d组、TBI-3 d组、TBI-7 d组,每组6只,TBI组进行重物撞击模型,Sham组进行头皮切开缝合处理;于对应时间点处死并留取相应标本.通过油红染色或免疫荧光染色明确各组中棕色脂肪及肝脏脂滴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脂噬相关蛋白变化;通过c-Fo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BI后下丘脑区、中缝核区、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激活情况;通过分析单细胞数据明确下丘脑区能量代谢相关神经元在TBI后分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1)TBI后棕色脂肪脂滴大小明显减小,相同视野下TBI组棕色脂肪细胞数量增加.(2)肝脏脂滴包被蛋白-2(PLIN2)荧光染色显示阳性颗粒在TBI后增加,提示肝脏脂质蓄积增多;Western blot结果示TBI后肝脏脂噬相关蛋白增加,提示肝脏脂质利用能力增强.(3)下丘脑区、中缝核区、延髓头端腹外侧区c-Fos荧光染色结果提示TBI后激活神经元增多.(4)单细胞结果提示TBI后下丘脑区神经元激素调节、能量代谢、兴奋性神经元活动等信号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TBI后下丘脑/延髓区神经元激活可能与交感神经高反应性有关,进而促进棕色脂肪及肝脏脂质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难治性神经源性高血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原发性高血压或称不明原因高血压患者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患者常常需要三种及三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来治疗.因此,这部分高血压患者常被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RHTN).研究发现,神经病变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普遍存在,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潜在的能够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外科手段.有多个研究结果提示MVD能够控制存在明显神经病变的难治性高血压(refractory hypertension of neurogenic etiology,RHTN-N).尽管目前对于神经源性高血压(neurogenic hypertension)患者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基础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是仍然需要有说服力更强的临床研究来证实MVD对于RHTN-N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动训练激活中枢ACE2-Ang(1-7)-MAS轴延缓高血压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前期的血压进展、血压调节以及中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MAS轴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延缓高血压进展的中枢机制.方法: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各20只,随机分成安静组和运动训练组,每组10只.运动组大鼠进行20周中低强度跑台运动.采用尾套法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药物法检测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BRS).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压力反射中枢ACE2和MAS的mRNA和蛋白表达.侧脑室注射MAS受体激动剂Ang(1-7)及拮抗剂A779,检测注药前后的BRS变化.结果:始于高血压前期的运动训练可推迟高血压发生、延缓高血压进展,明显降低SHR和WKY大鼠血压(P<0.05),并改善SHR血压调节功能,提高其BRS(P<0.01);此处,运动训练可上调SHR压力反射中枢(孤束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和室旁核中)ACE2和MAS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中枢给予A779抵消了运动对SHR BRS的改善作用(P<0.01),相反,注射Ang(1-7)则增强安静组和运动组SHR的BRS(P<0.05).结论:运动训练延缓高血压前期进展到高血压的进程及改善血压调节作用可能与运动增强中枢ACE2-Ang(1-7)-MAS轴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期运动训练延缓高血压进展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对高血压进展、血压调节以及心血管中枢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影响高血压进程的中枢机制.方法: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大鼠(WKY)随机分成安静组(Sed)和运动训练组(ExT),即SHR+Sed、SHR+ExT、WKY+Sed、WKY+ExT,每组10只.运动训练大鼠进行20周中低强度的跑台运动(20m/min,60min/d,5d/w).尾套法测定大鼠收缩压(SBP)和心率(HR)变化.静注苯肾上腺素检测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实时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血管中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l) mRNA和蛋白表达.侧脑室分别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拮抗剂Losartan,检测注射前后压力反射敏感性变化.结果:与SHR+Sed组相比,20周运动训练明显延缓SHR+ExT组高血压进展,显著降低SBP(P< 0.01)和HR(P<0.05),改善血压调节能力、恢复受损的BRS(P< 0.01).侧脑室注射AngⅡ降低SHR+Sed组和SHR+ExT组BRS(P<0.05),取消运动训练改善SHR大鼠BRS的效果.相反,侧脑室给予Losartan增强SHR+Sed组和SHR+ExT组BRS(P< 0.05).20周运动抑制SHR大鼠心血管中枢[孤束核(NTS)、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室旁核(PVN)]ACE、AT1 mRNA和蛋白表达(P< 0.05或P<0.01).与WKY+Sed组相比,20周运动降低WKY+ExT组大鼠SBP、HR(均P<0.05),心血管中枢(RVLM、NTS、PVN)ACE、ATl mRNA和蛋白表达呈轻度改变,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增强血压调节功能、降低血压、延缓高血压进程.运动训练下调心血管中枢ACE、AT1表达,降低ACE-AngⅡ-AT1轴功能可能是运动训练降低高血压、改善血压调节的中枢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α-硫辛酸对高盐诱导的大鼠高血压反应过程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能否抑制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线粒体中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来缓解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反应.方法 将雄性大鼠32只分配到两组:分别给予正常盐饮食(0.3% NaCl)8周(n=16)和高盐饮食(8% NaCl)8周(n=16,诱导高血压模型).之后将正常盐饮食大鼠及高盐饮食大鼠各自再分别分为两组,每两组分别给予溶于0.9%生理盐水的α硫辛酸(60mg/kg)或单独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饲养9周.由此共4组,即:实验组(n=8,高血压模型样本喂养α硫辛酸)、模型组(n=8,高血压模型样本喂养生理盐水)、对照组(n=8,正常盐饮食样本喂养α硫辛酸)和空白对照组(n=8,正常盐饮食样本喂养生理盐水).监测各组样本动脉压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超氧化物含量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H]氧化酶2(NOX2)、NOX4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表达情况;用ELISA测定RVLM中线粒体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相关物质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二氢乙啶(DHE)荧光强度分别为60.2±3.1、99.1±3.8;Cu/Zn-SO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20.8±1.1)、(6.9±1.2)个;NOX2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12.3±3.5)、(25.1±5.4)个;NOX4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10.1±2.2)、(13.3±4.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NOX2水平分别为78.9±2.0、112.7±3.8;NOX4水平分别为63.2±2.1、99.4±1.7;实验组与模型组RVLM中Cu/Zn-SOD水平分别为19.7±1.6、10.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33.1±3.8)、(15.2±1.7) 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线粒体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为(5.2±0.9)、(2.3±0.5)μmol/g;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别为(325.8±7.3)、(467.9±6.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可通过降低NOX2和NOX4的表达、线粒体酶生物能量及提高高血压发展中的RVLM在细胞内的抗氧化能力来抑制高血压发展过程的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丘脑室旁核apelin对手术创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Apelin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活性肽.本研究旨在探寻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 apelin是否能够改善开胸手术创伤大鼠的心功能,以及是否参与了电针的保护作用.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开胸手术创伤组和开胸手术创伤+电针内关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PVN区apelin及其受体(apelin receptor,APJR) mRNA的表达,然后通过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观察PVN微量注射外源性apelin-13(6 mmol/L,0.1μL)对开胸手术创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以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组大鼠PVN区APJR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apelin mRNA的表达也有下降趋势;对开胸手术创伤大鼠施电针双侧内关穴后,PVN区APJR和apelin mRNA的表达水平又有所恢复.PVN微量注射外源性apelin-13可明显升高开胸手术创伤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P<0.05),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也有升高趋势.以上结果提示,PVN区apelin能够改善开胸手术创伤大鼠心功能,也可能参与了电针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前庭性血压调控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双侧迷路破坏和压力感受器去除对硝普钠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谷氨酸(Glu)和门冬氨酸(AS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双侧迷路破坏组(BL)、压力感受器去除(SAD)组和同时破坏双侧迷路和压力感受器组(SAD+ BL).观察静脉注入硝普钠(SNP),延髓头端腹外侧区Glu和ASP含量的变化.结果 (1)静脉注入SNP降低Sham组、BL组、SAD组和SAD+ BL组平均动脉压,灌注结束后血压恢复正常.(2)4个实验组基础状态下RVLM区Glu和ASP的含量无变化.(3)SNP引起的急性低血压在给药10 min时Glu和ASP的含量变化达最大值,与Sham组相比,BL组、SAD组和SAD+ BL组Glu和ASP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RVLM区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可能在前庭器官参与的血压调节中起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显微血管减压术对脑神经疾患合并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对脑神经疾患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术前MRI检查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脑神经疾患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评估血管与手术侧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的关系.30例仅行相关脑神经的MVD(A组);42例行相关脑神经的MVD以及RVLM区的探查或MVD(B组),其中32例行相关脑神经和RVLM区的MVD(C组),10例行相关脑神经的MVD以及RVLM区的探查(D组).比较左、右两侧术前MRI检查的阳性发现率,监测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评估手术有效率.结果 术前MRI检查中,左侧阳性发现率高于右侧[分别为87.5% (35/40)和65.6%(21/32),P=0.027].3D-TOF-MRA检查的灵敏度为85.7% (30/35),特异度为71.4% (5/7),准确度为83.3% (35/42).A组术后血压与术前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BP=0.067,PDBP=0.184).C组术后血压较术前血压降低(左侧:PSBP<0.01,PDBP<0.01;右侧:PSBl<0.01,PiBP <0.01),其左侧与右侧的手术前后血压变化量(P△sBP=0.425,P△DBP=0.065)和手术有效率(P =0.70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VD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左侧和右侧的手术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别.MRI检查有助于神经源性高血压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d.采用遥测技术检测血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VLM中NOX家族同源物NOX1、NOX2(gp91phox)、NOX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pho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P<0.05);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针刺第8天可显著下调SHR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0.05),针刺14d可下调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P<0.05),下调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VLM中NOX2表达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