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训练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开口训练能有效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因放疗导致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水肿、细胞破坏及纤维化而造成的张口受限。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楔形硬橡皮块、阶梯形木块等辅助张口训练工具缺少精准测量开口度、受力程度以及训练记录等功能。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以辅助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的训练装置,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侧Gillies扇形瓣结合口周肌群重建修复鳞癌切除术后下唇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单侧Gillies扇形瓣结合口周肌群重建修复鳞癌切除术后下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8例下唇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55~81岁,平均62.9岁,采用单侧Gillies扇形瓣结合口周肌群重建的方法修复鳞癌切除术后下唇中度缺损。设计Gillies扇形瓣所包含的上唇唇红长度为下唇缺损唇红长度的1/3,制备以对侧上唇动脉-同侧上唇动脉-面动脉口角段-同侧下唇动脉供血的轴型复合组织瓣,旋转修复下唇缺损。解剖时留存口周各辐射肌群断端备用,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后,在重建口唇对应处固着各口周辐射肌止点。术后行口周肌群肌力训练,待口唇唇长和形态趋于稳定后,进行测量、计算,评价唇外观、张口功能、闭合功能。结果:本组8例患者上、下唇唇红长度平均52.4 mm(46.0~60.0 mm);口唇唇红周长平均104.8 mm(92.0~120.0 mm),下唇缺损范围平均27.6 mm(21.0~35.0 mm),占下唇唇红52.5%(42.0%~67.3%),使用右侧Gillies扇形瓣6例,左侧2例,包含唇红长度平均9.5 mm(7.0~12.0 mm)。术后无感染、出血、血肿等手术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好,瘢痕相对不明显,存在不同程度下唇麻木感;随访6个月,唇癌无局部或远处复发,下唇麻木感逐渐消失。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结果进行评价:(1)唇外观:所有病例术后口唇形态自然,居中对称,两侧口角基本水平对称。上、下唇唇长有不同程度延长,上唇平均增加量6.8 mm,增加率15.9%;下唇平均增加量15.4 mm,增加率45.3%;静息时口唇唇红周长较术前平均减少5.5 mm,为术前周长94.9%,基本恢复术前水平。(2)张口功能:所有病例术后1周张口形为偏斜类圆形,张口度约1.5横指,术后6个月,张口形呈基本对称类圆形,张口度3横指;最大张口时口唇唇红周长较术前平均减少46.5 mm,为术前最大张口周长73.1%,基本满足生理需要。(3)闭口功能:所有病例均能完全闭口,言语功能完整,发闭唇音、吹口哨时无漏气现象;咀嚼、吞咽时无口角歪斜、下唇流涎现象。所有患者均对口唇动、静态外形和张、闭口功能表示满意。结论:单侧Gillies扇形瓣结合口周肌群重建是一种良好的一期修复唇癌切除术后下唇中度全层缺损的方法,再造口角形态自然,口唇对称性良好,可获得充足的张口度和良好的张口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姿势控制联合运动训练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手法复位后盘髁关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姿势控制联合运动训练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手法复位后盘髁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手法复位成功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姿势控制训练,康复训练每周5次,共4周。比较2组患者手法复位后即刻(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训练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主动张口度,并于6个月后复查MRI评估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盘-髁关系,观察其在位情况。结果:①经4周训练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27±4.75)和(2.50±4.01)分],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后即刻[分别为(14.68±4.14)分和(12.00±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训练后治疗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5);②经4周训练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最大主动张口度分别为[(38.05±3.51)和(41.55±4.01)mm],明显高于组内训练前[分别为(34.32±1.99)分和(35.41±2.13)分]( P<0.05);且训练后治疗组的最大主动张口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③6个月后复查MRI显示,治疗组正常盘-髁关系为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纯运动训练相比,姿势控制训练联合运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手法复位后的功能状况并维持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DOPT护理模式联合团体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ADOPT护理模式联合团体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1 日~6 月 30 日收治的 80 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鼻咽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ADOPT护理模式联合团体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复原力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门齿间距及张口困难程度,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不同时间数字疼痛评估量表(NR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心理复原力评分、ESCA评分、QLQ-C30 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门齿间距大于对照组(P<0.01),张口困难程度及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 10 次、放疗 20 次、放疗结束NR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放疗 20 次、放疗结束NRS评分低于放疗 10 次(P<0.05),观察组放疗 10 次、放疗 20 次、放疗结束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DOPT护理模式联合团体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门齿间距及张口困难程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徐州某高校大学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建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JDS)治疗效果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纳入2019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治疗的 346 例TMJDS患者,按照 3 ∶ 1 比例分别纳入训练集(n=259)、验证集(n=87).按照训练集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其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有效、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张口度等,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完善模型内部验证、效能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 训练集、验证集总有效率分别为88.03%、88.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治疗有效、无效患者病程、张口度、偏侧咀嚼情况、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每增加 1 个月、张口度每降低 0.1 cm、偏侧咀嚼均为TMJDS患者治疗无效的独立风险因素,活络散外敷、红外线照射、心理疏导为保护性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验证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844.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示模型校准度良好(χ2 =5.343,P=0.720).DCA结果显示,在 5%~60%阈值范围内,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均位于都干预、都不干预上方.结论 TMJDS患者治疗无效可能与病程、张口度、咀嚼习惯、治疗方案有关,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效能良好、净收益率较高,能够为患者疗效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新型张口功能锻炼开口器配合延续性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新型张口功能锻炼开口器配合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及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收治的7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实施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新型张口功能锻炼开口器,帮助患者被动张口,并配备专门护理人员,对入组患者采用门德尔松氏手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并进行长期连续的专业指导.比较2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鼻咽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段张口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13.62,P=0.004、<0.001);试验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洼田饮水试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5,P<0.001);试验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干预后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1,P<0.001).结论 采用新型张口功能锻炼开口器,并配备专门护士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连续性、追踪性的有效干预和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张口受限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自我效能理论主导的居家康复方案在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术后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评价自我效能理论主导的居家康复方案在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并接受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术的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并接受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术的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理论主导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关节活动度,采用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基线及术后1、3、6个月时的关节活动度、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67例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并接受关节盘复位术的患者,其中对照组96例,干预组71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基线时最大张口度,最大向左、右侧方运动幅度,自我效能得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基线时的最大前伸运动幅度大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3、6个月干预组的自我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P=0.003,P=0.016);术后1、3个月干预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复杂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P=0.000);术后1、6个月干预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P=0.016);术后6个月干预组的最大前伸运动幅度、最大向右侧方运动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24,P=0.008).结论·自我效能理论主导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案有助于提高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对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一种新型张口训练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以方便患者张口训练使用.方法: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为半弧形结构,包括上牙垫、下牙垫、弹簧和调节机构4个部分.上、下牙垫为一体注塑成型,弹簧与调节机构均为金属成型.选取2016年1-12月口腔外科下颌骨骨折术后张口困难的患者88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楔形木牙垫行张口训练,实验组使用新型张口训练装置行张口训练.术后第10天开始练习张口,持续3~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张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使用方便,佩戴舒适度高,可灵活调节张口度大小,清洗维护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提高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张口困难,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治疗颧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颧骨颧弓骨折患者236例,均一期完成经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入路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术后进行康复性张口训练,术后3~6个月随访切口感染、面瘫、咬合关系、张口度、面部畸形和主观满意度等指标,评估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下血肿、颞区凹陷、秃发、永久性面瘫且面容满意恢复,合并有咬合关系紊乱和张口受限的患者,术后均恢复功能性咬合及理想张口度.主观满意度达到97%.结论 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三维立体结构重建中,具有术野清晰、复位精确、面容恢复好、瘢痕隐蔽的优点,有助于面神经及血管等结构的保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频教学联合授权理论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张口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视频教学联合授权理论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张口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视频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授权理论进行口腔功能训练.采用患者积极度量表(PAM)、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患者的积极度和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张口受限程度及最大张口度.结果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PAM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张口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频教学联合授权理论可提高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积极度和最大张口度,是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