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流性哮喘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参数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反流性哮喘(RA)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TGERD)患者反流相关参数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同期行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和24 h pH-阻抗监测检查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相关性指数将GERD患者分为RA组和TGERD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反流性食管炎(RE)评分、胃镜下食管裂孔疝表现、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DeMeester积分和反流次数等反流相关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TGERD组和RA组RE评分、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0.0分(0.0分,1.0分)比0.0分(0.0分,1.8分)、3.0分(2.0分,3.0分)比3.0分(2.0分,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RA组UES压力<34 mmHg(1 mmHg=0.133 kPa)检出率高于TGERD组[41.7%(25/60)比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6, P=0.032)。RA组UES压力低于TGERD组[51.7 mmHg(23.6 mmHg,70.1 mmHg)比62.0 mmHg(37.4 mmHg,77.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05, P=0.035)。TGERD组和RA组HREM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RA组DeMeester积分≥14.7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4.5%和反流总次数≥73次的检出率均高于TGERD组[分别为41.7%(25/60)比23.3%(14/60)、40.0%(24/60)比21.7%(13/60)、38.3%(23/60)比20.0%(1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546、4.728、4.881, P均<0.05)。RA组反流总次数和弱酸性气体反流次数均多于TGERD组[60次(43次,98次)比52次(34次,69次)和12次(6次,21次)比9次(3次,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323、-2.053, P均<0.05)。TGERD组和RA组24 h pH-阻抗监测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UES压力过低、食管酸暴露异常和反流次数特别是弱酸性气体反流次数增多可能更易诱发R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发腮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腮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2月收治的1例ID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7岁,男性,右腮腺区偶发疼痛,发现一"核桃大"肿物。肿瘤实体为边界尚清楚的包块,镜下表现片状弥漫生长,细胞呈卵圆形、胖梭形,胞质丰富呈弱酸性,胞界清晰,有空泡状染色质和明显的核仁,细胞黏附性差、核异形显著,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淋巴细胞、极少量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100、CD68、CD56、SOX10均阳性,p53弱阳性,Ki-67阳性指数60%,AE1/3、HMB-45、TTF-1、Napsin A、CD21、CK8/18、LCA、CD163、CD34、Melan A、PRAME、Langerin、CD1a、CD35、CK7、CK20、Villin均阴性,综合诊断为IDCS。结论:IDCS是具有IDC表型特征的梭形至卵圆形细胞的一种罕见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恶性程度极高,确诊需要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协诊,需与组织细胞肉瘤等其他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及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胃切除术后食管反流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食管反流(ERATG)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观察14例因胃癌接受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反流症状,同时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分析患者术后反流的特点。结果: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ERATG,主要症状为烧心、食欲不振、胸内闷胀和嗳气。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总体ERATG性质以弱酸性物质反流为主,多数反流物4.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阴硬化性苔藓并发颗粒细胞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65岁,因外阴皮疹伴瘙痒6年余,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外阴皮肤瘙痒,局部皮肤变白,反复搔抓,皮肤肥厚皲裂,曾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病情未见好转。近3个月病情加重,左侧大阴唇局部可触及皮下结节,遂就诊。既往健康,无相关疾病家族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大阴唇、阴阜弥漫色素减退斑块,表面苔藓化,左侧大阴唇局部增厚,表面轻度糜烂(图1A);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结节,活动度差,无压痛。结节病理检查:表皮增生肥厚,其下真皮中层可见大片细胞浸润区,边界不清,无包膜,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弱酸性颗粒,细胞核位于中央,部分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均质样变,其下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图1B)。免疫组化:S100蛋白阳性,波形蛋白阳性,神经烯醇化酶阳性,CD68阳性,β联蛋白阳性(图1C、图1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聚乳酸-羟基乙酸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3D打印高分子材料和生物相容性支架等骨修复材料成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其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是骨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但其力学性能较差、缺乏促成骨性能、降解后局部微环境呈弱酸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骨缺损修复方面的应用,因此,将其与不同材料相复合进行修饰改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PLGA的理化性质、降解机制为基础,综述了其与药物、生物分子、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相复合的研究,为未来在临床中大量应用该材料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MMPs/Ph协同响应的血筒素-普鲁士蓝纳米递药系统联合光热抑制RAFL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处于弱酸性环境,关节中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RAFLS)被异常激活,分泌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细胞膜上CD44 受体蛋白被特异性上调.血筒素(xuetongsu,XTS)是土家族药物血筒中抑制RAFLS增殖的主要活性成分,因靶向性差限制了其开发利用.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可靶向CD44 的仿生XTS-普鲁士蓝纳米(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 NPs)载药递送系统THMPX NPs.THMPX NPs表面有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triglycerol monostearate,TGMS)-3-氨基苯硼酸(3-amino-benzeneboronic acid,PBA)长链(PBA-TGMS)修饰.炎性 RAFLS 中过表达的 MMPs 和 H+可协同切割纳米粒表面的 PBA-TGMS,从而暴露HA与CD44 相互作用,使THMPX NPs在RAFLS中高度富集,近红外光照射后产热并释放XTS,抑制RAFLS细胞增殖和迁移.表征发现THMPX NPs为形态均一的立方形,粒径为(190.3±4.7)nm,平均电位在(-15.3±2.3)mV,近红外光照射 5 min温度可达 41.5℃,释药呈现MMPs和H+敏感性;生物安全性考察发现THMPX NPs溶血率小于 4%,对正常的RAW264.7 和HFLS无细胞毒性;体外摄取实验表明THMPX NPs有明显的RAFLS靶向性;自由基清除实验发现THMPX NPs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清除RAFLS中的活性氧;cell counting kit-8 和划痕实验表明THMPX NPs显著抑制RAFLS活力和迁移能力.该研究为开发抗RA中药民族药创新纳米靶向药物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儿童特应性皮炎居家皮肤护理方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居家皮肤护理方式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型炎症多学科门诊中心就诊的A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D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和居家皮肤护理相关因素对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58例AD患儿,其中轻度214例(59.78%)、中重度144例(4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居家皮肤护理相关因素中,使用清洁用品、洗浴时长5~10min、洗浴水质为软水、洗浴水温≤38 ℃、洗浴频率每周≥ 1次、清洁用品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使用护肤品、每周全身护肤品使用量≥ 100 g、贴身衣物色彩为浅色、衣物更换频率不超过1周/次、抹药后按摩等居家皮肤护理措施是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而清洁用品酸碱度为弱碱性、洗浴时长>10 min是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影响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居家皮肤护理相关保护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患儿居家皮肤护理措施、宣教指导内容提供理论基础和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母胎界面免疫代谢微环境调节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胚胎着床诱导母胎界面发生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形成低氧、低度炎症和弱酸性的微环境,这种微环境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募集、激活、代谢和极化,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态建立、蜕膜化、滋养细胞侵袭和母胎免疫耐受.胚胎成功着床需要免疫炎性反应和以糖酵解为主导的代谢重编程适时、适度的启动和结束.由病理因素介导的免疫代谢失调会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着床后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巨噬细胞是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数量最多的抗原提呈细胞,凭借极强的免疫可塑性和代谢灵活性,在母胎免疫代谢微环境的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综述母胎界面微环境中的免疫代谢调控机制,为制定临床干预策略以改善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可靠HPLC定量方法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降解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为探讨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的稳定性特征,为NMN的生产制备和相关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建立简单基质下NMN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探讨NMN在不同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条件下的降解行为、降解产物和降解动力学特征.HPLC方法的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 AQ-C18(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 266 nm,柱温 30℃,流速 1.0 mL·min-1,进样量 5 μL,流动相甲醇(A)-10 mmol·L-1 甲酸铵水溶液(B),梯度洗脱(0~6.7 min,0~4%A;6.7~13 min,4%~18%A;13~14.2 min,18%A;14.2~15 min,18%~0 A;15~22 min,0 A).该方法下NMN与潜在杂质和降解产物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广,分析时间短,耐用性好,准确度高,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71%(RSD 1.2%),仪器精密度良好(RSD 0.26%),在考察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2≥0.999 9),可以应用于简单基质下NMN的含量测定.NMN水溶液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降解速率主要受高温和pH影响,在低温、中性或弱酸弱碱环境较为稳定;强酸、强碱可加速其降解,降解速率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影响小.在室温水溶液中符合动力学方程 lg Ct= 0.005 7t + 4.817 2,t0.9 和 t1/2 分别为95.58、860.26 h.结果提示:pH、温度是NMN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温、防潮和弱酸性环境更有利于NMN及其制品的贮存、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镧改性虾壳低温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对池塘养殖废水磷吸附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为提高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和将厨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文章以废弃虾壳为原料,用NaOH将LaCl3以La(OH)3沉淀形式附着在虾壳表面,进行热解得镧改性生物炭(CSLa).采用XRF、SEM、BET、FTIR和XRD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表征分析.采用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生物炭的吸磷特征.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初始pH、共存干扰离子对生物炭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化合物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对磷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60.51 mg/g,与CS400磷最大吸附量(100.60 mg/g)相比约提高60%.在低浓度或高浓度磷溶液条件下,CSLa对磷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高于CS400,在实际水产养殖废水中更实用.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控制.有关机理分析的结论表明表面沉淀作用、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层络合作用是CSLa吸附磷的主要机理.CSLa更适合在弱酸性环境中除磷,不过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其吸附量也比较高.HCO3-和CO2-3对CSLa磷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以低温400℃为热解温度制备镧改性生物炭,不仅提升了生物炭对磷的吸附量和去除率,而且消耗热能较少,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