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痰""瘀""毒"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从恶性肿瘤的病机来看,"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可以总结为"无痰瘀,不成形"和"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2则案例,案例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崔云教授运用调气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介绍崔云教授运用调气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崔教授运用调气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医案和临证叙述,全面总结其临证经验,并举典型医案进行论证.[结果]崔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其本虚主要在于脾肾气虚,标实主要在于痰瘀、湿浊阻滞,且与肺肝异常密切相关.治疗上尤其重视调节气机,形成了"健脾益肾,补虚以复气化""化痰除瘀,畅通下焦气机""宣肺启窍,促气机之流通""疏肝理气,促气血之畅达"的治疗特色.所举医案中,患者年近七旬,罹患本病,结合舌脉和症状辨为痰瘀互结伤阴证,用"紫麦五"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滋阴润燥、化痰消瘀、宣肺通闭,前后治疗2月余,症状即得到平稳控制.[结论]崔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丰富,对调气法认识独到,组方精当,用药平和而不峻烈,启发了本病的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当归苦参丸止痒功效的初步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究当归苦参丸改善急性、慢性瘙痒的药效作用,为当归苦参丸的止痒作用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右旋糖酐-40(dextran-40)致昆明种小鼠急性瘙痒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当归苦参丸的止痒作用;采用Compound 48/80(C48/80)致小鼠皮肤瘙痒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当归苦参丸对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发的小鼠瘙痒的干预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当归苦参丸的抗炎作用;采用MC903建立特应性皮炎慢性瘙痒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当归苦参丸的抗慢性瘙痒作用.结果:当归苦参丸可改善4-AP和右旋糖酐-40致小鼠急性瘙痒,抑制4-AP小鼠血清中组胺(histamine,HIS)、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表达;可改善C48/80诱发的瘙痒,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HIS、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可降低二甲苯刺激的小鼠耳肿胀度及提高耳肿胀度抑制率;可改善MC903诱发的特应性皮炎慢性瘙痒,抑制血清中IgE、HIS、TSLP、IL-4、IL-13、IL-33和耳片匀浆中HIS、TSLP、IL-4、IL-13、IL-33的表达水平.结论:当归苦参丸可改善急性、慢性瘙痒,有助于科学性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患者的接受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当归苦参丸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当归苦参丸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9 年 11 月—2022 年 8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 120 例玫瑰痤疮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治疗组(60 例).对照组患者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2 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当归苦参丸,6 g/次,2 次/d.两组服药 8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菌肽-37(LL-37)、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L-37、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P<0.05).结论 当归苦参丸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玫瑰痤疮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有效降低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基于循证医学《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优势方剂谱,之后使用已制订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经验报道文献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前列腺炎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 明确了《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有45篇,个案经验报道文献有63篇,常用《金匮要略》方为桂枝茯苓丸、当归贝母苦参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结论 前列腺炎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中医证型为桂枝茯苓丸证、当归贝母苦参丸证、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胃癌荷瘤鼠肿瘤组织VEGFA、MMP13和TGF-β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方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瘤组织VEGFA、MMP13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FC胃癌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将筛选合格的48只MFC胃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高、低剂量组、顺铂联合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高、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MMP13和TGF-β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中VEGFA、MMP13和TGF-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VEGFA、MMP13和TGF-β在联合组中蛋白着色变浅,呈弱阳性表达,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当高、低组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方可以下调荷瘤小鼠肿瘤组织VEGFA、MMP13和TGF-β的表达,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科室收治的轻中度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面部皮脂含量、皮肤血红素含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皮损数、非炎性皮损数及总皮损数均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前额、鼻、脸颊等部位皮脂含量及皮肤血红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不仅疗效佳,还可有效抑制皮脂分泌,降低皮肤血红素含量,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琦运用主病主方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湿热、瘀浊阻滞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导病机,临床运用"主病主方"思想,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复元活血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时兼顾体质,并辨体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对血管新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药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近5年(2012年-2017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促进血管新生的复方多是益气活血化瘀类,如血府逐瘀汤、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芪参益气方等,单味中药如川芎、丹参、黄芪、人参、三七、红花、当归等,中药药对如黄芪与当归、川芎与黄芪、当归与赤芍等;其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及其受体Flt-1(VEGFR1)、KDR/Flk-1(VEGFR2)、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密切相关.而抗血管新生的多是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的复方(如鳖甲煎丸、复方苦参注射液、西黄丸、六神丸、解毒消癥饮等),单味中药如姜黄、半枝莲、黄芩、雷公藤、蟾酥、蝎毒等居多,其机制多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如降低MMP-2、TIMP-1的表达或者抑制VEGF、b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通过概述中医药对血管新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可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外洗治疗慢性附睾炎验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某,男性,63岁.嗜烟酒,喜食肥甘厚味,形体偏胖,患者5月感冒后出现左侧睾丸疼痛肿胀,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彩超示急性附睾炎,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考虑"急性附睾炎",予"头孢曲松针""左氧氟沙星针",吲哚美辛栓等治疗.经积极肿胀疼痛较前缓解,当左侧阴囊肿块仍有,时感疼痛不适,左侧腹阴囊伴阴茎放射痛,来院要求中药治疗.查体:左侧附睾增粗,扪及约30㎜×25㎜×35㎜肿块,压痛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