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s表达谱的初步分析和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鉴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血清外泌体微小RNAs(microRNAs)差异表达谱,探索miRNAs在NAFLD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各取4例人口学特征、个人史相近的S2~3级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外泌体miRNAs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最显著的4条miRNAs按S1组、S2~3组、对照(Control)组每组各20例行qRT-PCR验证,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和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初步鉴定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血清外泌体miRNAs共19条,hsa-miR-122-5p、hsa-miR-146b-5p、hsa-miR-197-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S2~3组>S1组>Control组,hsa-miR-483-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NAFLD组(S1或S2~3)>Control组。GO分析显示靶基因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均有广泛的注释,靶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共84条,从20条与NAFLD最密切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至少10条通路都相关的靶基因共5个,即PIK3R2、AKT2、AKT3、MAPK1、NFKB1。 结论:初步分析了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外泌体miRNAs差异表达谱,研究了4条miRNAs对于判断肝脂肪变性程度的价值,预测了数以千计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为寻找无创诊断NAFLD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146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或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另取正常培养的HRMECs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46a mimics或相应mimics对照转染至HRMECs,并采用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相关蛋白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和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0、0.22±0.02、0.21±0.02和0.88±0.09,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10.06)%、(68.41±6.67)%、(67.91±6.74)%和(90.46±8.9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1±1.02)%、(27.28±3.56)%、(27.44±4.03)%和(7.29±2.11)%。高糖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糖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间细胞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06, P=0.955)。 结论: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高糖所致的HRMECs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小RNA-146b-5p通过Robo1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6b-5p通过Robo1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手术切除的59例胆囊癌及其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miR-146b-5p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种组织Robo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转染试剂转染miRNA对照和miR-146b-5p抑制剂至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分别命名为miRNA对照组和miR-146b-5p KD组,采用噻唑蓝(MTT)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6b-5p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分析靶基因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胆囊癌组织miR-146b-5p表达水平(1.01±0.1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9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6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高于miR-146b-5p KD组(2.22±0.10比1.76±0.06, t=9.294,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miR-146b-5p KD组[(85.75±5.16)%比(63.20±5.66)%, t=7.21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高于miR-146b-5p KD组[(72.85±5.91)%比(55.56±6.53)%, t=4.806,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多于miR-146b-5p KD组[(110.83±16.18)个比(75.66±11.70)个, t=4.313,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iR-146b-5p KD组(0.94±0.06比1.30±0.17, t=5.081,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高于miR-146b-5p KD组(1.28±0.10、0.91±0.09比0.84±0.08、0.52±0.10, t=8.436、7.256,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bo1是miR-146b-5p的靶基因。miRNA对照组细胞Robo1蛋白表达水平(1.19±0.16)明显高于miR-146b-5p KD组(0.6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81, P<0.05)。胆囊癌组织Robo1蛋白表达水平(1.06±0.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6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000, P<0.05)。 结论:miR-146b-5p参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主要通过靶向Robo1蛋白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最高,约占甲状腺癌的85%~90%。有关PTC的肿瘤标志物很多,如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端粒酶逆转录酶、Ki-67、微小RNA146b、PDLIM5等,其中BRAF基因在PT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BRAF基因及其信号通路、BRAF基因在PT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BRAF基因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BRAF基因在PTC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等,以供读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状腺癌中微小RNA-146b-5p表达上调通过靶向Smad4促进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b-5p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72对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标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46b-5p在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6b-5p对靶基因Smad4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甲状腺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miR-146b-5p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46b-5p的不同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Smad4蛋白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多组间差异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状腺癌组织中miR-146b-5p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t=5.028, P<0.05),并与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显著相关( χ2=5.445、4.531、4.589, P<0.05)。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 t=3.723、5.332, 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Smad4是miR-146b-5p的靶基因。CCK-8、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iR-146b-5p mimic组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imic-NC组,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mic-NC组;而miR-146b-5p inhibitor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nhibitor-NC组,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nhibitor-NC组( F=6.202、5.324, P<0.05)。 结论: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且其可能通过靶向Smad4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146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微小RNA-146a(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0—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57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40例。另选取41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收集受检者的一般检查结果,并采集受检者静脉抗凝血各5 ml。体外培养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系,分为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含3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和正常DMEM培养液培养。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受检者外周血和体外培养HREC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分别用lipofectamine2000装载50 nmol/L miR-146a模拟物、模拟物对照剂和miR-146a抑制物、抑制物对照剂转染HREC。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miR-146a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кB(NF-кB)p65和NF-кB p65 Ser536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糖尿病组和DR组miR-146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8和0.27±0.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在高糖组HREC细胞中miR-146a相对表达量为0.37±0.1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7, P<0.01)。miR-146a模拟物组miR-146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 540.00±105.00,明显高于模拟物对照组的61.00±17.90;miR-146a抑制物组miR-146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4±0.01,明显低于抑制物对照组的0.8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23、17.12,均 P<0.01)。miR-146a模拟物组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5±0.12,明显低于模拟物对照组的1.00±0.13;miR-146a抑制物组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74±0.48,明显高于抑制物对照组的1.0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58、3.37,均 P<0.05)。miR-146a模拟物组NF-кB p65 Ser536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3±0.03,明显低于模拟物对照组的1.0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4, P<0.01)。miR-146a抑制物组NF-кB p65 Ser536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08±0.12,明显高于抑制物对照组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6, P<0.01)。 结论:miR-146a能够通过抑制NF-кB磷酸化水平和ICAM-1的表达,减轻DR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微小RNA-155和135b-5p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患者血清微小RNA(miR)-155和miR-135b-5p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消化性溃疡患者263例。其中,经 14C呼气试验确定为 Hp感染146例( Hp感染组),未合并 Hp感染117例(非 Hp感染组);免疫印迹法确定Ⅰ型 Hp感染110例,Ⅱ型 Hp感染3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miR-155和miR-135b-5p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 Ⅱ水平;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 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和miR-135b-5p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 Hp感染的诊断价值。 结果:Hp感染组胃泌素、PG Ⅰ、PG Ⅱ、溃疡出血率和复发比例明显高于非 Hp感染组[(108.47 ± 15.35)ng/L比(79.63 ± 10.58)ng/L、(295.41 ± 37.26)pg/L比(236.75 ± 29.17)pg/L、(44.08 ± 8.52)pg/L比(39.29 ± 6.74)pg/L、25.34%(37/146)比15.38%(18/117)和21.92%(32/146)比11.97%(1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 Hp感染组血清miR-155和miR-135b-5p明显高于非 Hp感染组(1.94 ± 0.63比0.95 ± 0.29和1.86 ± 0.57比1.03 ±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Ⅰ型 Hp感染患者血清miR-155和miR-135b-5p明显高于Ⅱ型 Hp感染患者(2.05 ± 0.66比1.60 ± 0.54和1.97 ± 0.61比1.52 ± 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55、miR-135b-5p、胃泌素、PG Ⅰ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 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 1.443、1.436、1.452和1.438,95% CI 1.165~1.787、1.146~1.799、1.187~1.777和1.150~1.798,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55和miR-135b-5p联合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 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血清miR-155和miR-135b-5p单独诊断(0.907比0.839和0.836, Z = 2.57和2.81, P = 0.010和0.005)。 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 Hp感染患者血清miR-155和miR-135b-5p水平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 Hp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2毒素致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差异表达circRNA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筛选T-2毒素致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差异表达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探索软骨损伤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雄性,体重为60 ~ 8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2毒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100 ng·g -1·d -1 T-2毒素和等量去离子水灌胃处理,干预4周后,收集关节软骨进行转录组学测序。采用Deseq2软件[ P < 0.05且|log 2(fold change)| > 1,fold change为差异表达倍数]筛选大鼠差异表达circRNA。基于内源竞争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RNA)假说,采用miRanda软件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靶点,Cytoscape 3.10.0软件绘制circRNA-miRNA相互作用网络。采用MiRWalk 3.0、MiRDB、miRTarBase软件预测下游靶基因,Cytoscape 3.10.0软件绘制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图。采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富集通路。 结果:共筛选出19个差异表达circRNAs(10个上调、9个下调)。预测得到1 320个miRNAs靶点和16个靶基因。靶基因富集分析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均 P < 0.0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富集在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其对应的miRNA和circRNA分别为miR-146a-5p和chr2:94716330|94720889。 结论:成功筛选出19个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差异表达circRNAs,其中chr2:94716330|94720889可通过miR-146a-5p/Traf6/Irak1轴调控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微小核糖核酸筛选和竞争性内源核糖核酸网络构建的尿酸盐肾沉积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构建竞争性内源核糖核酸(ceRNA)以揭示尿酸盐肾沉积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复制尿酸盐肾沉积大鼠模型,采用高通量核糖核酸(RNA)测序技术分析尿酸盐肾沉积大鼠肾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表达,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 miRNA.利用 TargetScan、StarBase、miRDB、miRWalk 4 个数据库预测 miRNA 的靶基因,通过 DAVID 和 Metascape 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构建主要信号通路的ceRNA调控网络.结果:测序共检测到14个差异miRNA(均为上调),该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衰老和癌症相关信号通路;构建获得的ceRNA调控网络含47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节点、10个miRNA节点、27个信使RNA(mRNA)节点,该调控网络中 miR-155-5p、miR-132-3p、miR-503-5p、miR-146b-5p 和 miR-212-5p 为排名前 5 的 HUB 基因.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尿酸盐肾沉积差异miRNA,构建了尿酸盐肾沉积ceRNA网络,为尿酸盐肾沉积机制探讨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微小RNA-146a、微小RNA-146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肺功能指标、微小RNA-146a、微小RNA-146b、睡眠质量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c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照顾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ale,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iR-146a及miR-146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让其保持积极心态接受诊治,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改善肺功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