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金银花分散片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筛选复方金银花分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复方金银花分散片。方法:以片剂硬度、崩解时间和口感为指标,考察了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黏合剂种类及用量,并研究了颗粒干燥温度对复方金银花分散片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将50 g复方金银花浸膏粉与32.5 g微晶纤维素混匀后,用适量95%乙醇,制软材,过30目筛网制粒,于65 ℃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整粒后加入15 g交联聚维酮、2.0 g安赛蜜和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结论:所优化筛选的复方金银花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痛风康宁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痛风康宁片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微晶型尿酸钠(MSU)诱导大鼠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痛风康宁片对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痛风康宁片的抗炎作用;采用血瘀大鼠模型,观察痛风康宁片的活血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观察痛风康宁片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痛风康宁片预防给药,1.15、2.3 g/kg 能明显减轻 MSU 引起的大鼠右踝关节肿胀、改善步态、减少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 含量;痛风康宁片治疗给药,1.15、2.3 g/kg能明显减轻MSU引起的大鼠右踝关节肿胀、改善步态;痛风康宁片 1.15、2.3 g/kg明显降低慢性关节炎大鼠气囊灌洗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吞噬细胞数;痛风康宁片 1.15、2.3 g/kg能明显减轻大鼠棉球肉芽重量;痛风康宁片 0.58、1.15、2.3 g/kg明显抑制血瘀大鼠全血粘度的升高;痛风康宁片 1.66、3.33 g/kg组明显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痛风康宁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活血作用,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CBM介导的蔗糖异构酶的固定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利用碳水化合物结构域CBM17 将来源于Klebsiella sp.LX3 的蔗糖异构酶PalI固定于微晶纤维素表面,以获得一种经济环保、稳定性高、可循环使用的固定化蔗糖异构酶.通过无限制克隆法构建融合CBM17标签的PalI表达载体,基于CBM17 与微晶纤维素自发结合的特性,制备该酶的固定化酶;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该酶的酶活力;比较游离状态与固定化状态酶的酶学性质,衡量固定化酶的催化性能;测定固定化酶的可循环使用次数、可储存时间以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成功构建融合CBM17 标签的PalI,并固定于微晶纤维素表面;固定化与游离形式的PalI表现出相似的最适温度及pH,分别为 45℃、pH 6.0,而其温度稳定性及pH稳定性较游离酶均有提高,最高酶活力为(11.04±0.02)U/mg微晶纤维素(Avicel PH101);固定化酶与底物蔗糖亲和力增强,Km 为(79.94±9.56)mmol/L;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连续反应12 次,酶活力仍保持在初始酶活力的80%左右,在4℃下储存至56d时,酶活力降至 60%以下.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稳定性高的固定化蔗糖异构酶,这种固定化策略为蔗糖异构酶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金蝉花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优化金蝉花胶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药辅比、辅料比(微晶纤维素:乳糖)、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腺苷,HPLC法测定尿苷、腺嘌呤、肌苷、鸟苷、腺苷、N6-(2-羟乙基)腺苷的含量.结果 最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乳糖比例1∶4,药辅比1∶1,加入颗粒总量25%的90%乙醇,过20目筛,在60℃下干燥30 min,临界相对湿度为73%,选用0号胶囊灌装.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9%~102.08%,RSD 0.6%~1.8%.每粒胶囊含核苷类成分不低于3.231 mg/g.结论 该方法合理稳定,可为金蝉花胶囊的实际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山楂丹参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考察山楂丹参分散片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丹参药材中丹参素钠、山楂药材中金丝桃苷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丹参、山楂提取工艺开展研究;通过对山楂丹参分散片中填充剂、润湿剂、崩解剂的考察,以分散均匀度为考察指标,对山楂丹参分散片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山楂丹参分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取丹参药材,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取山楂药材,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分别将药液浓度至1.0 g/mL,并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浓缩、干燥,将上述丹参、山楂提取物混匀,过80目筛,再分别加入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过100目筛),混合均匀,以50%乙醇为黏合剂,24目筛制粒,60℃干燥.结论 按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丹参、山楂提取物中丹参素钠、金丝桃苷含量较高;山楂丹参分散片在3 min内分散均匀,各项指标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规定,表明山楂丹参分散片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筛选处方合理,可进一步研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盐酸地芬尼多口崩片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制备盐酸地芬尼多口崩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分别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内外加崩解剂湿法制粒法、内加崩解剂湿法制粒法制备盐酸地芬尼多口崩片,以口崩片的崩解时限、口感、可压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筛选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获得各组分用量优选范围.然后以口崩片的崩解时限、硬度、30min溶出百分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盐酸地芬尼多口崩片的处方.结果:选用粉末直压工艺,优化所得处方为盐酸地芬尼多25 mg、硬脂酸25 mg、甘露醇70 mg、微晶纤维素180 mg、阿司帕坦35 mg、蓝莓香精8 mg、碳酸氢钠5 mg、柠檬酸6 m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9 mg、十二烷基硫酸钠5 mg、硬脂酸镁3 mg.最优处方制备的口崩片崩解时间在40 s以内,且30 min溶出百分率达到90%以上.结论:筛选优化获得的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地芬尼多口崩片符合《中国药典》关于口崩片的质量要求,且口感良好,工艺重现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0、300、150 mg·kg-1.通过家兔左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入MSU的方式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给药5天后收集关节液,检测关节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测定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采血检测血尿酸值,给药前后血清中尿素(urea,UREA)、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糖(glucose,GLU)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 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5 d后关节腔内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有降低血尿酸的趋势;土藤草颗粒对家兔血清中UREA、CHO、Cre、GLU及TG含量均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IL-6、IL-8、TNF-α及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及中剂量组PGE2含量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结论 土藤草颗粒对MSU致急性关节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关节腔内白细胞数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挤出搓圆法制备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复合辅料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优选适于挤出搓圆法制备临方浓缩水丸的复合辅料种类和配比,并探究各辅料在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该研究首先以"零辅料"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中适宜充当"辅料"的纤维料和粉性料中药为对标物料,以粉体物理性质中对软材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吸水性能和转矩流变性为依据,确定复合辅料的种类;进一步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法选出最优复合辅料的配比.为了证明最优复合辅料的通用性,选取3个出膏率分别为低、中、高的中药复方对最优配比进行验证;并以丸剂成型质量的4个参数为指标,探究各辅料对临方浓缩水丸成型的影响.优化得到的复合辅料种类及最佳配比为糊精-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2∶4,采用该复合辅料制备临方浓缩水丸工艺稳定,丸剂成型质量好,适用范围广.其中糊精充当稀释剂,同时会加快丸剂的出条速度;MCC主要起黏合剂的作用,增加丸条的内聚性和黏性;L-HPC作为吸水剂和崩解剂,可以吸收、容纳浓缩液的水分,同时具有强崩解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处方和工艺对盐酸美金刚片含量均匀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处方中的辅料及工艺对盐酸美金刚片含量均匀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中填充剂种类及型号、混合工艺对含量均匀度的影响.结果 盐酸美金刚与5倍量的硅化微晶纤维素90加入混合机中预混10 min,再加入剩余的物料,8r·min-1混合30min,能实现最佳的含量均匀度.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合粉末直压工艺填充剂硅化微晶纤维素90,考察了混合工艺,优选了 2次混合法,获得了良好含量均匀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嗜热毁丝菌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TtLPMO9I的酶学性质及其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为挖掘新型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PMO)酶资源,探究LPMO在辅助降解纤维素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从Thermothelomyces thermophilus基因组中克隆表达了一个新型LPMO酶TtLPMO9I,系统地分析了其序列及结构的进化特征;采用DNS法表征了TtLPMO9I的酶学性质;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探究外部电子供体对TtLPMO9I活性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微晶纤维素为底物,通过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计算获得TtLPMO9I与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效果.[结果]TtLPMO9I在 60℃,pH 5.0 时表现出最佳酶活力.在 60℃孵育 12 h后,仍能剩余 54%的活性.经pH 6.0-8.0 处理 12 h后,酶活无损失.添加外部电子供体抗坏血酸使TtLPMO9I的活性提高至 184%.在玉米秸秆和微晶纤维素降解过程中,TtLPMO9I与纤维素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将 50-200 μg的TtLPMO9I添加至降解体系中,还原糖产量分别提高了 34%-142%和 6%-46%.[结论]TtLPMO9I不仅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在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也具有突出的作用效果,为工业生产应用提供了潜在的优质酶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