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早期筛查的血糖失稳态人群"舌象-舌苔微生物组学"特征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血糖失稳态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痴呆、恶性肿瘤等许多慢性重大性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危害极大,但其高度可逆性的特点也给上述重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机会窗口.然而,当前针对血糖失稳态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尚无系统性研究,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所用筛查方法在特异性、准确性方面均存在不足,临床应用受限.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舌象是反映正邪消长和病情进退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血糖稳态—血糖失稳态—糖尿病"病程进展中舌象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化特点,而其舌象变化的潜在机制可能与舌苔微生物密切相关.基于血糖失稳态人群"舌象-舌苔微生态"的临床表观与微生物组学特征构建"舌象-舌苔微生物"宏微观映射模型,有望为血糖失稳态人群的大规模早期筛查和相关疾病早期防治提供新路径,并为阐明中医舌象诊断理论科学内涵、探讨复杂性疾病演化特点与潜在机制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联合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临床思维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是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四代.胃癌前病变(PLG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是阻断胃癌发生的重要治疗关口.闻新丽教授在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创始人张振中教授的影响下,打开PLGC整体、局部、微观联合辨证的独特视角,从 PLGC 的核心病机"滞于虚处"入手,归纳出以虚实夹杂为主线,寒热错杂徘徊演化的PLGC病程演化路径,由此指出治疗应以"补消兼施,应运顺时"为原则,分别提出健益脾气、濡养胃阴、温补阳气、滋阴补肾、通理气机、清利湿热、温化痰浊、消除瘀滞、攻祛瘀毒九法,明确临证应细查虚实寒热定位与权重,斟酌补消二法配比,并强调顺时选方、辨体施膳以改善患者体质,旨在解决PLGC临证时复杂、矛盾的病机变化,前移胃癌的治疗窗口,并调节人体整体状况以达成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健康产业演化路径的可视化分析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系统梳理健康产业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深入探讨研究热点及前沿议题,揭示国内健康产业在相关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主题.方法: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23年健康产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为基础资料,对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主题、热点问题以及前沿研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1994—2023年度发文量整体上呈稳定增长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关系相对较为独立和松散,尚未形成明显的合作网络;健康产业研究主题内涵丰富,同时现阶段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康养产业、智慧养老、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养老服务体系、健康中国大背景等方面.结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需求方式的转变,研究关注点开始由传统的医疗治疗模式转向以"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产业新业态模式为主.为了有效推动健康产业的高质量持久发展,未来应着重关注数字经济时代下健康产业经营模式,健康产业行业标准制定与管理,以及健康产业研究领域微观层面实证性研究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临界慢化理论的中医"未病"状态识别建模研究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中医"未病"理论关注从健康到疾病动态、连续的演化特点,重视从健康到疾病复杂、渐变演化过程中的早期辨识和干预.从系统整体性、演化性角度来看,"未病"理论和复杂性科学具有相同本质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将机体视为连续、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呈现"稳态-失稳态-相变-另一稳态"的非线性特点.本文从复杂性科学非线性动力学视角,运用临界慢化理论阐释中医未病-已病演化规律的科学内涵,并基于该理论及其发展产生的动态网络生物标志物方法,结合中医四诊合参的宏观体征及包含转录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微观特征,提出融合宏观、微观多层级信息,构建具有中医诊疗特点的"未病"临界状态识别模型,为复杂疾病早期预警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植食性昆虫利用唾液腺适应寄主植物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的历程中,两者逐渐演化出丰富多样的防御与反防御机制,其中在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的过程中,唾液腺分泌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唾液腺以适应寄主植物防御的作用机理.回顾了昆虫唾液腺分泌物通过干预植物气孔的动态变化、适应植物细胞壁、降解植物防御性化合物等方式调控寄主植物防御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唾液效应因子以干扰植物早期免疫信号通路、调节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蛋白互作等形式应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同时,本文依据CRISPR/Cas9、植物介导的RNAi、纳米材料介导的RN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昆虫效应因子开发的虫害防控技术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析,以期为作物抗性的提高以及害虫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国全新世女性下颌骨测量性状的时代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全新世215例成年女性下颌骨的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探讨女性下颌骨测量性状的微观演化问题.方法 对23个下颌骨测量性状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各时代测量性状数据进行均值计算和不同时代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从新石器时代经过青铜铁器时代到现代,下颌骨趋向于缩小.在不同的时代阶段,下颌骨各个性状的表现特点和变化幅度亦不相同.下颌体厚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下颌骨大体尺寸的缩小、下颌体高的减小主要发生在青铜铁器-现代.下颌骨的时代变化首先体现在下颌体厚度上,然后才是下颌骨的大体尺寸和下颌体高.结论 全新世女性下颌骨仍在进化,女性下颌骨的演化特点和趋势与男性下颌骨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央地两级政府生态治理行动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财政分权视角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人类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治理主体,因此研究两类群体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行为互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财政分权的背景,从微观主体的收益函数出发,构建央地两级政府生态治理行动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两类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参与主体的演化规律,采用MATLAB仿真工具分析不同情形下演化均衡状态及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理性经济人”,系统稳定均衡策略取决于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生态治理的净收益和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净收益,其中关键指标包括: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执行力度和成本、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权重系数、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据此提出“财政分权同时创新地方政绩考核机制、发展比较优势、拓宽监管渠道”等对策建议,引导央地两级政府共同促进生态治理工作有效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学校卫生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演化知识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直观揭示中国学校卫生领域研究的微观与宏观结构,为探寻相关研究领域热点夯实基础.方法 基于CNKI检索主题"学校卫生"或含"儿童青少年卫生"或含"儿少卫生",同时满足策略"精确"、时间"不限"、期刊来源类别"核心期刊""CSSCI""CSCD",检索时间为2018年7月16日.运用Excel和Sati软件统计分析中国学校卫生领域864篇高水平期刊论文研究现状,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领域的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知识图谱.结果 中国学校卫生领域研究呈波浪型增长态势,《中国学校卫生》刊载量最大(757篇),马军、陶芳标、王智勇、刘伟、段佳丽、徐勇等是高产作者,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高产机构.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均比较松散,段佳丽等、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等分别组成最大合作共同体.现状、监督、农村、管理、监测、健康教育、流行病学、营养、环境卫生、传染病、常见病、影响因素等是领域研究热点.结论 儿童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小学环境卫生监测与传染病流行病学、学校卫生人员现状调查、儿童少年营养卫生与常见病防治、农村学校卫生监督与健康教育对策、学校卫生管理模式是研究的热点主题,儿少伤害预防、网络成瘾、身心健康促进是前沿方向.应强化跨界交流与合作,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AS理论视角下我国远程医疗服务运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利用标识机制、积木块机制与内部模型机制,将微观个体行为与系统的宏观演化相结合,揭示了系统运行规律.远程医疗服务是信息通讯技术与医疗需求共同发展的产物,具有目标性、多主体性、层次性与学习性等特点,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文章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具体分析了远程医疗服务的标识机制、积木块机制与内部模型机制,构建我国远程医疗服务的运行机制,并提出有利于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全新世人群头骨尺寸性别差异的时代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全新世人群头骨尺寸性别差异率的时代间变化,并对比探讨男女头骨尺寸的时代变化率.方法:以中国考古遗址520例头骨为研究材料,用SPSS18.0软件进行同一时代男女测量性状的比较、不同时代间测量性状的比较,同时计算相应的性别差异率和时代变化率.结果:性别差异率分析显示,在男女头骨尺寸差异中,头骨高度的差异相对较大,现代人群面颅尺寸的性别差异率大于脑颅.“新石器-现代”的头骨时代变化率显示,头骨尺寸随时代而缩小,眶高增大,眶宽变小,这些变化在男女中较一致,但女性头骨缩小程度大于男性.结论:相比新石器与青铜铁器时代,现代人群中头骨尺寸性别差异率最大,可能主要源于新石器时代以来,头骨趋向于缩小的微观演化中,女性随时代减小的程度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