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王堆医书中灸法学术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马王堆出土的15种医书所记载的灸法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探析.从马王堆医书中灸法文化的起源入手,综合考析其中灸法记载;通过对其中灸法相关内容记载比较丰富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及《五十二病方》等进行分析,发现灸法所涉病候达170余种,涵盖了经络肢体病类、肺系病类、心脑病类等12个病候分类.总结认为马王堆医书中灸法的学术特色为原始朴素、巫医结合,哲学推演、向心循行,灸材多样、病候广泛,灸有禁忌、防治结合.其灸法防治思想及应用则主要表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审因求异、善一病而分治之,立足经络、综数病而合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仲景"针足阳明"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伤寒论》第8条中"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延伸了《内经》"治未病"思想,为后世疾病诊治提供了"既病防变"的实例.通过梳理历代有关该条文注解,发现"针足阳明"的针刺部位多为足阳明胃经上特定穴中单个穴位或多个穴位的组合;各代医家应用补泻手法的差异,缘于对"针足阳明"治疗目的理解以及选穴的不同;结合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成果分析,除前人所述外感病外,"针足阳明"思想还可为脑病、精神、神经疾患等疾病诊治提供相关治疗思路.深入探究临床典型病例和医案,加强现代医学相关研究是今后"针足阳明"的研究重点.综上,通过分析《伤寒论》针灸条文,可进一步挖掘针灸学思想,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脂边缘升高人群中医证候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血脂边缘升高人群核心病机及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早期防治血脂异常研究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符合标准的 1 404 例血脂边缘升高人群,其中女性 720 例、男性 684 例,年龄分布在 28~65 岁.收集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中医症状、体征等信息,建立血脂异常水平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系统聚类探究核心病机及证候特征.结果 中医症状、体征出现频次前 5 位依次是身热不扬、口干、尿清、口苦、肥胖;因子分析共提取 7 个公因子,分别是脾虚夹瘀证、湿热伤阴证、湿热困脾证、湿热蕴胃证、脾虚痰湿证、痰热伤阴证、胃热脾虚证;系统聚类共分 6 种中医证候、1 种状态,分别是痰湿中阻证、大肠湿热证、气阴两伤挟瘀证、阳气不足证、脾胃虚弱证、三焦湿热证和肥胖.结论 血脂边缘升高人群证候分布主要为痰湿中阻证、大肠湿热证、气阴两伤挟瘀证、阳气不足证、脾胃虚弱证、三焦湿热证,以及形体肥胖的状态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合并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KS)是一种男性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是先天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最常见原因.本文报道1例KS合并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该患者为44岁男性,临床表现为双侧肩关节、膝关节肿痛伴四肢乏力,双眼眶周围紫红色皮疹,阴毛稀疏,阴茎短小,无喉结,睾酮水平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抗MDA5抗体阳性,染色体核型为47,XXY,诊断为KS合并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同时该患者合并双侧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本文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着重探讨该类患者潜在的骨代谢疾病风险,提醒首诊医师预防及监测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位一体"交互模式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中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天地人三才一体整体观、以人为本医德观、未病先防治养观等思想都是对中医药内涵的科学诠释.在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可以从中医药文化入手,将中医药传播到社会的更多人群.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中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随着媒介的发展与进步,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模式,构建"学校-医院-社区-机构-社会"交互模式,以满足社会全层次人群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激发全社会不同人群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认同,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普及以及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宋代《混俗颐生录》饮食养生思想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宋代是中国养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刘词所著《混俗颐生录》作为宋代养生的代表性著作,以“食为命之基”的思想为指导,记载有大量的饮食养生原则和方法,反映了饮食与五脏、饮食与治未病、饮食与因时制宜、饮食与因病制宜等方面的养生思想,对现代饮食养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天津市86家医疗机构2021年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及设备、体检项目开展、年体检量、信息化程度及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共发放问卷86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10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比较公立与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各项指标差异,分析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 结果:纳入分析的86家医疗机构中,公立性质53家(61.6%),社会办医性质33家(38.4%)。在基本情况方面,公立机构所属综合医院、医疗机构级别为三级的比例以及健康管理(体检)业务开展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62.3%比30.3%、62.3%比0、11(7,5)年比7(5,10)年],独立设置比例、体检区域总面积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33.3%比98.1%、1 011(600,1 000)m 2比2 000(1 395,2 782)m 2](均 P<0.05);在从业人员方面,2021年天津市健康管理(体检)从业人员共2 964人,年龄43(35,56)岁,公立机构男性、兼职、护理、中级职称、主检医师、健康管理师比例以及从事健康管理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0.6%比17.5%、20.7%比8.1%、33.8%比23.4%、40.7%比27.3%、7.1%比3.9%、13.8%比4.7%、6(3,11)年比5(3,8)年](均 P<0.05);在业务开展方面,公立机构中医治未病管理、心理健康管理、高血压风险管理、健康管理签约服务、肺结节管理、健康管理干预方案、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项目开展率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4.5%比0、28.3%比0、35.8%比15.2%、39.6%比15.2%、41.5%比12.1%、50.9%比18.2%、66.0%比36.4%、83.0%比42.4%),年健康体检人次、团体及个人体检人次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18 625(11 844,27 998)人次比38 384(10 832,46 927)人次、14 818(8 803,23 915)人次比28 663(4 982,41 927)人次、2 179(1 221,3 588)人次比5 784(1 461,12 156)人次](均 P<0.05)。在6项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指标中,两种类型机构的腰臀围测量完成率均较低(均<40%)。 结论:相比公立机构,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人才梯队建设和服务开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即TBNK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检测其水平变化能提示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目前TBNK淋巴细胞检测已成熟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疗,为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健康管理中开展TBNK淋巴细胞检测,有助于监测机体免疫状态,评估机体健康风险,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预测疾病进展风险,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为更好地响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行动,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方针,提高医学工作者对TBNK淋巴细胞检测应用于健康管理的意识,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健康管理和临床检验领域多位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介绍了健康管理中开展TBNK淋巴细胞检测的主要方法和结果判读,总结了TBNK淋巴细胞检测用于健康管理人群的疾病风险评估和疾病管理的临床研究证据,重点归纳了应用TBNK淋巴细胞检测进行健康管理的随访路径,并介绍了相应的免疫调节措施。本共识旨在通过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健康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早日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健康管理核心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药疗法可降低下肢骨折手术后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以及颅脑或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且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预防作用较显著,且预防方式多样,涵盖了内治、外治及内外合治法,充分发挥了"治未病"优势。相关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等局限性,今后应针对性加以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物联网辅助评估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制定再版物联网辅助评估和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目的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的策略,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AI肺结节管理程序"(PNapp 5A)和初评与研判二流程体系,将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物联网流水作业工程。(1)初评流程,由初诊医师和初评专家执行PNapp 5A的1A~3A程序。1A(Ask,询问):录入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等;2A(Assessment,评估):应用影像学评估肺结节外观、内涵的良恶性特点和随访变化;3A(Advice,建议):完成鉴别诊断所需肿瘤标志物、真菌和结核等常规检查。其后PNapp 5A自动反馈智能评估的肺结节恶性风险级别(低、中、高),然后由初诊医师管理低级风险患者;对中、高度风险患者则建议AI和循环异常细胞等个体化检查,供初评和研判专家会诊参考;高度风险患者则需进入下述程序。(2)研判流程,由研判专家执行PNapp 5A的4A和5A程序。4A(Arrangement,安排):有活检适应证者,首先顺序选择支气管镜引导(包括支气管内超声或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的非手术活检;不合适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有转移可能者,可考虑经胸壁针吸活检术。不能除外感染者,可考虑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肺结节<10 mm者,可根据共识、指南安排随访。肺结节>10 mm难以确诊者应考虑为难定性肺结节,建议邀请更有经验的研判专家与AI系统交流互动(人机多学科会诊)会诊提供诊疗意见。5A(Assistance,辅助):根据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和分期、实施术后常规管理,也可参考AI、循环异常细胞和表观遗传等个体化信息,制定个体化防治复发和转移方案,最终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愿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