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研究组实施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实施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记录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及应激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两组脑出血复发、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85.39±5.24)min]显著长于对照组[(64.17±4.31)min],血肿清除率[(94.66±5.18)%]显著高于对照组[(76.82±5.39)%]( t=-14.56、-17.63,均 P < 0.001)。研究组术后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68.29±5.36)ng/L]、白细胞介素1[(237.62±13.87)ng/L]、去甲肾上腺素[(75.39±5.82)μg/L]和氢化可的松[(30.96±2.97)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61±5.62)ng/L、(295.47±14.69)ng/L、(91.62±6.41)μg/L、(38.25±3.16)μg/L]( t=7.95、18.42、16.84、11.75,均 P < 0.001)。两组术后6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而研究组脑出血复发率[1.54%(1/65)]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77%(7/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1%(8/65)、27.69%(18/65)](χ 2=4.30、5.99,均 P < 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预后总体优良率[86.15%(56/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69%(44/65)](χ 2=6.24, P < 0.05)。 结论:较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耗时更长,但可有效提高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缓解应激及炎性反应,且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脑出血复发和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体内重建在短近端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体内重建在短近端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左锁骨下动脉体内开窗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TEVAR支架体内开窗术的23例患者,其中胸主动脉夹层患者17例、胸主动脉瘤患者6例。在常规TEVAR术后,以预弯的21 G空芯套管穿刺针经左锁骨下动脉内侧段直接穿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行体内开窗术,观察其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23例左锁骨下动脉体内开窗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见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膨胀良好,周围无内漏发生。围手术期未见左锁骨上区血肿发生。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左侧少量气胸,未予特殊处理自愈。随访时间为(4.2±1.4)个月,复查胸主动脉增强CT未见支架近端逆撕及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周围内漏形成。结论:在TEVAR的基础上行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高效的体内开窗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诊断额鼻发育不良合并多发畸形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孕妇33岁,孕1产0,孕18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Ⅱ级超声检查,超声所见:①胎儿双侧侧脑室增宽,可见脉络丛呈"悬挂征".②双侧眼眶间距增宽,右眼眼眶内未见明显眼球结构,替之高回声结节;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显示面中部扁平,鼻结构及鼻骨未见,于眼眶水平相当于鼻根部可见大小约8 mm × 6 mm、5 mm×4 mm等回声软组织突起,似见鼻孔样改变,未见明显骨性强回声,见图1.③右侧小腿长轴切面可见小腿与足底在一切面上同时显示.超声诊断:额鼻发育不良畸形,双侧侧脑室增宽,双眼发育不良,右足内翻.行绒毛穿刺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及全外显子检测均未发现异常.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后引产一女婴,引产胎儿外形与产前诊断一致,见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患者疼痛、异物感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患者疼痛、异物感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120例.依据手术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后12、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异物感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二次行胸腔穿刺术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术后异物感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异物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异物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二次穿刺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优势显著,但仍需结合患者情况做到个体化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脑出血患者70例,其中行微创穿刺术治疗35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35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6个月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临床疗效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前CSS及B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CSS均较术前下降而BI指数上升(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观察组床疗效愈显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术后重残率为11.4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4%,均低于对照组的28.57%、45.71%(P均<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比较,微创穿刺术在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重残率及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干细胞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报道很多,但是这些细胞存在免疫排斥、取材困难、纯化不易等各方面的缺陷,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无上述缺点,将其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分析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人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方法:①取材、培养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的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在体外对其进行多向诱导分化;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取材培养脊髓损伤患者的鼻黏膜,通过腰椎穿刺术注射到8例晚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椎管内,细胞移植1-3次,前后移植间隔时间为5-7 d,每次移植细胞总数约为5x107个.细胞移植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时按照国际截瘫医学会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与结论: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形态以梭形为主,并呈现出放射状排列,细胞免疫荧光表达STRO-1;②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CD45,且细胞纯度达97%以上;③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短粗的微绒毛及不同的细胞生长形态;④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向骨组织、脂肪组织、干细胞球及神经元分化的潜能;⑤经自体血清培养的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除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明显神经功能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且无任何不良副反应;⑥结果表明,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细胞修复中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来源;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穿刺术与大骨瓣开颅术对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随着中老年高血压人群基数的增加,该病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其中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1-3].本次研究对比了微创穿刺术与大骨瓣开颅术对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微创穿刺术,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采用mRS和SN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以术后30d NIHSS评分为近期疗效,以术后6个月ADL和GOS评分为预后指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RS、SNSS评分、ADL和GOS评分分数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mRS分数降低,SNSS评分升高;术后6个月ADL和GOS评分分数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mRS分数低于对照组,SNSS评分,术后6个月ADL和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能改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近期疗效和预后均优于微创血肿穿刺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血肿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表达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表达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38例纳入对照组,行微创血肿穿刺术的4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统计患者手术前后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hs-CRP、IL-6、NTNF-α、NSE和S100B蛋白)、ADL分级情况,采用GOS量表评定患者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血肿残留较对照组增多(P<0.05),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和hs-CPR、IL-6、TNF-α、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Ⅰ级、Ⅱ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3.64%、2.27%,与对照组的60.53%、5.26%相当(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微创血肿穿刺术具有微创、康复快、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效果好、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小,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eneXpert MTB/RIF与线性探针技术检测骨关节结核及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线性探针技术检测骨关节结核及利福平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接受病灶清除手术或穿刺术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172例,同时采用GeneXpert、线性探针技术及BACTEC MGIT 960对患者病灶标本进行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GeneXpert、线性探针技术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骨关节结核的效能.以BACTEC MGIT 960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GeneXpert、线性探针技术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效能.结果 172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1 12例诊断为骨关节结核,60例为非骨关节结核.以临床综合诊断为参照标准,GeneXpert检测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4%(92/112)和96.67%(58/60),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4);线性探针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64%(78/112)和90.00%(54/60),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4);两种方法联合检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4%(92/112)和90.00% (54/60),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8).三种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0、0.86,提示诊断价值均较好.以BACTEC MGIT 960DST结果为参照标准,GeneXpert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 (18/18)和92.31%(24/26),与BACTEC MGIT 960 DST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 =0.91),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线性探针技术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 (18/18)和88.46%(23/26),与BACTECMGIT 960 DST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 =0.86),ROC曲线下面积为0.94;两种方法联合检验结果与线性探针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GeneXpert、线性探针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