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异常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异常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诊断为非对称性HCM的患者27例作为HCM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静息及运动负荷状态下MCE检查,定量分析两组室间隔各节段的心肌血流灌注参数:平台峰值强度(A值)、曲线上升斜率(β值)及A×β值。根据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将HCM组室间隔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与对照组室间隔的MCE参数进行对比,计算两组的心肌血流量储备值,并分析心肌血流量储备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的相关性。结果:无论静息还是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及非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非肥厚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CM组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呈负相关( r=-0.899、-0.676,均 P<0.001)。 结论:静息与运动负荷状态下,HCM患者的肥厚心肌及非肥厚心肌均存在微循环障碍,其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均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肾衰竭对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肾衰竭对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水平及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腱糖蛋白-C(TN-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N-C水平低于对照组[(32.42 ± 4.22)μg/L比(37.32 ± 4.86)μg/L],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41.21 ± 5.39)%比(37.76 ± 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钙蛋白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内分泌因子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 668.60 ± 251.19)pmol/L比(2 005.86 ± 280.91)pmol/L、(246.97 ± 13.99)ng/L比(275.41 ± 19.38)ng/L、(99.68 ± 8.57)ng/L比(112.20 ± 9.5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肾衰竭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转复期间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及临床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识别能够早期预测胺碘酮相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及无锡市人民医院使用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按照1∶4的比例纳入胺碘酮转复后未发生TdP的房颤患者。分析并比较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后包括QT间期、T波波峰至T波终点时限(Tp-Te间期)、Tp-Te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Te/QT)、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等在内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基线临床资料,从而识别能够预测胺碘酮相关Td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0例房颤患者,其中8例在接受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TdP组),其余32例未发生TdP(对照组)。①临床特征:TdP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15%(57.50%,73.75%)对63.00%(60.00%,65.00%), P=0.024]、室间隔厚度[(8.00±1.85)mm对(10.01±1.56)mm, P=0.021]、左心室后壁厚度[(7.96±1.47)mm对(9.50±1.19)mm, P=0.020]及血清白蛋白水平[36.55(30.53,39.50)g/L对38.80(37.30,40.20)g/L, P=0.00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扩大[(55.18±6.56)mm对(44.49±4.47)mm, P<0.001]。②心电图特征:TdP组患者的QT间期[V 2导联:(635.60±185.44)ms对(464.22±90.51)ms, P<0.001]、校正QT间期[QTc间期,V 2导联:(681.20±155.30)ms对(492.39±52.93)ms, P<0.001]、Tp-Te间期[V 2导联:(196.93±87.01)ms对(120.30±65.49)ms, P=0.008]、校正Tp-Te间期[Tp-Tec间期,V 2导联:(208.53±82.44)ms对(126.94±61.05)ms, P=0.003]、Tp-Te/QT[V 5导联:(0.32±0.12)对(0.24±0.06), P=0.016]及iCEB[V 2导联:(5.61±1.62)对(4.24±0.96), P=0.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TdP组患者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存在T波双向[50.0%(4/8)对12.5%(4/32), P=0.037]、T波倒置[75.0%(6/8)对31.3%(10/32), P=0.032]、T波电交替[37.5%(3/8)对0(0/32), P<0.001]和短-长-短周期现象[87.5%(7/8)对0(0/32), P<0.001]的比例显著升高。 结论:使用胺碘酮进行转复的房颤患者若存在心室重构基础,且房颤转复后的心电图存在QT/QTc间期、Tp-Te/Tp-Tec间期延长,Tp-Te/QT升高以及T波异常等表现,其发生TdP的风险显著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使用J-Valve™系统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1年随访中期结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使用J-Valve?系统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apical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TAVI)治疗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中期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的25例使用J-Valve?系统经心尖TAVI治疗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分析总结术后全因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5例中男19例,年龄范围为59~83岁,平均年龄(72.3±27.11)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比例达88%,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占92%。患者最常合并的基础病为高血压(占68%),合并冠心病5例,既往心脏手术史3例,术前胸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为1.511%~27.674%,中位STS评分为4.27(2.914~6.033)%。手术均成功置入J-Valve瓣膜,无中转开胸。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2例,CRRT 1例,中度及以上瓣周漏1例。手术早期疗效可观,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中期随访心功能及心室逆重构也有持续改善表现。结论:对于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使用J-Valve?系统行经心尖TAVI可获得较好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二叶式对比三叶式主动脉瓣对TAVR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重构逆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和三叶式主动脉瓣(TAV)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重构逆转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接受TAVR的患者。根据术前主动脉增强CT将患者分为BAV组和TAV组。收集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6个月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具体指标包括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MPG)、主动脉瓣口面积(AV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质量(LVM)等。结果:共入选41例患者,年龄(75.0±8.6)岁,男性22例(53.7%)。其中BAV组19例,TAV组2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Venus-A自膨式主动脉瓣膜。BAV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6个月的MPG分别为(54.16±21.22)、(21.11±9.04)、(18.84±7.37)和(17.68±6.04)mmHg(1 mmHg=0.133 kPa),LVEF分别为(50.42±13.30)%、(53.84±10.59)%、(55.68±8.71)%和(57.42±7.78)%,MPG及LVEF从术后24 h起较术前均改善( P均<0.05);LVMi值分别为(164.13±49.53)、(156.37±39.11)、(146.65±38.84)和(134.13±39.83)g/m 2,在术后1、6个月随访时均较术前降低( P均<0.05)。TAV组患者的MPG从术后24 h起均低于术前( P均<0.05),LVEF于术后1、6个月随访时均高于术前( P均<0.05),LVMi从术后24 h起较术前均改善( 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NT-proBNP水平较术前均有改善( P均<0.05)。TAV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MPG较BAV组均更低[术后24 h:(11.68±5.09)mmHg比(21.11±9.04)mmHg, P<0.001;术后1个月:(10.82±3.71)mmHg比(18.84±7.37)mmHg, P<0.001;术后6个月:(12.36±4.42)mmHg比(17.68±6.04)mmHg, P=0.003]。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LVEF、LVMi及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BAV与TAV狭窄患者在接受TAVR术后均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发生明显的左心室重构逆转,二者在TAVR术后短期内改善情况相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有益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新颖口服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能够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预后。SGLT2抑制剂减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代谢和生物能量利用,抑制心肌Na +/H +交换,减少坏死和心肌纤维化,减低炎症因子产生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含量。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时,SGLT2抑制剂的作用如何至今尚不清楚。本文就心肌梗死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SGLT2抑制剂对左心室重构和功能、心律失常和急性肾损伤的作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 n=9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 n=107)。纳入的患者中入院新诊断心力衰竭(心衰)患者61例,亦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 n=30)和ACEI组( n=31)。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有效性观察指标,主要指标为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次要指标为心衰再入院和全因死亡。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时间。 结果:ARNI组与ACEI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入选患者随访时间为(15.2±6.5)个月,其中ARN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3±5.0)个月,ACE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2±6.5)个月。随访结束时,ARNI组LVEF提高≥5%患者的比例为48.9%(45/92),明显高于ACEI组的25.2%(27/107)( P=0.001);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7.4%(16/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 P=0.001);LVEDD缩小≥10 mm患者的比例为14.1%(13/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 P=0.009)。ARNI组患者心衰再入院的比例为50.0%(46/92),明显低于ACEI组的71.0%(76/107)( P=0.002);全因死亡的比例为5.7%(5/88),亦明显低于ACEI组的15.3%(13/85)( P=0.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29)。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入院时新诊断心衰的患者中,ANRI组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比例为30%(9/30)明显高于ACEI组的6.5%(2/31)( P=0.017),LVEDD缩小≥10 mm的比例为26.7%(8/30)明显高于ACEI组的3.2%(1/31)( P=0.012),LVEF提高≥5%的比例为53.3%(16/30)明显高于ACEI组的51.6%(16/31)( P=0.893);ARNI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ACEI组[23.3%(7/30)比73.3%(11/31), P<0.01],全因死亡率亦明显低于ACEI组[3.4%(1/29)比13.0%(3/23), P=0.1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新诊断心衰的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94)。 结论:ADHF入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应用ARNI可明显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对于入院时新诊断心衰患者起始应用ARNI治疗亦可明显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七氟烷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时心肌细胞Ca 2+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七氟烷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时心肌细胞Ca 2+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M组)、七氟烷组(CS组)、野百合碱组(M组)和七氟烷+野百合碱组(S组)。M组和S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CM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解剂。注射野百合碱后第1天时S组和CS组大鼠吸入2.5%七氟烷1 h,每周2次,每次间隔3 d。野百合碱注射后6周应用小动物经胸超声心动图法测定肺动脉加速时间和肺动脉射血时间。在3%七氟烷麻醉下暴露小鼠胸腔,灌注心脏,留取肺动脉分支血管和右心室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和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右心室心肌细胞Ca 2+转运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CM组相比,M组大鼠肺动脉加速时间和肺动脉射血时间比值减小,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增加,1型钠钙交换体和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上调,L-型电压依赖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兰尼碱受体、肌浆网钙泵2α和亲联蛋白-2表达下调( P<0.01);与M组相比,S组大鼠肺动脉加速时间和肺动脉射血时间比值升高,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减少,1型钠钙交换体和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下调,L-型电压依赖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兰尼碱受体、肌浆网钙泵2α和亲联蛋白-2表达上调( P<0.01)。 结论:七氟烷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的机制与调节心肌细胞Ca 2+转运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压力变化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RPI)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在舒张期不同时相的左心室内压差(IVPDs)和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左心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构型组(NG组,62例)、向心重构组(CR组,62例)及向心肥厚组(CH组,56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比较四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PI技术测得舒张期四个时相的IVPDs和IVPGs,包括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减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比较四组间舒张各期IVPDs和IVPG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RPI参数对高血压NG组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在舒张期各时相中的IVPDs和IVPGs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均 P<0.001),其中IVPDs-IR和IVPGs-IR在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与舒张功能参数E/e′具有相关性( rs=-0.615、-0.605,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对NG组患者的舒张功能减低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截断值分别为<-0.705 mmHg(AUC=0.935, P<0.001)、<-0.130 mmHg/cm(AUC=0.926, P<0.001)。 结论:RPI技术可以精准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舒张功能变化,其参数IVPDs-IR、IVPGs-IR可作为无创性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潜在新指标,对临床及时干预及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心动图评估限制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限制型心肌病(RCM)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并由心脏磁共振或病理活检证实为RCM的患者15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保留组(LVEF≥50%,8例)和LVEF减低组(LVEF<50%,7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技术评价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峰减速时间(EDT)、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峰值速度(e′)、E/e′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容积指数(LAVI)、三尖瓣反流速度(TVR)、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室纵向应变(LS)、左室圆周应变(CS)等,比较RCM两组间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LVEF保留组LV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VEF减低组LVEF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LVEF保留组LVEDd明显小于LVEF减低组( 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VEF保留组与LVEF减低组E/A、E/e′、LAVI、TVR明显大于对照组(均 P<0.05),RC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LVEF保留组与LVEF减低组e′、EDT、IVRT、TAPSE明显小于对照组(均 P<0.05),RC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组间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LVEF保留组整体CS及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CS明显大于LVEF减低组(均 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RCM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均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可逐渐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及左室重构,2D-STI表明LVEF正常的RCM患者已存在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左室整体LS可作为一个敏感的预测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