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医学大学生强迫症症状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 2021 年 10 月和 2022 年10 月招募76 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 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8 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干预8 周和6 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 8 周后的OCI-R、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 月后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SR得分 8 周和 6 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改善医学大学生的强迫症症状,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状况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造口是治疗结直肠癌、炎性肠病、肠梗阻、肠外伤等疾病的常见术式[1].由于肿瘤病情与肠造口的特殊性,一半以上的造口患者遇到心理社会问题,如自卑感、病耻感和社交焦虑,出现自我封闭,拒绝社交等社会疏离行为[2,3].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因各种原因对社会行为的潜在影响而产生一种自我疏远和疏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含主观感受(孤独、无助等负性情绪体验)和客观行为(社交回避、社交范围减少等)[4].而逐渐剥夺社会化是一种强大的慢性应激源,不仅会产生心理、精神异常,损害认知功能,出现社会认知缺陷[5],也会影响癌症的复发和长期生存率,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6].本文对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动态变化轨迹、影响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多动症患儿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多动症患儿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多动症患儿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n=56)、B组( n=56),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整合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评分、脑电θ/β比值、P300(潜伏期、波幅)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B组NE、DA分别为(340.83±43.22)ng/L、(1.12±0.25)ng/L,均低于A组的(416.15±48.37)ng/L、(1.30±0.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69、3.38,均 P < 0.05);B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评分分别为(82.52±14.15)分、(96.34±13.95)分,均高于A组的(75.20±13.83)分、(90.62±1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7、-2.08,均 P < 0.05);B组脑电θ/β比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2, P < 0.05);B组P300 Cz区、Fz区潜伏期分别为(346.21±40.52)ms、(344.65±39.52)ms,均短于A组的(376.16±43.04)ms、(369.35±42.16)ms,波幅分别为(7.73±1.80)μV、(7.22±1.73)μV,均大于A组的(5.90±1.15)μV、(5.76±1.12)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9、3.20、-6.41、-5.30,均 P < 0.05)。B组总有效率为94.6%(53/56),高于A组的82.1%(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6, P < 0.05)。 结论: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在多动症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良好,可降低患儿的NE、DA水平,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电θ/β比值、P30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强迫症研究的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过去三十年,强迫症患者可以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中获益,总体结局大为改善,但我国强迫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对薄弱,未成体系,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未来我国在建立高质量的中国强迫症研究数据库基础上,应重点强化强迫症的基础研究、核心症状、残留症状、临床亚型、共病机制和干预,及其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疾病认知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认知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疾病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不同时间段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等情绪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各项尊医行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后经回访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各项尊医行为比例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认知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疾病认知护理,可使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自觉性,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膀胱灌注患者14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婚姻状况、病情认知程度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膀胱灌注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病灶数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灌注患者FoP-Q-SF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为(25.57±5.36)分,其中心理机能失调(≥34分)者27例(18.24%),生理健康维度与条目得分均高于社会家庭维度;据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应对方式、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社会支持、肿瘤病灶以及年龄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MDASI-C中的13项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根据获取的胃肠道、身体功能、悲伤感-治疗副作用以及苦恼-躯体化症状群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a分别为0.701、0.688、0.714与0.598;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人口学、临床学与症候群观察的综合角度因素分析,明确了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以认知行为、积极心理及延续性4C等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的病情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Tourette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心理干预的欧洲临床指南(2021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综合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属于非药物治疗的一部分,但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其临床有效性探讨不够,且患儿治疗的可及性有限。现对欧洲Tourette综合征研究学会2021年最新发表在《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的Tourette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心理干预临床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抽动障碍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学习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患者行 131I治疗的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核素病房甲状腺癌术后行 131I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情况及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价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出院时两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降低的更显著;干预组患者服药前准备充分、服药后完全依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出现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颈部肿胀、腮腺肿胀,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协同护理有助于减轻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减重手术后复胖原因与治疗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有效方式,但病人术后复胖是常见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术后复胖的原因复杂,需多学科团队全面评估和长期稳定随访。术后复胖病人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解剖学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指导。笔者分析目前针对术后复胖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总结关于术后复胖行为、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证据,提出需建立减重手术后复胖的统一诊断标准。通过前瞻性研究明确减重手术后病人复胖的预测因子、建立手术和非手术干预方式的最佳组合、探寻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间节点,对于有效维持减重手术效果、防治术后复胖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