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轻可去实"论治胸痹心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轻可去实"最早属于药物分类法,后演变为方剂分类法,旨在运用轻解宣散药治疗内伤杂病.至温病学派提出"逆传心包"理论,运用竹叶、连翘、莲子心、菖蒲、郁金、灯芯草等轻灵开窍,透热转气,为轻剂治疗心系疾病奠定了基础.胸痹心痛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与风、冷、热、毒、湿等病邪相关,络脉为重要病位,轻剂可宣透阴邪、驱散外邪、疏经搜络;轻剂包含风药,能开通上焦,解表发汗、调和营卫、培补宗气,从多个方面达到养心去邪、通脉宣痹之效,以治疗胸痹心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该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并认为当属本虚标实,且"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经典阐释.研究表明,痰浊与血瘀为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病理产物,痰瘀互结作为冠心病基本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是冠心病主要证型,临床研究也证实中药复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具有确切疗效.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经典方剂、经验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复方与西药合用、中药复方联合其他中医疗法等方面对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热点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 5.3.R8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分析,并借助GraphPad Prism 6.07软件绘制相关作者及机构发文量的分布图。结果:研究共纳入356篇文献,其中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单位;研究者以林小丽及杨雨竹为主;对58个关键词聚类后挖掘出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情志护理重要性;不同施护形式探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结论:在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中,情志护理、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是近几年(2011—2018年)的研究热点。另外为促进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须加强作者、机构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补充完善辨证施护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苏合香丸方源新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出自宋代的苏合香丸,其方源历来均据《外台秘要方》而上溯至唐代开元年间《广济方》的“吃力迦丸”,并知“吃力迦”是“白术”的西域梵文名。而俄藏敦煌文书中有编号ДX.09178R的“鬼疰心痛方”,经专家考证其出土于吐鲁番交河故城,故当为吐鲁番文书,抄写于高昌国时期(460—640),再据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疗鬼疰方”“治一切疰方”及《外台秘要》的“鬼疰心腹痛方”,恢复其组成,与“苏合香丸”组成、主治基本一致,当为其方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古籍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对胸痹心痛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疾病的相关中药方剂、方剂所对应的主要证候要素以及服药护理内容。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第5版)为数据源,检索相关古籍条文,建立数据库,提取相关中药方剂、证候要素及服药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结果:所纳入的102首方剂中共提取出主要证候要素4个,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所对应的服药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服药温度、时间、频次、送服溶液及食忌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服药温度主要为温服、热服;服药时间主要为食前、食后、空腹、空心、日午、临卧、不计时候服等;服药频次主要为日二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等;中药送服溶液以酒、粥/米饮、姜汤、橘皮汤、陈皮汤、醋汤等为主;服药食忌主要是忌生葱、猪肉、生冷、菘菜、羊肉等。结论:通过对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可促进服药护理的规范化,提高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为中医临床的服药护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阳活血解毒方结合曲美他嗪片治疗介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温阳活血解毒方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介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寒凝心脉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月-2021年4月唐山弘慈医院90例介入术后AMI寒凝心脉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及口服曲美他嗪片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阳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水平,彩色超声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8.9%(40/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9, P=0.238)。观察组治疗后心痛如绞、喘息不得卧、胸闷气短、心悸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07、3.43、4.98、5.15, P<0.01)。治疗后,观察组CK-MB[(47.62±8.31)U/L比(53.49±8.27)U/L, t=3.36]、cTnT[(0.48±0.16)μg/L比(0.63±0.25)μg/L, t=3.39]、MYO[(125.47± 25.63)μg/L比(163.28±30.17)μg/L, t=6.4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LVESD[(42.15±7.04)mm比(46.03±7.26)mm, t=2.57]低于对照组( P<0.05);LVEF[(56.73±8.34)%比(52.49±8.26)%, t=2.42]、SV[(71.58±4.31)ml比(65.47±4.23)ml, t=6.79]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温阳活血解毒方结合曲美他嗪片可有效改善介入术后AMI寒凝心脉证患者的心功能,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代文献太白穴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太白相关记载,总结其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古籍资料,提取太白主治病证、腧穴配伍等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后,运用Gephi 0.10.1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条文248条,涉及古籍43部,包含单穴应用处方65首,配伍应用处方183首。太白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及传染病,单穴主治病证35种,优势病证为呕吐、热病、痢疾等12种;配伍主治病证47种,优势病证为热病、心痛、便秘等14种。配伍腧穴138个,多为特定穴,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高频配穴为足三里、大都、公孙等。聚类分析得到8类穴位组合,为太白的潜在处方。结论:太白古代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以热病、便秘、腹痛等8种病证为主要优势病证,多与足三里、大都、公孙等特定穴相配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iteSpace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收录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5.R2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纳入文献1 512篇,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发文较多的作者有王阶、毛静远、毕颖斐、王伟、王贤良、张鹏、何庆勇等;高频关键词有"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胸痹心痛""血脂"等,且生成11个聚类标签,25个突现词.[结论]目前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团队,但合作多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尚未形成大规模、跨区域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目前研究热点集中证候要素、临床疗效、介入治疗等方面,但中医证候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个症状或单一治疗手段上,缺乏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病因病机,注重从整体性的角度探究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及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王行宽辨治冠心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王行宽教授认为,冠心病可从"胸痹"论治;心之气营亏虚为胸痹病证之本,痰瘀互结为病证之标,肝木失疏、气机失调贯穿疾病的全过程,应以"肝心同治"思想辨治胸痹;治疗上予以补益气营,豁痰化瘀,佐以疏肝解郁,运用经方或创制的经验方心痛灵方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明显.文章总结王行宽教授辨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体现其"多脏调燮、综合治理、杂病治肝"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镇心痛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镇心痛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 7 月—2023 年 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8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用药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镇心痛口服液,20 mL/次,3 次/d.两组用药 12 周观察治疗情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SAQ)评分、欧洲五维健康生活质量问卷量表(EQ-5D)评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0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胸闷、胸痛、心悸、体力不支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EQ-5D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AQ评分、EQ-5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vWF、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降低,而NO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vWF、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心痛口服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弱机体炎性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