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发荣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总结张发荣教授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邪热耗伤气阴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关键,初期肝郁化火,邪热内盛,耗气伤阴;中期火热炽盛,痰瘀互结,气阴始亏;后期气阴两虚,病久及肾,肝肾亏虚.治疗时,注重扶正祛邪,顾护气阴,分期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总结出8组角药.初期常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中期常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散结,黄药子-猫爪草-山慈菇化痰散结,丹参-玄参-苦参活血消瘿;后期常以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麦冬-北沙参-五味子养阴宁心,黄芪-黄精-地榆养阴益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对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与心盛体验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与心盛体验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2年10-12月就诊于上海市4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益处发现问卷、PERMA心盛量表及简化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的益处发现与心盛体验呈正相关(r=0.582,P<0.001),益处发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盛体验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312,应对方式在益处发现与心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58及-0.023.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益处发现和心盛体验水平均有待提升,且两者存在相关,应对方式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引导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其益处发现能力和心盛体验,进而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晋唐经方辨证方式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文献研究,从晋唐经方盛行的时代背景和晋唐方书的内容两方面入手探究晋唐经方的辨证方式.发现晋唐经方中蕴含辨方证论治、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多元化辨证体系.辨证方式因方书的受众不同而不同.方书具便民的实用特质,故对民众而言是据病选药的工具,辨方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辨证方式居主导地位.对医者而言,方书是明理的工具,辨证论治方式居主导地位."病源"是晋唐医家关注的焦点,辨证论治是晋唐医家的核心辨治方式.《诸病源候论》作为医经和经方的交集,体现了晋唐经方背后的理性内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接受一线含CD38单抗(即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的pPCL连续病例24例,包括男13例,女11例,年龄[ M( Q1, Q3)]为60(57,70)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浆细胞比例5%~19%组( n=14)和浆细胞比例≥20%组( n=10)。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随访时间为9.1(4.2,15.5)个月。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特点、疗效、生存率、安全性等相关数据,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24例pPCL患者中,确诊时合并贫血患者16例(66.7%),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3例(54.2%),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0 ml·min -1·(1.73m 2) -1患者8例(33.3%),合并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患者13例(54.2%)。外周血浆细胞比例[ M( Q1, Q3)]为16%(8%,26%)。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提示伴有17p缺失、t(4;14)或 t(14;16)患者分别为6例(25.0%)、4例(16.7%)、4例(16.7%)。总缓解率为83.3%(20/24),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0.5(95% CI:15.8~25.2)个月,总生存时间(OS)未达到。预计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5.0%和89.1%,预计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7.5%和53.4%。外周血浆细胞比例5%~19%组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20%组患者的PFS分别为未达到和20.5(95% CI:15.7~25.3)个月,OS分别为17.8个月和未达到,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与PFS相关的危险因素( HR=7.7,95% CI:1.1~54.9, P=0.043)。共17例(70.8%)患者合并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2例(50.0%)患者合并3~4级血小板减少,16例(66.7%)患者合并临床判定的感染,所有血液学不良反应和感染均在对症支持治疗后得到控制和改善。 结论: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pPCL相对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中盛凯新《PEM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关爱平台》于2020年2月18日—4月3日疫情流行期间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疫情压力指数量表、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暴露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采用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共回收来自23个省份的24 845份问卷,有效问卷24 687份,回收有效率99.36%;疫情影响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医务人员分别占比50.58%,51.37%,抗压能力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16.11%,睡眠质量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71.78%;焦虑与抑郁、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87、0.667、0.486,均 P<0.001),抑郁与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09、0.586,均 P<0.001),抗压能力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 r=0.452,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焦虑水平( P均<0.001);性别、学历、工作岗位、职称、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抑郁水平( P<0.001);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抗压能力( P<0.001);年龄、性别、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职称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均 P<0.001)。 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较差,且可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辅助医务人员加强自我认知,也可为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心理疏导数据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舰艇特殊环境对男性生殖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舰艇艇员长期处于海上或水下任务阶段,在舰艇舱室的特殊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其生殖能力与舰艇上高温、高湿、噪声、振动、电磁、次声、空气污染及水下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执行海上军事任务的舰艇艇员多为生殖功能旺盛时期的青壮年男性,生育力的保护对于提高舰艇艇员的身心健康状态、战斗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舰艇特殊环境对男性生殖能力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对于男性生殖器官精子参数和性激素的影响。笔者就舰艇特殊环境可能对男性生殖能力产生影响的理化因素进行讨论,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影响男性生殖能力的机制和途径,为开展舰艇工作人员的生殖健康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3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3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CSOT 2023)于2023年9月24至26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传承、自主、创新、融合。本次年会共有2 000余位器官移植领域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大会共收到稿件2 326篇,6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349人次在15个专题会场进行了专题和大会发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梗死面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IS)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直接PCI且于术后1周内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急性STEMI患者104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临床终点事件的IS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S组和低IS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2年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S对接受PCI的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确定的IS最佳临界值为13.55%,高IS组患者(IS≥13.55%)50例和低IS组患者(IS<13.55%)54例。高IS组中女性 [14例(28.0%)比 6例(11.1%)]、前壁心肌梗死[27例(54.0%)比 16例(29.6%)] 及存在微血管梗阻[32例(64.0%)比 16例(29.6%)]患者均多于低IS组,白细胞计数[11.25(8.90, 13.38)×10 9/L 比 9.25(7.58, 11.00)×10 9/L]、肌钙蛋白I[50.63(16.56, 76.30)μg/L 比 16.58(2.66, 38.42)μg/L]及B型利钠肽[178.10(79.70, 281.95)μg/L 比 79.60(42.83, 183.90)μg/L]水平均高于低IS组( 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15±10.65)% 比 (51.95±12.91)%]小于低IS组患者( 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S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2年的心源性死亡( P=0.033, HR=1.075, 95%CI 1.006~1.148)风险独立相关,IS每升高1%, 患者术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7.5%。 结论:PCI术后1周内测量的IS与急性STEMI患者术后2年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IS对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引起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ICC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胎龄30周 +1,出生体重1 370 g。生后Apgar评分1 min为5分,5 min为9分。于生后第2天经右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并持续静脉输液。生后第8天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及代谢性酸中毒,实验室检查感染指标无异常,听诊心音遥远,心脏超声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立即拔除PICC,并行心包穿刺术,放出35 mL乳白色心包积液,患儿状态迅速好转,心音有力,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文献检索共有14篇报道24例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病例,并本例资料共25例。25例患儿中,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15例(60.0%),28~34周的早产儿9例(36.0%),足月儿1例(4.0%)。平均出生体重(1 080.6±585.5)g。置管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生心包积液的PICC使用时长中位数为7 d。导管置入部位以右肘前静脉及右贵要静脉为主,其余经大隐静脉等部位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以直接位于右心房所占比例最高[13例(52.0%)],其次为由上腔静脉漂移至右心房[7例(28.0%)]。2例患儿以心搏骤停为主要表现,1例患儿表现为心率增快,1例患儿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表现为原有疾病恶化,其余患儿均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及低血压。9例死亡,病死率36.0%,16例(64.0%)好转。进行心包穿刺患儿中,仅1例死亡。 结论:在任何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当临床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状态,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时,均应考虑到PICC导致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及早诊断并进行心包穿刺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轻法频下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轻法频下”由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可使湿去热消,气血调和,而脓血自除,患者症状得以快速缓解。本病患者虽有下利,治疗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且“六腑以通为用”,“轻法频下”亦为“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思路的具体体现,临床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