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29岁,因全身皮肤瘙痒和风团,伴视物不清0.5 h就诊。患者进食馒头(约100 g)0.5 h后快速行走过程中突发全身瘙痒和风团,伴视物不清,无腹痛、呕吐、腹泻,无意识丧失,无呼吸困难,口服地塞米松片4.5 mg,症状无缓解,急就诊。既往反复荨麻疹病史,口服氯雷他定可缓解,有过敏性休克病史2次,分别为食用小麦类食物后跑步和快走时发作。否认药物过敏史,无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史,发病前无饮酒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后体检:体温36.5 ℃,血压83/41 mmHg(1 mmHg = 0.133 kPa),心率84次,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紫绀,心肺听诊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四肢多发风团。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例0.345(参考值:0.40~0.75,下同),淋巴细胞比例0.588(0.20~0.50),淋巴细胞计数4.52 × 10 9/L [(1.1~3.2)× 10 9/L],血小板计数396 × 10 9/L(125 × 10 9/L~350 × 10 9/L),余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肝片形吸虫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男,13岁,云南临沧云县人,2023年10月20日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天余"至当地市人民医院就诊,腹部CT平扫示肝内多发斑片状稍低强化,考虑感染性病变,予头孢曲松等(剂量疗程不详)抗感染、吡喹酮驱虫治疗无好转.11月9日转至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剑下稍隆起,右上腹压痛,右侧腹直肌外缘可触及约3 cm × 2.5 cm的包块,肝于右肋下4 cm,剑下5 cm可及.血常规检查示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1.02×109/L)、C反应蛋白升高(68.54 mg/L).血生化检测示丙氨酸转氨酶(9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1U/L)、γ-谷氨酰转移酶(296 U/L)、碱性磷酸酶(794 U/L)、免疫球蛋白G(34.55 g/L)升高,血沉加快(67 mm/h),血培养阴性,粪样镜检未查见虫卵.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实质内多发低密度灶,肝内胆管扩张并胆管炎可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示血清片形吸虫抗体阳性.静脉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肝片形吸虫序列5条、铜绿假单胞菌序列8条,未检出真菌、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序列.患者居住于农村,有食用凉拌水芹菜和饮生水史.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验结果,最终诊断为肝片形吸虫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予三氯苯达唑(500 mg/d,每天1次)口服2d,美罗培南[60 mg/(kg·d),每天3次]抗感染治疗2周后,未再发热、腹痛,好转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复查,未再触及腹部包块,血常规检测示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腹部CT平扫示大部分病灶较前减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EoE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EoE患儿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1.96(4.96,12.81)岁。学龄前期患儿呕吐较为常见(4/5例),学龄期和青春期患儿以腹痛为主(11/1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占22.22%(4/18),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3.33%(6/18)。55.56%(10/18)的患儿或一级亲属存在过敏史,68.75%(11/16)总IgE水平升高,66.67%(12/18)食物变应原阳性,牛奶、鸡蛋和小麦为常见的变应原。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红斑、粗糙、糜烂、线性溃疡、环状改变、犁沟样或皱纸样改变、颗粒样改变、息肉样改变或贲门口松弛。27.78%(5/18)的患儿内镜下表现正常。病理组织学多表现为食管慢性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患儿失访3例,其余15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患儿均采用饮食回避治疗,9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较快缓解,其中1例患儿停药后复发,再次激素治疗有效,另有2例消化道症状出现反复或停药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回避饮食治疗可缓解。结论:EoE多见于年长儿,男童多见,学龄前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学龄期和青春期多表现为腹痛。部分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多数患儿食物变应原阳性;消化道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诊断EoE的重要手段。饮食回避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在EoE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少数患儿存在激素依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基原、炮制品及混伪品没药饮片的DSC图谱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建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别区分天然没药、胶质没药、没药炮制品、没药混伪品.方法:收集不同基原、炮制品、混伪品的没药样品,通过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等因素对没药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没药各样品进行差热图谱扫描、对比分析.结果:DSC试验优化条件为升温范围-25~550 ℃、粒度大小100目、升温速率50 ℃/min;130 ℃附近的吸热峰与330 ℃附近的放热峰为没药的特征峰.天然没药、胶质没药在130 ℃和330 ℃位置特征峰的平均温度、热焓值均有明显差异,天然没药在两位置的热焓值均明显低于胶质没药.通过比对特征峰可以清晰地鉴别出伪品(松脂、枫香脂)在130 ℃和330 ℃附近位置均无该特征峰,混伪品枫香脂在10 ℃有吸热特征峰,混伪品松脂在150 ℃附近有明显的放热峰;醋制天然没药在180 ℃与240 ℃附近特征峰的热焓值均比天然没药低.结论:DSC试验可快速准确鉴别天然没药、胶质没药、伪品枫香脂及松脂;DSC可快速区分醋制没药与没药;130 ℃吸热峰、330 ℃放热峰为没药特征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方法: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基于循证结果制定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构建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终稿.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7和0.82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0和0.337(均P<0.001).第2轮专家函询后指标变异系数均<0.200,最终构建的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术后疼痛及饮食管理、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并发症预防)、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系统、具体,方法科学,结论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应用FRAX预测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50 名北京地区绝经后女性的FRAX评分,收集每位受试者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FRAX算法中需要的危险因素,并随访收集 10 年内是否新发骨折,计算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用FRAX工具计算10 年内骨质疏松引起主要部位骨折(脊柱、前臂、肩部骨折)概率(the 10-year 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和 10 年内髋骨骨折概率(the 10-year probability of hip osteoporotic fractures,PHF).分析FRAX预测值与年龄、BMI、股骨颈BMD的相关性,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研究 10 年内新发骨折的显著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得到预测值,以 10 年内是否新发骨折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FRAX预测值、BMD及模型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AUC评估FRAX工具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2.49±6.59)岁,平均体质量为(63.03±9.63)kg,平均身高为(156.11±5.10)cm,平均股骨颈BMD(T值)为-1.12±0.95.危险因素与FRAX预测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吸烟和饮酒外,余危险因素与PMO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饮酒和风湿性关节炎外,余危险因素与PH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和股骨颈BMD与FR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PMOF和PHF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股骨颈BMD与PMOF和PHF均 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10 年内是否新发骨折为因变量生成Logistic回归方程评估危险因素,得出骨折史、吸烟、股骨颈BMD、体重、身高对女性骨折风险的影响较大并得到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PMOF、PHF、股骨颈BMD和回归模型预测 10 年内骨折的AUC分别为 0.616、0.600、0.573 和 0.670(P<0.05),但诊断能力较低.结论 FRAX可应用于北京地区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评估,但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绝经后女性如果有骨折史,应尽早行FRAX及DXA评估,并尽快得到医疗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枳壳麸炒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的快速识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枳壳Aurantii Fructus饮片麸炒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进行快速识别研究,拟建立一种基于气味的有效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的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生、麸炒枳壳饮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检测方法,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采用主成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建立了生、麸炒枳壳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方法,通过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指纹图谱分析,匹配出11个气味特征成分,推测D-柠檬烯、β-月桂烯、γ-松油烯为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差异标志物.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较好地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特征成分,可应用于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在线监测,为饮片不同炮制品的快速识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快松饮防治便秘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快松饮防治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建立小鼠和大鼠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取2批小鼠,分别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仁软胶囊,0.64 g/kg),快松饮低、中、高剂量组(3.2、6.4、12.8 g/kg),每组10只;通过小鼠肠推进实验、小鼠排便实验考察快松饮防治便秘的效果.取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仁软胶囊,0.36 g/kg),快松饮低、高剂量组(2.4、4.8 g/kg),每组7或8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周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清、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快松饮高剂量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升高、5 h内排便数量显著增加(P<0.05),快松饮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5 h内排便质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血清代谢组学筛选得到16个差异代谢物(如脯氨酸、丙酰基肉碱、硬脂酰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等)和6条代谢通路(如鞘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鞘糖脂生物合成-乳糖和新内酯系列等);尿液代谢组学筛选得到20个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A2、L-缬氨酸、硬脂酰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等)和8条代谢通路(如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鞘磷脂代谢,丙酮酸代谢等).结论 快松饮可通过回调硬脂酰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前列腺素A2、L-缬氨酸、脯氨酸等差异代谢物以及调节多种氨基酸代谢途径、鞘磷脂代谢通路等来发挥改善便秘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上海某养老院非卧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养老院非卧床老年人群肌少症患病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养老院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回收有效资料553 份,非卧床老人 393 例,其中男性 139 例,女性 254 例;年龄(85.9±6.2)岁.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疾病史、膳食行为、饮水呛咳、剩余牙齿、生活自理能力、身体活动等,微型营养评价法精简版(MNA-SF量表)评判营养状况,SARC-F量表评判肌少症.结果 养老院非卧床老年人群肌少症总体患病率30.5%,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0.9%和30.3%.其中增龄、营养状况低下、进食糊状饮食、生活不能自理、认知能力降低、视力减退、身体活动减少、饮水呛咳、无额外加餐、不补充复合维生素或营养制剂,慢性疾病中有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是养老院老人肌少症筛查阳性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其中增龄、营养状况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活动减少、骨质疏松是影响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ARC-F量表可以快速、简单、有效筛查肌少症,适合在缺乏检测仪器的社区和养老院中推广应用.肌少症在养老院中患病率较高,增龄、营养状况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活动减少、骨质疏松是影响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腭裂术后松弛切口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腭裂患者整复术中创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184例腭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创面,B组采用生物蛋白胶填充松弛切口,C组应用碘仿纱包及碘仿纱条填塞创面.评价3组术后精神、饮食恢复时间的差异及术后发热、出血情况.结果 A组、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术后发热率、术后出血率、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天精神及进食恢复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松弛切口处瘢痕条索宽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感染穿孔、复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胶海绵与生物蛋白胶止血可靠,术后反应轻,伤口愈合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