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实践与感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后依法采取的首要措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的关键,也是快速控制疫情的前提。本文将流调在疫情响应中的本质归结为应急处置,指出流调的根本目的是控制疫情,通过运用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围绕“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现场快速处置、形成与验证假设、撰写报告加以阐述,并提出流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本文突出强调了现场调查的作用,提出在现场不但要侦查,还要假设,更要快速处置,并应及时将现场经验与发现问题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策略措施。本文还重点强调了通过全面查摆调查证据,形成和完善“证据链”,进而服务于验证假设的思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百年不遇,总结宝贵的现场流调经验将有助于我国精准处置疫情、保持病例动态清零状态以及应对未来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期妊娠宫内感染致感染性休克的护理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期妊娠宫腔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过程中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期妊娠宫腔感染,入院后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制订个性化应急预案,病情变化时快速响应,紧密配合积极抢救,做好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及时有效抗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 d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宫腔感染患者,特别是复发性流产患者,做好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终止妊娠、有效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国海军陆战队生化事件快速反应部队基本情况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美国海军陆战队生化事件快速反应部队(CBIRF)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支快速应急反应部队,本文就该部队的使命、组成、任务、现场事故响应流程及对我军的启示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诊疗流程与健康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属致死性高的可治性罕见病,容易漏诊和误诊,以累及头面部、四肢、消化道、生殖器、喉等部位的反复发作的水肿为特征。HAE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导致接诊医务人员难以及时诊断和进行正确干预,因此,提高对HAE的认知程度和预防其反复发作对HAE患者至关重要。鉴于目前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对HAE的疾病认知程度较低,患者一旦出现喉水肿急性发作时难以及时得到专科救治,使不少HAE患者随之发生窒息而致死致残。为此,本文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通过设置“一键求助”,为HAE患者提供全天候快速应急响应系统,实现HAE患者规范化管理和紧急救治流程的全程智慧化随访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传染病防控用负压隔离治疗舱的设计与研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满足传染病患者就地隔离治疗、生活和排泄物处理等需求,研制一种传染病防控用负压隔离治疗舱.基于负压隔离原理,设计可快速安装的密闭舱体,内设治疗区、患者进出缓冲间、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和废弃物临时放置区,综合集成压力监测系统、智能进气系统、智能高效排风过滤系统、智能灭菌系统、照明系统、空气微生物采集器等.研制的传染病防控用负压隔离治疗舱在3 min内建立≥15 Pa的负压,对0.3 μm微粒气溶胶的防护效率≥99.999%,最大消毒空间150 m3,可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对环境的污染,切断与健康人群的传播途径,达到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等隔离要求,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收治需求,提高疫情期间应急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该治疗舱非使用状态下可拆装放置于置物箱内,占用面积小、轻巧易搬运,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的镅急性吸入后在主要源器官中滞留份额计算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为了避免超铀核素镅大量吸入造成对关键靶器官的伤害,并为事故后促排或其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据IAEA通用安全导则No.GSG-2的内照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准则、ICRP当前最新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参数,以工作人员急性吸入241 Am[粒径AMAD 5 μm(σ=2.5)]为例建立计算程序,确定关键靶器官为肺部AI区和红骨髓,并确定造成关键靶器官短期吸收剂量的主要源器官为肺部AI区、血液、小梁骨骨表.结果 计算出241Am吸入后主要源器官中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结论 镅吸收入血后从血液中快速转移,不同吸收类别镅在血液中早期滞留份额变化趋势相似,S、M、F类镅在血液中滞留份额峰值出现在0.03 d左右,到约1.7 d时衰减到峰值的一半;镅吸入后在肺部AI区、小梁骨中的早期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S、M类镅在肺部AI区滞留份额随时间变化较小,F类镅从肺部快速被吸收入血;小梁骨中镅,S类在前7 d快速增加,M类主要在前2周逐渐增加,F类在前2d较快速度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场区尺度风场和污染物扩散快速预测系统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构建快速预测系统,提高场区尺度核事故后果评价计算精度和效率.方法 开展场区尺度范围内复杂下垫面周围风场和污染物扩散的快速预测方法研究,采用风场诊断模型和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方法,以显式分辨建筑物和植被分布的方式,建立场区尺度快速预测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理想和真实城市场区算例,并与风洞实验测量数据和计算流体力学数值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复杂下垫面对局地风场和污染物输运的影响.结果 快速预测系统能在约5 min时间内清晰的模拟出局地高分辨率风场以及污染物浓度分布信息,建立与地理信息软件的接口,并可以实现与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的耦合;从计算准确性上看,系统对风场模拟效果良好,风速和风向的分数偏差分别为0.33和-0.08,模拟的浓度场的范围受风场影响较大,除个别低浓度点外,模拟和观测的浓度比值在0.05~3.40之间.结论 快速预测系统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有效模拟出流场分布特征,提高计算效率,为核事故应急响应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碲锌镉探测器的便携式核素识别仪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研制具有低能γ核素识别功能的便携式核素识别仪,用于快速测量低能辐射场的剂量水平,和确定核素种类信息.方法 基于室温半导体碲锌镉探测器研制了一套国产数字化多道电路,通过智能核素识别算法实现了核素识别,并使用能量响应函数G(E)计算实时周围剂量当量率H*(10).结果 便携式能谱仪可测能量下限可达20 keV,对低能X射线典型能量分辨率好于4.10%@59.5 keV@20℃,可准确识别241Am核素.结论 该设备对于低能γ/X射线具有很好的测量性能,能够有效弥补当前现有设备在低能辐射场监测中的不足,为乏燃料后处理厂或核材料生产厂场所监测和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国家海上医学救援队伍应急药品模块建立的设计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提高国家医学救援队伍在海上重大灾害事件的救援中药品供应保障的效率,设计与构建海上应急药品保障标准化模块.方法:根据模块化原理,结合近年来海上突发灾害事件疾病谱与应急药品真实应用情况,确定不同灾害伤情药品模块的品种与数量.结果:初步确定了海上应急药品配备中基础药品、海啸台风药品、海上火灾爆炸海战药品及触礁沉船突发事件药品模块及品量.结论:构建不同海上灾害伤情应急药品的模块库,可提高救援药品响应与筹备的效率,为灾害救援提供快速全面且科学合理的药品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应急措施在流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措施在感染病急诊科接诊收治流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为了应对2017年入冬以来的流感流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启动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做好区域内的消毒、隔离,使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优质护理等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54 d内感染病急诊累计接诊患者9190例,其中流感患者5953例:流感留观患者5687例,全部康复出院;流感入院患者266例,其中重症患者通过早期鉴别经绿色通道收治重症监护病房10例,最终,26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死亡.区域内患者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 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健全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对科室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