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用于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牛、羊、鸡、猪、鹅、鸭),并评估其在肉类食品掺假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6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具有种内保守性、种间特异性的DNA序列(牛16S rRNA、羊COX-1、鸡Cytb、猪COX-1、鹅NADH2、鸭16S rRNA),并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以此构建一个可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该体系进行种属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研究,并进行模拟混合样品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了一个可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在非目标物种的DNA中均未有效扩增;在DNA模板量为0.0625~2 ng/μL时,6个物种的扩增产物均能检见.在鸭肉和牛肉混合比例低至0.5%时,仍能检测到鸭肉成分.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可准确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食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为我国常见食用肉类及肉制品的掺假鉴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测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免疫类器官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治疗手段,使肿瘤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肿瘤免疫学研究领域重新焕发生机.免疫类器官因其能重建肿瘤免疫微环境,模拟免疫细胞的应答机制和相互作用而成为强有力的工具,在肿瘤免疫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免疫器官来源的免疫类器官,肿瘤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的新型免疫类器官模型为肿瘤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药物筛选、研发肿瘤疫苗及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等多个领域.本文总结免疫类器官的培养方法与现状,探讨了免疫类器官在肿瘤免疫中的广泛应用,对免疫类器官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早期梅毒患者出现血清固定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建立并验证包含3个临床参数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早期梅毒患者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的发生概率.方法 检索溧阳市人民医院的门诊数据,将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诊治的431例早期梅毒患者纳入建模队列建立预测模型,将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诊治的172例早期梅毒患者纳入验证队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现血清固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值评价其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始快速血浆反应试验滴度和性生活时间点3个因素是患者出现血清固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在建模和验证队列中分别为0.816和0.726,显示出良好的性能.预测模型校准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出现血清固定的阈值概率在75%~95% 时,使用该模型预测出现血清固定的概率将获得净收益.结论 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非HIV感染的早期梅毒患者出现血清固定概率提供个体化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后角膜透明度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手术(CXL)矫正近视手术术后患者早期的角膜光密度(CD)、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研究筛选了2019年至2021年在本院行FS-LASIK 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手术矫正近视和散光的30例(60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屈光度、裸眼视力(UCVA)、裂隙灯检查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观察记录等效球镜度数(SE)的变化,数据统计完成后,采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Kolmogorov-Smirnov测试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重复方差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Friedman检验分析.结果 (1)术后1个月UCVA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UCVA与术后1个月U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UCVA与术前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等效球镜度明显降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S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从整体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月相比略微降低(P<0.05).(4)从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角膜直径0~2 mm、2~6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提高(均P<0.05),角膜直径6~10 mm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降低(P<0.05);术后3个月,在角膜直径0~2 mm、2~6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直径6~10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5)从不同分层的角膜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角膜前层(前120 μm)和角膜后层(后60 μm)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层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角膜前层、中央层、后层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均略微降低(均P<0.05).结论 FS-LASIK Xtra术后早期可以维持较好的角膜透明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血浆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筛选合格献浆员、确定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的维持时间并追溯合格献浆员的在库血浆,建立快速、高效的合格原料血浆采集方案,用于静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人免疫球蛋白[human varicella zoster immune 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VZIG(IV)]的制备.方法 随机抽取本公司辖属 5 个浆站的血浆留样,每个浆站随机抽取 100 份,用已经建立并验证的VZV-IgG定量ELISA检测VZV-IgG,筛选出VZV-IgG效价≥3.000 0 IU/mL的合格血浆,并建立合格血浆对应的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1);按照名单202201 与 2020 年筛选的合格(以VZV-IgG效价≥1.500 0 IU/mL为合格血浆标准)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0),在本公司 2022 年 12 月尚未出库的血浆中找到名单中献浆员对应的所有未出库血浆,取小样检测VZV-IgG效价,2 轮检测结果汇总,确定VZV-IgG效价稳定保持的时间,按照更新合格献浆员名单的同时滚动收集其对应的未出库血浆的流程建立合格血浆采集方案.按照该方案在本公司辖属另外 8 个浆站中筛选出更多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202202)和合格血浆.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留样进行混合,检测其VZV-IgG效价,确定原料血浆筛选标准是否合理;汇总 1 300 份血浆的VZV-IgG效价检测结果,计算较高效价VZV-IgG在健康人群中的比例,进行部分成本核算.结果 按照 202201 和 2020 合格献浆员名单共追溯到 121 份未出库的合格献浆员血浆,其中 202001 名单(48人)中仅有15 名合格献浆员,在2022 年未出库血浆中找到79 份血浆,大部分献浆员超过2 年后血浆中的抗体效价明显下降,仅有1 名献浆员的血浆在2022 年仍然合格;202201 名单的8 名合格献浆员中有7 人对应的32 份血浆保持较高效价VZV-IgG(最低效价>2.500 0 IU/mL),保持时间最长为 8 个月;以同样的收浆标准检测其余 8 个浆站800 份血浆获得 15 名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2).按照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收集合格血浆的采集方案,本次1 300份血浆初筛共获得合格献浆员 23 人,占比 1.76%,获得对应的未出库的合格血浆 152 袋,其中 15 名为 1 年内连续献浆 5 次以上的献浆员,最长连续献浆时间达 8 个月.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的小样制备的合并血浆的VZV-IgG效价为 5.527 5 IU/mL,达到VZIG(IV)的投料标准(≥4.500 0 IU/mL);用该方案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浆预计减少血浆检测量约 7 336 份,可以大幅缩小检测人群的范围,极大降低检测成本.结论 采用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VZV-IgG血浆的方案可用于小规模VZIG制备所需原料血浆的快速、高效采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垂荡模拟联合视觉虚拟涌浪防晕动症习服训练改善认知作业能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正弦垂荡刺激、正弦垂荡联合视觉虚拟现实(VR)涌浪刺激2种防晕动症习服训练方法对极重度晕动症者认知作业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方法 根据海上连续航行6 h期间Graybiel评分,筛选出极重度晕动症者90名,随机分为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和对照训练组(n=30).利用自主开发的认知作业能力评测软件对受训者习服训练前后的警觉性、记忆力、快速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视觉操作控制能力进行评测.结果 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受训者在训练第1天的警觉性测试遗漏目标数增加,短期记忆、快速计算、信息处理、视觉操作控制反应时间均延长,快速计算效率下降.经训练达习服水平后,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受训者的警觉性测试遗漏目标数恢复至训练前水平,短期记忆、快速计算、信息处理、视觉操作控制反应时间及快速计算效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垂荡刺激和垂荡联合视觉VR涌浪刺激引起的晕动症可导致警觉性、短期记忆力、快速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视觉操作控制能力下降,防晕动症习服训练对以上认知作业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环节的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5月,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结构、指标内涵以及评分标准等并进行重要性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借鉴多维度决策分析以及mini-卫生技术评估的思路设计评估量表。以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为例,由江苏省人民医院6位临床医生、3位医院管理者以及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实证分析,通过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对临床医生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临床医生评估表、医院管理者评估表以及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评估表所构成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其中,前两个量表用于快速初筛,第三个量表用于对通过筛选的产品进行更加全面、具体、定量的评估。最后根据3个量表的总得分进行决策。采用该量表体系对某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进行评估,评分结果分别为90.5分和75.4分,6位临床医生对于每个项目评分结果的变异系数 CV<0.25,肯德尔和谐系数 W为0.833,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实用性,可以为医疗机构建立基于价值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DISCO和MUSE-DW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和复合灵敏度编码的高分辨率扩散成像(MUSE-DW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83例[年龄:48~86(68±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资料。根据疾病情况分为非PCa组115例,PCa组68例,其中PCa组又根据危险程度分为低危PCa组14例,中高危PCa组54例。分析组间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Ve)、表观扩散系数(ADC)和PSAD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值及PSAD鉴别非PCa和PCa、低危PCa和中高危PCa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非PCa组和PC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PCa的预测因子。结果:PCa组的Ktrans、Kep、Ve值和PSAD均高于非PCa组,ADC值低于非P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中高危PCa组的Ktrans、Kep值和PSAD均高于低危PCa组,ADC值低于低危P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鉴别非PCa和PCa时,联合模型(Ktrans+Kep+Ve+ADC+PS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0.958(95% CI:0.918~0.982)比0.881(95% CI:0.825~0.924)、0.836(95% CI:0.775~0.887)、0.672(95% CI:0.599~0.740)、0.940(95% CI:0.895~0.969)、0.816(95% CI:0.752~0.869),均 P<0.05];鉴别低危PCa和中高危PCa时,联合模型(Ktrans+Kep+ADC+PSAD)的AUC高于Ktrans、Kep和PSAD[0.933(95% CI:0.845~0.979)比0.846(95% CI:0.738~0.922)、0.782(95% CI:0.665~0.873)、0.848(95% CI:0.740~0.923),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trans( OR=1.005,95% CI:1.001~1.010)和ADC值( OR=0.992,95% CI:0.989~0.995)是PCa的预测因子( P<0.05)。 结论:DISCO和MUSE-DWI联合PSAD可以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Ktrans和ADC值是PCa的预测因子;Ktrans、Kep、ADC值和PSAD有助于预测PCa的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构建临床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抗VEGF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收集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病史中易获取的临床特征及血液检测指标,筛选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nAMD疗效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以此构建模型评估抗VEGF预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抗VEGF治疗的nAMD患者173例(173眼),单眼患者纳入患眼,双眼同时治疗患者纳入较严重眼。收集可能影响疗效的临床特征以及检验指标中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设置随机数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21例)和验证集(52例)。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算法-Cox比例风险回归(LASSO-Cox回归)筛选重要特征,Cox比例风险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时间依赖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重要特征和模型对不同随访时间结局的区分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净收益,建立列线图用于快速计算有效概率。结果::利用LASSO-Cox回归筛选到5个重要特征和指标: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打针次数、最后1次打针至随访的间隔时间及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量,并利用这些变量建立5-Panel模型。评估这些变量对不同随访时间结局的区分度,其中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BCVA变化量和打针次数的C-index较高。训练、验证和重抽样数据集在大部分随访时间结局的C-index大于0.7。ROC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区分度,该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对在90、180、360、720 d随访结局的AUC均大于0.8。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对90、180、360、720 d的随访结局具有正向净收益。结论::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开发并验证了由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打针次数、最后1次打针至随访的间隔时间及首次打针后1个月的BCVA变化量组合的5-Panel模型,利用该模型判断抗VEGF疗效性能良好,能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时差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对体外胚胎形态学参数、时差动力学参数的认知,时差成像技术(time-lapse technology,TLT)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TLT能实时连续记录胚胎从受精、卵裂、囊胚形成的各项细节图像并发现传统观察胚胎技术不能发现的细节,为胚胎筛选提供依据。此外,TLT还能在临床应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TLT在体外胚胎发育分析、人工智能开发中也存在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