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和Toll样受体4表达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收治的19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行驱梅治疗后血清转阴者纳入转阴组(n=88),未进行驱梅治疗者纳入梅毒组(n=45),接受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者纳入固定组(n=64).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5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LR4、NLRP3 mRNA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PBMCs中TLR4、NLR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梅毒组>转阴组>对照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白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β、IL-4、IL-10及IL-18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LR4、NLRP3 mRNA表达与IFN-γ、IL-2呈正相关,与IL-1β、IL-4、IL-10、IL-18呈负相关(P<0.05).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早期梅毒患者出现血清固定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并验证包含3个临床参数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早期梅毒患者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的发生概率.方法 检索溧阳市人民医院的门诊数据,将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诊治的431例早期梅毒患者纳入建模队列建立预测模型,将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诊治的172例早期梅毒患者纳入验证队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现血清固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值评价其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始快速血浆反应试验滴度和性生活时间点3个因素是患者出现血清固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在建模和验证队列中分别为0.816和0.726,显示出良好的性能.预测模型校准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出现血清固定的阈值概率在75%~95% 时,使用该模型预测出现血清固定的概率将获得净收益.结论 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非HIV感染的早期梅毒患者出现血清固定概率提供个体化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杜仲胶囊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全杜仲胶囊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110例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于术后给予全杜仲胶囊治疗(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连续治疗6个月.术后评价复位等级,观察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评价Harris评分,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水平.结果 受试者退出情况:观察组共4例退出,其中2例因未按时按剂量服药退出、2例因失访退出;对照组共4例退出,其中1例因未按时按剂量服药退出、3例因失访退出.治疗后两组间复位等级、内固定失败发生率、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清VEGF、bFGF水平高于治疗前,Caspase-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血清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血清VEGF、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Caspase-3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全杜仲胶囊治疗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预防股骨头坏死,其机制可能于上调VEGF、bFGF以及下调Caspase-3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麦粒灸足三里穴调控氧化应激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艾灸是否通过影响氧化应激,维护生殖系统中睾酮之水平,以期为深入研究艾灸延缓生殖衰老机制问题奠定基础.方法 以自然衰老小鼠(18月龄)为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衰老组、艾灸组;另设青年组(3月龄).艾灸组进行麦粒灸双侧足三里穴,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置于涂抹凡士林的穴位上,线香引燃,每穴5壮,衰老组只在相同部位做抓取固定动作,不做艾灸,麦粒灸每干预5次间隔2 d.采用HE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观察麦粒灸足三里穴干预自然衰老小鼠的效应,并应用ELISA法测量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WB法测量p53、p2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麦粒灸足三里穴可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麦粒灸足三里穴可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睾丸衰老程度.与青年组比较,衰老组p53、p21表达均显著升高,表明造模成功,而经过麦粒灸足三里穴干预后,均显著降低;衰老组血清T显著降低,而艾灸组显著上升;在氧化与抗氧化指标方面,衰老组MDA明显上升,而艾灸组MDA水平下降,衰老组MnSOD、GPX4都下降,而艾灸组显著升高.结论 麦粒灸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自然衰老模型小鼠的血清睾酮水平,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艾灸通过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与增强抗氧化能力,进而阻碍氧化应激,维护了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提高了睾酮水平,从而延缓了睾丸间质细胞的衰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选择性脑降温对脊柱外科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血脑屏障功能及谵妄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脑降温对老年脊柱外科内固定患者术后血脑屏障功能及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脊柱外科内固定术的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选择性脑降温组(SBC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液体加温联合体表加温毯,保持加温直至手术结束,SBC组患者使用设定温度为4 ℃的电子冰帽进行选择性脑降温.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 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150 min(T5)、术毕(T6)和出麻醉恢复室(PACU)(T7)时记录患者鼻咽温、肛温,于T6时从患者肘正中静脉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样,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鉴定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术前1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S100β蛋白浓度;手术后第1~3天同时采用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和谵妄评估量表-98修订版量表(DRS-R-98)评估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文化程度比例、高血压病史率、心脏病史率、糖尿病史率、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Ⅲ级率、术中低血压、手术持续时间、输液量、失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常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经x2/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C组T6时静脉血BMECs计数、POD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所需时间、热舒适度评分、PA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量表评分、PACU寒颤率、术后躁动率、术后发热率比较,经t/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7时肛温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肛温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d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β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3天DRS-R-98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DRS-R-9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DRS-R-9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DRS-R-98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C组POD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脑降温能安全降低行脊柱外科内固定老年患者术中脑局部温度,维持患者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降低患者POD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肾病与骨质疏松症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中医肾主骨理论下,肾病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筛选肾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应用固定效应逆方差加权及多种敏感性分析以评估肾病与OP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5种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膜性肾病(OR=1.000 6,95%CI:1.000 2~1.000 9,P=0.001 0)、慢性肾小球肾炎(OR=1.000 8,95%CI:1.000 1~1.001 5,P=0.038 0)、糖尿病肾病(OR=1.001 0,95%CI:1.000 1~1.002 0,P=0.031 6)、血清肌酐升高(OR=1.013 0,95%CI:1.000 0~1.026 0,P=0.050 8)可显著增加OP风险,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则与OP风险降低相关(OR=0.997 0,95%CI:0.995 3~0.998 6,P=0.000 3).多重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稳健性,未发现明显的多效性(MR-Egger截距P>0.05)和异质性(Cohran's Q检验P>0.05).结论 肾病与OP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佐证肾主骨理论,为肾病相关OP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开放策略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肺开放策略(OLS)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或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4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7):OLS组和非OLS组(NOLS组)。OLS组术中给予小潮气量通气、肺复张和个体化呼气末正压,NOLS组患者给予5 cmH 2O的固定呼气末正压。于麻醉诱导前(T 0)、气管插管后10 min(T 1)、气腹后1 h(T 2)、2 h(T 3)和气管拔管后10 min(T 4)时记录脑氧饱和度(rSO 2)、pH值、PaO 2、PaCO 2和PaO 2/FiO 2。于术前、术毕和术后1 d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和钙结合蛋白(S100β)浓度。术后1~3 d采用谵妄评估量表评估POD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NOLS组比较,OLS组T 3时pH值降低,PaCO 2升高,T 2~T 4时PaO 2、PaO 2/FiO 2和rSO 2升高,术毕和术后1 d时血清IL-6和S100β浓度降低,血清IL-10浓度升高,POD发生率降低( P<0.05)。 结论:OLS可提高rSO 2,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POD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患儿的麻醉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AADC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患儿多巴胺、儿茶酚胺、血清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代谢障碍,导致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糖、体温波动,麻醉风险较大。文章报道1例罹患AADCD的2岁男孩择期行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就AADCD患儿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利于此类患儿的麻醉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生成为特征。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将可检测的MM定义为血M蛋白≥1 g/dl和(或)尿M蛋白≥200 mg/24 h,如不满足上述标准,则需血清游离轻链(sFLC)≥100 mg/L(10 mg/dl)且sFLC比值异常 [1]。血清和尿液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阴性,但骨髓穿刺浆细胞比例≥10%则称为不分泌型MM,血、尿M蛋白阳性但M蛋白量小于可测定范围称为寡分泌型MM。关于不分泌型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可检测的MM患者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目前报道尚少。近年来,蛋白酶体抑制剂(PIs)、免疫调节剂(IMiDs)等新药的出现使MM患者的总体预后得到极大改善 [2],本研究旨在评估新药时代我国不分泌型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术后患肢末梢循环及血栓素B 2、前列腺素I 2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改良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末梢循环及血栓素B 2(TXB 2)、前列腺素I 2(PGI 2)水平的影响。 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7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顺序分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改良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量踝肱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血管内径、血流量及患肢深静脉;采用ELISA法检测TXB 2、PGI 2水平,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73.53%(2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05, P=0.044)。观察组治疗后气血凝滞[(2.13±0.43)分比(3.61±0.96)分, t=5.85]、筋骨损伤[(1.62±0.41)分比(2.74±0.58)分, t=9.37]、肿胀瘀斑[(1.15±0.31)分比(2.28±0.52)分, t=11.12]、肝肾不足[(1.52±0.24)分比(2.15±0.36)分, t=8.66]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治疗后ABI[(0.83±0.03)比(0.74±0.02), t=14.68]、血管内径[(0.48±0.13)mm比(0.42±0.11)mm, t=2.08]、血流速度[(60.24±15.46)cm/s比(52.15±12.11)cm/s, t=2.41]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XB 2水平[(140.76±16.64)ng/L比(168.39±25.28)ng/L, t=5.37]及TXB 2/PGI 2比值[(6.67±1.24)比(9.33±1.69), t=7.54]低于对照组( P<0.01);PGI 2水平[(21.27±2.24)ng/L比(18.71±1.79)ng/L, t=5.26]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44%(7/36)、对照组为44.12%(1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94, P=0.026)。 结论:改良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可提高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肢末梢循环状态、减轻术后高凝状态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