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修复皮肤屏障作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4~10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皮肤科就诊及招募的 72 例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6 例.治疗组予外用复方苦参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疗程均为2 周.观察并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和皮肤屏障(BS)评分值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63%比 16.67%,P<0.05);治疗组EASI评分下降程度,TEWL、BS及VA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 1 例接触性皮炎,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调配灵活,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疗效显著,明显缓解皮损和瘙痒症状,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突出个性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均为6周。评估两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母婴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照组失访8例、观察组失访7例,最终纳入产妇171例,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86例。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产妇保健知识得分、新生儿保健知识得分、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产褥感染、产后便秘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湿疹、腹泻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对首次剖宫产产妇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产妇掌握产褥期保健知识,对母婴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并能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敏性哮喘患儿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中国真实世界中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在中国真实世界中评估过敏性哮喘患儿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6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中国17家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6~11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数据包括患儿接受治疗前的人口学特征、过敏史、家族史、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合并症;描述性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模式,包括首次剂量、注射间隔频率和疗程与说明书推荐模式的差异;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疗效整体评估(GETE),比较治疗前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的差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剂量的变化、肺功能变化,基线与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第4、8、12、16、24、52周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的变化、合并症改善;安全性评估数据包括不良事件(AE)与严重不良事件(SAE)。对"中重度哮喘年化发作率"以及"ICS减量"指标采用 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显著水平为0.05。其他指标均为描述性分析。共纳入200例患儿,其中男151例(75.5%),女49例(24.5%);年龄(8.20±1.81)岁。 结果:200例患儿中位总IgE为513.5(24.4~11 600.0) IU/mL,中位治疗时间为112(1~666) d。200例患儿奥马珠单抗首次注射中位剂量为300(150~600) mg,其中114例(57.0%)有说明书推荐剂量。患儿经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有效率为88.5%(117/200)。患儿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4周后C-ACT评分提高[(18.90±3.74)分比(22.70±3.70)分],达到哮喘控制。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降低了(2.00±5.68)次/(人·年)( t=4.702 5, P<0.001)。中位ICS日剂量降低[0(0~240) μg比160(50~4 000) μg], P<0.001。PAQLQ评分提高[(154.90±8.57)分比(122.80±27.15)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提高[(92.80±10.50)%比(89.70±18.17)%]。在有合并症(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评估记录的患儿中,总体改善率为92.8%~100.0%。200例患儿中,58例(29.0%)发生124例次AE,发生率为0(0~15.1)例次/(人·年)。在53例发生AE且报告了严重程度的患儿中,83.0%(44例)发生轻度AE,17.0%(9例)发生中度AE,无重度AE发生;SAE的发生率为0(0~1.9)例次/(人·年)。与药物相关常见AE为腹痛(2例患儿,1.0%)和发热(2例患儿,1.0%),未出现因AE而停药。 结论: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儿有效率高,可降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减少ICS剂量、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度普利尤单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其2型炎症共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合并特应性皮炎(AD)等2型炎症共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及过敏专病门诊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的哮喘合并AD、过敏性鼻炎(AR)2型炎症共病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治疗16周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用量、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等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评估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哮喘合并AD、AR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AD、AR与哮喘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定量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的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采用 Spearman秩相关检验。 结果:1.纳入10例哮喘合并AD、AR患儿病历资料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4岁,中位年龄为9岁;3例患儿在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前已进行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CIT),1例患儿应用奥马珠单抗疗效不佳转换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2.哮喘的改善:10例患儿治疗16周后,哮喘症状控制良好,均未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哮喘控制问卷均较基线显著改善(均 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基线显著提升( P<0.05);ICS剂量(均换算为二丙酸倍氯米松)及FeNO水平均较基线显著下降,ICS剂量由基线400.00(200.00,400.00) μg/d下降至0(0,125.00) μg/d,FeNO由基线38.00(18.25,56.75)×10 -9降至11.00(9.00,19.25)×10 -9(均 P<0.05);3例患儿治疗前后均完成血清T-IgE检测,基线水平分别为>5 000 kU/L、3 546 kU/L、1 000 kU/L,治疗16周后降至2 759 kU/L、1 432 kU/L、655 kU/L,余治疗16周后未检测血清T-IgE。3.哮喘共患病的改善: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期间,AD评分、源自患者的湿疹评价评分在各随访时间点均较基线显著下降(均 P<0.001);治疗期间患儿外周血EOS计数总体由基线1.01(0.54,1.90)×10 9/L升高至1.18(0.62,1.51)×10 9/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44);鼻炎视觉模拟评分及鼻炎药物积分均较基线显著下降(均 P<0.05)。4.基线AD严重程度与哮喘疗效之间呈正相关( r=0.697, P=0.025)。5.安全性:治疗期间,1例出现双眼结膜炎,1例出现双眼球结膜血丝,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哮喘合并AD、AR 2型炎症共病儿童哮喘、AD及AR的临床症状,减少ICS用量、FeNO水平及鼻炎用药,并可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IgE水平,安全性良好;在奥马珠单抗疗效欠佳的2型炎症疾病患儿及联合SCIT进行病因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继发湿疹样皮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67岁,因周身斑块脓疱伴发热8 d于2019年7月15日就诊。患者8 d前因腹泻、呕吐伴发热于外院消化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期间仍有发热且四肢出现红斑,其上见脓疱,伴疼痛,红斑面积逐渐扩大累及躯干、面部。患者有10余年银屑病史,否认脓疱型银屑病史,3年前因斑块状银屑病于外院治疗,此后不规律间断服用阿维A。有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美托洛尔。否认湿疹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克立硼罗软膏早期缓解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及改善缓解期临床症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2%克立硼罗软膏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耐受情况,并对比缓解期隔日给药1次(Qod)和每周给药2次(Biw)AD复发的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6家医院2 ~ < 18岁轻中度AD患儿150例,随机分为Qod组(76例)及Biw组(74例)。在AD急性期,两组均于皮损处外用2%克立硼罗软膏及全身润肤剂,每天2次,使用2 ~ 4周,评估早期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至研究者静态整体评估(ISGA)评分≤ 1分,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儿分别按Qod和Biw频率使用克立硼罗软膏维持治疗,分别评估缓解期内AD患儿复发情况,并评估缓解期第4、8、12周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共142例纳入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集,其中Qod组71例,Biw组71例。在急性期,AD患儿及家属自我评估的瘙痒及皮损改善分别发生在用药1.9(1.0,3.0) d和2.0(1.0,4.1) d后。急性期治疗结束时,89例(62.7%)患儿ISGA评分达到0/1分,成功进入缓解期。83例(Qod组44例,Biw组39例)完成缓解期随访,Qod组及Biw组分别复发19例(43.2%)和12例(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36, P = 0.243);复发时间分别为64.2(95% CI:53.3 ~ 75.2) d和75.8(95% CI:65.5 ~ 86.1) d。在缓解期第4、8、12周未脱落的AD患儿中,仅第12周Biw组ISGA评分[0(0,1)分]显著低于Qod组[1(0,1)分, Z = -2.31, P = 0.021],其余时间点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ISGA、瘙痒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共146例患儿纳入安全性数据集,研究期间65例报告70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5%,均为一般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5例(37.7%)出现用药部位不适,主要为疼痛相关不适(45例,30.8%),多发生于皮肤薄嫩或皱褶部位。 结论:2%克立硼罗软膏可有效改善儿童轻中度AD早期临床症状,缓解期间歇使用可持续改善临床症状,常见不良反应为早期用药部位不适;缓解期Qod给药和Biw给药的治疗方案对于AD复发的影响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存在过敏特征并完成血清SIgE检测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5例,均于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SIgE检测有≥1项阳性结果者归入SIgE阳性组(32例),SIgE均阴性者归入SIgE阴性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阻肺症状评分、过去1年中重度急性加重事件发生率及药物治疗的差异。分析慢阻肺患者SIgE阳性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诊断慢阻肺SIgE阳性的最佳预测值。结果:与SIgE阴性组相比,SIgE阳性组合并鼻炎、鼻窦炎、鼻窦炎伴鼻息肉、湿疹及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占比更高,已戒烟占比更高,IgE高于正常界值的占比、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均更高(均 P<0.05);慢阻肺全球创议(GOLD)肺功能分级重度及以上占比更高,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预计值)、用力呼出25%和25%~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MEF 25%和MEF 75/25%)较低,FEV 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 1/FVC)更高(均 P<0.05);SIgE阳性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更高、过去1年中重度急性加重事件发生率更高(均 P<0.05);使用吸入性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SABA)或吸入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茶碱及口服激素治疗占比更高(均 P<0.05)。EOS%( OR=1.252,95% CI:1.039~1.508)是慢阻肺SIgE阳性的危险因素( P<0.05),已戒烟( OR=0.385,95% CI:0.197~0.751)是其保护因素( P<0.05)。EOS%>2.5%诊断SIgE阳性的ROC曲线AUC值为0.647(95% CI:0.543~0.75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8%和73.1%。 结论:SIgE阳性慢阻肺临床症状重,急性加重风险高,治疗存在不足,EOS%升高是具有过敏特征慢阻肺患者出现SIgE阳性的危险因素,SIgE阳性慢阻肺符合变应性表型慢阻肺诊断标准,EOS%>2.5%对临床发现变应性表型慢阻肺具有提示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 t = 22.70, 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 t = 10.55, 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 t = 10.69, 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 t = 8.40, 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 结论: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IgE治疗与皮下免疫治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联合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奥马珠单抗与皮下免疫治疗(SCIT)联合应用对过敏性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治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专病门诊并接受奥马珠单抗联合双螨SCIT的哮喘患儿9例。比较基线期与联合治疗后患儿哮喘症状、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生活质量评分、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用量、合并症的改善情况及免疫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ICS减量或维持原剂量的情况下,9例患儿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哮喘控制测试(C-ACT/ACT)和儿童哮喘生活质量评分(PAQLQ)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共患病包括鼻炎和湿疹,鼻炎视觉模拟评分(VAS)、儿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PRQLQ)及湿疹严重程度评分(SCORA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免疫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有4例患儿分别出现1次(2例)、3次(1例)、8次(1例)局部不良反应。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的注射次数仅占2.6%(3/116次),出现迟发局部不良反应的次数占8.6%(10/116次),其中出现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4 cm的次数仅占2.6%(3/116次)。结论:抗IgE治疗与SCIT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减少ICS用量,对于共患病的改善也有一定疗效。同时,抗IgE的加用可提高SCIT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网状弹力手套在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介绍网状弹力手套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于类试验性研究,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2017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48例。在常规的氧化锌糊包敷前2道程序(涂药、无菌纱布覆盖)结束后,对照组采用"纱布绷带+医用胶布"外固定法,试验组采用"网状弹力手套"外固定法。评价2组患者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敷料固定情况、舒适状况、握力、手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皮损愈合效果。结果:包敷后试验组患者的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握力、手日常活动能力分别为(0.37 ± 0.05)元、(26.06 ± 2.53)s、(13.70 ± 1.28)s、(25.96 ± 5.83)kg、(65.04 ± 7.1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3 ± 0.21)元、(160.98 ± 22.82)s、(22.36 ± 3.50)s、(20.01 ± 3.56)kg、(61.83 ± 6.3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0.931~-2.340, P<0.01或0.05);试验组患者包敷舒适率、敷料总脱落率、皮损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48/48)、0、98%(47/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38/48)、46%(22/48)、71%(34/4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值为11.163、28.541、13.353,均 P<0.01)。 结论:将网状弹力手套应用于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既能节省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也能提高敷料固定效果和包敷舒适度,并能改善握力和手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皮损愈合效果,符合皮肤科手部包敷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