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星+Zoom直播"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级共615名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以下简称"超星")完成示教片、通知及测试等学习任务,在Zoom视频会议系统(以下简称"Zoom")进行线上直播学习、互动讨论等,线上填写问卷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580名,护生对实验课内容评价得分高于16分及以上的有445人(76.72%);540人(93.11%)觉得"课程内容完整性"好;439人(75.70%)觉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重难点知识"。在授课方式评价方面,有432人(74.48%)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很有趣";有181人(31.21%)认为"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认为线上授课有效提升了居家学习的积极性;有185人(31.90%)不认同,原因在于网络不稳定影响了上课体验感、居家因无实践操作器材及无临床情景而影响角色带入感、没书本不方便做笔记等。结论:"超星+Zoom"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辅助线下练习巩固操作知识、技能。在疫情时期,此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6名本科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护生。对照组采用集体理论授课加集体操作演示授课的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护理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实施临床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总得分分别是(87.71±5.11)分、(78.47±6.24)分,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8.80±10.61),高于对照组护生总分(74.47±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为(62.83±7.07),高于对照组测评分(50.1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护生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师生参与情景体验及同伴分析讨论的过程,增加了师生互动,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景互动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情景互动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将情景互动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实施前(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本科室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选取55例纳入对照组;将情景互动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实施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本科室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选取55例纳入研究组。在出科前一周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工作满意度[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及心理状态[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评分差异。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在出科前一周,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实践考核、CTDI-CV、MSQ及MBI量表个人成就感评分较对照组高( P<0.05);研究组MBI量表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情景互动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有利于提升实习护生综合能力与工作满意度,强化其思维能力与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在线直播教学模式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形势下,中国医科大学采用雨课堂在线直播教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直播教学采用雨课堂为主嵌套腾讯会议的模式,再现课堂授课的情景。运用雨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嵌套腾讯会议帮助完成即时师生互动,通过在线直播教学培养学生自学及高阶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预防及处理压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预防及处理压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职的118名低年资护士符合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训组[男2名、女57名,年龄(23.9±1.2)岁]和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男3名、女56名,年龄(23.5±1.3)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培训前采用培训小组自行制订的关于预防及处理压疮的理论试卷及操作要求考核2组护士,针对薄弱点制订包括3个主题的培训内容。常规培训组护士进行大课堂多媒体教学,每周针对1个主题进行1次授课,每次2 h。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通过分阶段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实施培训,培训护士通过网络自主学习2周后进行现场多媒体理论及操作示教与互动。培训后再次对2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2组护士对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评分及对培训相关内容满意度开放性问题的回答。通过培训小组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需求调查问卷,了解2组护士对课程内容的需求情况。对数据行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1)培训前,常规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78±11)、(83±10)分,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的(79±11)、(84±10)分相近( t=0.522、0.615, P>0.05)。培训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90±8)、(92±5)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的(82±10)、(85±9)分( t=4.581、5.259, P<0.01)。(2)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对培训模式、课程设计、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 t=5.169、7.976、4.463, P<0.01)。2组护士均对培训内容满意,对课时及考核方式不满意。(3)培训护士对课程内容需求最大的为Ⅱ~Ⅲ期压疮的处理方法,占81.36%(96/118)。 结论: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通过灵活的培训模式、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显著提高了培训护士的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水平,得到培训护士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样式教育引导对初产妇孕晚期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样式教育引导对初产妇孕晚期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拟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前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景结合互动式综合教育。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产妇母乳喂养能力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自评量表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观察组对自然分娩的选择率为72.50%,对照组对自然分娩的选择率为35.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此外,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样式教育引导有助于改善初产妇孕晚期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和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有效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伪rTMS组、rTMS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常规康复及综合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伪rTMS组辅以rTMS假刺激,rTMS组辅以低频(1 Hz)rTMS治疗,联合组则辅以低频(1 Hz)rTMS治疗及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各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 d。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3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皮质潜伏期(CL)、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使用表面肌电(sEMG)技术采集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CL、CMCT、RMS参数及NIHSS、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rTMS组CL、CMCT、RMS参数及NIHSS、FMA-UE、MBI评分亦显著优于伪rTMS组水平( P<0.05),联合组CL[(24.01±1.16)ms]、CMCT[(12.15±0.76)ms]、肱二头肌RMS[(8.97±4.33)μV]、肱三头肌RMS[(7.30±2.18)μV]、NIHSS评分[(8.80±2.14)分]、FMA-UE评分[(42.70±8.76)分]及MBI评分[(72.57±9.88)分]均显著优于rTMS组及伪rTMS组水平( P<0.05)。 结论:低频rTMS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症状,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庭环境对儿童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家庭能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必要的学习条件和生活保障.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儿童最早生活环境的家庭,其作用不容替代.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家庭责任之一.养育一个健康的儿童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体质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环,这不仅关乎儿童的生活质量,更会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社会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Magnusson和Stattin的人-情景系统中的子系统,家庭环境可分为家庭近端环境和家庭远端环境[1].家庭近端环境是指家庭养育中人与人相互交往时产生的气氛,对个体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安徽省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参培现状调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提升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安徽省 13 个地级市市区、县域及乡镇药店(社会药房)的 800 名执业药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钉钉App定向推送自制调查问卷,汇总问卷数据,分析执业药师对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85 份,有效回收率为 85.62%.受访者中,年龄>30 岁(642 人,93.72%),大专及以下学历(411 人,60.00%),近 3 年参加过继续教育(682 人,99.56%)的执业药师较多.受访者对希望提高的能力、调动参培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师资选择、教学方法、培训内容等项目选择率最高的分别为药学服务能力(625 人,91.24%),增强时效性(554 人,80.88%),一线专业技术人员(558 人,81.46%),案例引导式(495 人,72.26%),常见病症诊疗指南(579 人,84.53%);较希望在继续教育中获得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624 人,91.09%)及用药指导方面的药学知识(614 人,89.64%).受访者选择网络授课的比例高于面授(58.83%比 15.18%),650 人(94.89%)支持分类(生产、经营、使用)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结论 当前,国内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项目开展中存在配套政策更新不及时,网络学习有不足,教学形式及师资设置欠灵活等问题,建议制订继续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类型、开展形式、内容及需达到的教育效果,对不同专业背景、工作岗位的执业药师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开展继续教育;注重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情景互动、案例分享等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执业药师沟通交流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