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训练常见运动损伤超声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2018年我国颁布了《军事体育训练大纲》。该大纲对军事体育训练标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军事训练所致的运动损伤亦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1,2]。在训练、战时、野外急救的条件下,尽早发现训练伤,及早诊治或预防,对于保证战斗力水平至关重要。2019年《训练伤超声可视化诊断专家共识》提出,超声具有便携、无创、实时成像的特点,能够用于训练现场以及多种野外条件,并能弥补传统诊断手段对战创伤、训练伤早期诊断的不足 [1]。运动损伤包括长期体能训练导致的累积性损伤或高强度下的急性创伤。运动损伤的类型在各军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如空军以腰背部肌肉慢性劳损为主,海军及陆军则以骨折、关节损伤、肌肉挫伤与牵拉伤、周围神经损伤等为主,并且好发于四肢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33例病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疼痛科门诊33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三氧气针疗法治疗,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umber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7.0(3.0)分, 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P值分别为0.005、0.011、0.041、0.02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 P=0.066)。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功能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6.0(4.0)分, 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P值分别为0.007、0.026、0.039、0.02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 P=0.102)。全部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损害。 结论:三氧气针疗法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疼痛,改善功能活动障碍,操作应用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合谷刺"结合"关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合谷刺"结合"关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谷刺"结合"关刺"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简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标问卷量表(简化ODI)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8.13%(25/3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简化ODI评分、脊柱活动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简化ODI评分、脊柱活动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VAS评分与治疗2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谷刺"结合"关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强患者的腰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脊柱活动度,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某部队医院2020-2022年骨科门诊军人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队医院骨科门诊军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某部队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20-2022年骨科门诊就诊军人患者的资料数据,统计姓名、性别、年龄、军种、职别、门诊诊断,以及损伤部位、类型等,并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骨科门诊共收治官兵17 968人,占军人门诊总数的9.88%;其中因训练伤前来就诊的占骨科门诊军人总数的97.89%.不同年龄段、职别、军种中占比最高的分别为21~25岁(49.97%)、士官(53.63%)、陆军(50.85%);不同部位中下肢及腰背部损伤占比最高,分别为43.26%、37.63%;按损伤类型来分,慢性肌肉劳损(27.12%)、半月板/软骨损伤(13.47%)占比最高;根据时间分析,每年6-8月份就诊人数最多.结论 就诊骨科门诊的军人较多,应进一步探究其特点及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相应的预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配合电磁波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配合电磁波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日常按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定电磁波治疗.比较2组间临床疗效,腰部疼痛,腰部功能,腰痛症状量化评分及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腰痛症状量化评分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RMS和MF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RMS和MF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疼痛,提高腰部功能、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以多系统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4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多种疾病的MM 14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因反复发热、咳嗽、炎性指标升高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3 例,因食欲减退、腰痛、贫血、蛋白尿、夜尿增多、颜面下肢水肿和尿常规异常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3 例,因腰背痛及腰椎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及骨质疏松症各2 例,因长期面色发黄、乏力、心悸和血红蛋白降低初步诊断为营养性贫血2 例,因头晕、恶心、上肢无力麻木及颈部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颈椎病2 例.误诊时间10d~3 个月.14 例按初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后经完善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MM.14 例均在并发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化学治疗,随访6 个月病情稳定,皆未复发及死亡.结论 MM早期表现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若接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诊断思维局限,未早期行特异性检查,易误诊.临床遇及疑似本病患者应提高警惕性,要全面分析病情,及时行特异性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实时超声成像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病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成像(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就诊的74例CLM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照组给予脊柱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多裂肌厚度[静息时(T0)、收缩10 s(T1)、收缩20 s(T2)、收缩30 s(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生活质量(SF-12 MCS和SF-12PCS).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T1、T2、T3时的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T1[(27.93±2.60)比(25.35±2.14)mm]、T2[(27.11±2.13)比(24.89±1.89)mm]、T3[(24.36±2.86)比(26.85±2.93)mm]时的多裂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后两组病人VAS和OD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2.67±0.54)比(3.36±0.73)分]和ODI[(14.32±4.97)比(21.05±5.42)%]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PCS和MCS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MCS[(39.02±4.28)比(35.87±4.39)分]和PCS[(43.05±9.82)比(37.08±3.2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有助于改善CLMS病人的多裂肌收缩性能,减轻疼痛程度,减轻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沈钦荣基于"不荣则痛"理论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慢性筋骨病是人体自然退变过程中由于创伤、感受外邪、劳损、代谢障碍等因素,造成骨与关节、脊柱、骨骼肌等筋骨退变,出现全身和局部的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障碍等症状体征的综合征[1],包括脊柱和骨关节退变性疾病、软组织损伤疾患及代谢性疾患,常见的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性关节炎、肩袖损伤及骨质疏松症等[2],中医学中称之为"痹证""筋痹""骨痹"或"痿证".沈钦荣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对中医经典深有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笔者有幸跟随沈师学习,现将其基于"不荣则痛"理论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推拿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腰肌劳损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背肌力、腰肌耐力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腰椎功能选用 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背肌力、腰肌耐力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增强腰背部肌肉耐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隔姜灸联合通元针法对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观察隔姜灸联合通元针法对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96 例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8 例予通元针法,治疗组4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隔姜灸,治疗时间为隔日1 次,共治疗22 天.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ODI)及表面肌电图[肌肉表面肌电的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变化.结果 2 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活动不利、腰部压痛程度、压痛点个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SF-MPQ各单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JOA腰椎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直立和弯腰状态下表面肌电RMS及MF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灸结合通元针法能有效改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竖脊肌肌张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