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荒生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多先天不足或素体阴血不足,遇外感风寒湿入内化热,久而热灼津伤,从而筋脉失于濡养,导致不荣则痛,且长期服用温燥类中药或糖皮质激素,易致阴液亏损,故临床常见肝肾阴虚型RA。正虚邪实病机贯穿于RA发病始终,早期以邪气实为主,后期以正气虚为主,肝肾阴虚证常存在于RA发病后期。基于“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之说,张师临床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RA,注重肺胃肾三阴同补,并兼以虫药通络,注意勿用温燥、攻邪勿过、顽疾缓图,通过滋阴活血、通络逐痹,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薛生白《湿热病篇》痛证辨治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分析《湿热病篇》中在湿热病背景下痛证发生、发展的规律,阐释湿热所致痛证的辨治规律:湿热所致痛证以"气钝血滞"为病理基础,"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其发病机制,当从"层次"辨证角度论治."层次"辨证是根据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和传变规律,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以阳明、太阴经为界,痛在表者,治以宣化分消;痛在阳明、太阴者,健运脾胃为关键;痛在里者,厥阴少阴分而论治,由此划分表里深浅,对指导湿热所致痛证的辨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虚痰瘀探讨细胞焦亡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正气亏虚为本,腰府失养,不荣则痛;以痰浊、瘀血互结为标,痹阻经脉,不通则痛.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症小体介导,依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调控的程序性死亡,能导致细胞渗透性肿胀崩解,迅速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细胞焦亡及其相关的炎症因子可引起局部气血运行障碍,津液停聚,痹阻经脉,痰瘀互结,停聚腰府,导致责任椎间盘功能紊乱,促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提出髓核细胞焦亡、细胞外基质降解是虚证的微观体现,而炎症因子的表达是痰浊、瘀血的微观体现.鉴于此,从虚痰瘀病机探讨细胞焦亡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通过补肾通络、化痰祛瘀等中药作用于细胞焦亡,发挥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可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文献对腰痛中医脉象特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脉诊理论学说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脉象亦是腰痛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重点.腰痛的主要病机为脏腑亏虚为主,虚邪内生或外感实邪为标,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对脉象产生微妙影响,与经络有着密切关联性.脉象可客观反映腰痛的病理状态,故本综述通过摘录相关的文献理论对腰痛脉象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挖掘腰痛脉象性质特点、脉象与经络的关系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诊疗可行性价值,从而探究脉象在腰痛方面的临床意义,论述腰痛辨证论治中脉象的指导作用,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杨丹红教授运用通经刺络针法治疗痛证经验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总结杨丹红教授运用通经刺络针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研究,并基于痛证的发病机制,总结杨师通经刺络针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治疗痛证的应用前景,并举临床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痛证病机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主要为气机运行不畅,故杨师认为治疗痛证旨在条畅周身气机.杨师基于《内经》"根结""根溜注入"理论,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结合络刺法,提出了通经刺络针法.其针法强调辨经论治,取病位所过经脉之首尾穴,快速捻转,得气为要,出针后行井穴刺络放血.文中所附两则医案之痛证,皆为经脉气机不畅所致,故治疗取其所过经脉之首尾穴行通经刺络针法,使气血得行,痛证即愈.[结论]杨师临床治疗痛证时注重辨经论治,注重首尾配穴及井穴的应用,配合刺络放血疗法,达到加强周身气机运行,调理气血之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沈钦荣基于"不荣则痛"理论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慢性筋骨病是人体自然退变过程中由于创伤、感受外邪、劳损、代谢障碍等因素,造成骨与关节、脊柱、骨骼肌等筋骨退变,出现全身和局部的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障碍等症状体征的综合征[1],包括脊柱和骨关节退变性疾病、软组织损伤疾患及代谢性疾患,常见的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性关节炎、肩袖损伤及骨质疏松症等[2],中医学中称之为"痹证""筋痹""骨痹"或"痿证".沈钦荣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对中医经典深有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笔者有幸跟随沈师学习,现将其基于"不荣则痛"理论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析慢性腰痛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慢性腰痛(CLBP)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病症,其主要病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腰部不通则痛,以及脾虚失荣导致的腰部不荣则痛,基本病机以正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等邪实为标,虚实夹杂,痿证和痹证共存,本痿标痹.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本病治则可归纳为:补脾健运,祛湿止痛;调肝理气,通畅情志;疏肝健脾,除痹起痿.培脾舒肝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功效为疏肝健脾、升清降浊,恰合慢性腰痛肝郁脾虚之病机,临床用其化裁治疗本病,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左升右降"理论探析偏头痛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2/9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与现代医学文献,总结"左升右降"理论的渊源与具体内涵,并运用该理论解释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探索对应的临床治法与选方用药.左升右降理论是对肝肺推动气机运行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在此基础上可将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分为左升右降的太过或不及,致使"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治疗上可采取外散其邪、疏肝理气、平肝降逆或升提肝气等法来恢复肝和肺的正常气机循环,或辅以促进左升右降配伍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黄帝内经》不荣则痛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阴两虚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不荣则痛"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气阴两虚证的基本病机,并通过临床观察明确益气养阴通络方干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益气养阴通络方模拟剂联合甲氨蝶呤,试验组接受益气养阴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干预12周.观察指标: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20%、50%、70%改善率标准(ACR20/50/70),症状体征评价,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目测模拟标尺法(VAS)评分,健康状况评估(HAQ)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医总有效率评价,中医证候总分,中医证候单项评分及安全性评价.根据试验结果,以"不荣则痛"立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干预RA的意义.结果 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达到ACR20/50/70改善标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12周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改善明显(P<0.05),DAS28评分、VAS评分有所下降(P<0.05),HAQ评分明显降低(P<0.01),ESR、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12周证候总分明显下降(P<0.01),单项评分(关节肿大、肌肉酸痛、气短乏力、自汗、口干、眼干、盗汗、手足心热)有所下降(P<0.05).安全性评价: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例次未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不荣则痛"理论探讨痹证气阴两虚证的关键病机,通过试验,明确了本方可明显提高RA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治疗达标率,中医证候疗效,控制疾病活动度,改善疾病症状体征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李丽霞运用岭南火针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病因病机为外伤、劳损或风寒湿外邪入侵致膝关节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或肝肾亏虚,脾不运化,气血生化不足,筋脉不荣则痛,屈伸不利.岭南火针长于温通开郁、温养筋脉,与本病病因病机十分契合.李丽霞治以活血化瘀、温通筋脉为法,取患侧内膝眼、外膝眼、曲泉、鹤顶、血海、阿是穴,采用岭南火针深刺法,速进疾退不留针,进针深度约25 mm,配合普通针刺,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疗效尚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