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用药服务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的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服务情况。方法:采用Epi Info7.0软件计算参加横断面调查和队列调查样本量分别为1 227人和207人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招募MSM参加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及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利用情况,MSM自行采集干血斑样本邮寄到指定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建立HIV核酸阴性受检者开放式队列,随访观察至研究终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最近1个月无保护肛交行为、最近1个月同性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MSM 1 147人,其中HIV核酸阴性者956人观察236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3/100人年(3/236)。最近1个月肛交和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7%(238/469)和4.9%(23/469)。最近1个月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5.9%(43/723)。分别有9.8%(103/1 049)和8.7%(91/1 049)的研究对象曾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PrEP/PEP用药期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3%(24/70)和72.2%(39/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3.16,95% CI:1.45~7.18;a OR=2.64,95% CI:1.19~6.30);最近1个月使用毒品或Rush Popper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2.34,95% CI:1.67~3.30;a OR=2.42,95% CI:1.76~3.33)。 结论:应在MSM中倡导坚持使用安全套及开展常见滥用药物危害的健康教育。在PrEP/PEP用药服务咨询中,需提示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互联网平台下护理服务对新发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护理服务的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防治中心综合科就诊的首次诊断为肿瘤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本院的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和微信群为主要媒介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互联网平台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新发肿瘤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提高康复医学住培管理效率,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进行了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探索;利用微信、问卷星、微助教、钉钉等现已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及网络功能,构建高效、精准的康复医学住培管理体系。以手机微信为媒介,构建了住培基地管理框架;以问卷星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信息录入、考核、评价、反馈体系构建;以微助教为媒介,实现了教学培训活动的互联网延伸;以钉钉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个体化精准出科考核安排,实现了定制化培训学员技能操作安排及记录。通过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和培训方法,基本实现了康复医学住培基地对学员的精准、高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并分析各因素与KAP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318例DR患者,对其一般情况和KAP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与一般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15例DR患者的KAP总分值为(19.26±5.77)分,DR防治知识得分为(9.37±4.08)分,准确率43.81%。DR患者获取知识最常见途径是"手机/微信/其他网络渠道",其次是"患者交流";DR患者最希望获取知识途径是"医生/护士的健康讲座",最希望获得与DR有关的服务是"免费血糖及眼底检查"。DR态度得分为(4.61±1.33)分;"血糖监测及控制对DR很重要,所有患者都要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6.03%;"愿意进接受心理指导"回答肯定率最低,为19.68%。DR行为得分为(5.28±1.96)分;"出现视力问题寻找家人、朋友或专业医务人员帮忙"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9.52%;"在假日、生日或外出时能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回答肯定率最低,为34.2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与KAP总分呈正相关( r=0.510, P=0.032),文化程度( r=0.171, P=0.011)与DR防治知识,家庭平均月收入( r=0.922, P=0.021)、有无并发症( r=0.671, P=0.027)与DR态度,居住方式( r=0.381, P=0.013)、家庭平均月收入( r=0.884, P=0.024)与DR行为均呈正相关。 结论:DR患者KAP水平整体偏低,医务人员对DR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KAP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方式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应从多方面提高DR患者的KA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线上孕妇学校"对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线上孕妇学校"对提高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产科建卡并分娩的健康孕产妇6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参加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的35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参加传统孕妇学校学习的30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传统线下常规孕妇学校的学习,观察组通过使用手机微信关注"孕妇学校"公众号,采用在线学习。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下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9.99±2.66)、(22.60±1.20)、(44.76±3.94)、(63.49±4.75)分,高于对照组的(26.15±3.20)、(21.49±2.17)、(39.27±5.39)、(60.05±5.49)分;观察组孕产妇产前焦虑(S-AI)和产后抑郁(EPDS)评分分别为(43.34±3.23)和(6.20±1.72)分,低于对照组的(45.02±3.08)和(7.71±1.47)分;观察组产前焦虑与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0.76%和1.98%,低于对照组的19.67%和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孕产妇通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以有效预防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不良心理疾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的设计方法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的设计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1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以及单指末节脱套伤患者12例,其中单指末节脱套伤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 cm×5.2 cm~3.4 cm×6.8 cm,相邻手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 cm×2.6 cm~2.7 cm×3.2 cm。分别在前臂远端尺掌侧缘和手背尺侧缘,设计以包含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单叶皮瓣切取范围2.0 cm×2.8 cm~3.0 cm×3.6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采用门诊直接访问、电话咨询以及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相结合的形式随访。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皮瓣成活;其中1例以下行支营养血管远端叶皮瓣术后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外形、弹性、质地、色泽均满意。远端叶皮瓣TPD为6.2~12.4 mm,平均7.3 mm;近端叶皮瓣TPD 7.3~14.8 mm,平均9.4 mm。结论: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及单指末节脱套伤,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手术操作方便,疗效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生物学教学公众号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热点。本研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辅助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通过优化推送内容、推送频率、推送时机等,建立全方位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方案;并应用于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对"图片+文字"的内容接受度最强,"按需推送"的推送频率接受度最强,"课后推送"的推送时机接受度最强。使用教学公众号后,学生感觉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整体效果较好。因此,后续课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心健康管理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的微信小程序。方法:依托网络平台与智能手机,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以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需求分析,以健康数据采集、卒中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知识库匹配及干预计划、数据隐私及安全为关键技术,设计与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结果:小程序包括患者端、医护人员端和后台管理端3个端口,具有脑卒中风险评估、健康管理随访计划智能推送、健康指标记录与服药提醒、互动咨询、健康知识推送等主要功能。结论: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微信小程序,应用简捷、有效的智能评估,实现对人群脑卒中风险快速分级,为小程序功能模块开展个性化、精准高效的脑心健康管理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放射性直肠损伤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问卷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收治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患有盆腔肿瘤,接受过盆腔放疗;(2)肠镜提示直肠有炎性反应或溃疡。排除标准:(1)放射治疗前有心身疾病史;(2)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阅读和理解手机展示的问卷中的问题;(3)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主客观管理分析(SOMA)自评量表、躯体症状健康量表(PHQ-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来设计《放射性直肠损伤心理调查》电子问卷。通过微信群将该问卷发给编委管理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本研究观察指标:(1)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采用SOMA自评量表,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轻度(≤3分)、中度(4~6分)和重度(≥6分);(2)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分别采用GAD-7、PHQ-9和PHQ-15自评量表进行评估;(3)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结果:共回收71份合格问卷,41份(56.9%)来自广州。71例患者中,男6例,女65例;年龄(55.7±9.3)岁,<60岁者48例(67.6%),确诊放射性直肠损伤中位病程2.0(1.0,5.0)年。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轻度18例(25.4%)、中度27例(38.0%)、重度26例(36.6%)。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发生率:无合并症的患者共12例(16.9%);发生焦虑、抑郁或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共59例(83.1%),其中2例患者只合并焦虑、1例患者只合并抑郁、9例合并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焦虑+抑郁、4例合并焦虑+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三者并发者40例。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轻-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焦虑和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43, P=0.032; Z=-2.045, P=0.041);但两组患者间抑郁程度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Z=-1.176, P=0.24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分与患者的焦虑( r=0.300, P=0.013)、抑郁( r=0.287, P=0.015)及躯体症状障碍( r=0.344, P=0.003)程度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病率极高。有必要加强躯体症状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以减轻患者盆腔会阴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天津市中老年人智慧养老认知和需求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程度与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6月天津市南开区的486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智慧养老认知调查问卷、智慧养老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486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91.56%。中老年人认知度比较高的是智能家用电器73.5%(327/445)、智能手机70.0%(312/445)、微信65.2%(290/445)、QQ 64.9%(289/445);需求度在50%以上的是智能炉灶(63.4%)、一键式呼叫器(53.3%)、有害气体烟尘报警装置(51.7%)和小区视频监控装置(50.1%)、用打电话方式联络亲友(59.8%)和通过电视获取信息(66.0%)。职业、月收入、手机使用频率、是否会用电脑、家中是否有宽带是认知度和有效需求的共同影响因素( P均<0.05)。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水平与其需求呈正相关( r=0.486, P<0.01)。 结论: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整体认知度较低,对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较高但有差异性,社会多部门应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养老服务的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