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点线面”教学在饱和潜水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前期本单位开展饱和潜水训练的经验,总结和分析“点线面”教学在饱和潜水岗位培训中的应用,从技能点到工作面,按照点、线、面的层级分解教学内容、细化教学重点,强调各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与相互联系,探讨饱和潜水系统性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腔医学专业学员口外镜像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学员中开展口外镜像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纵向研究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9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4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在二年级秋季学期口腔诊疗基础课程中,使用改良的镜像操作训练装置进行口外镜像操作训练,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练习次数之间学员错误位点数和水平线角度之间的差异。通过问卷了解口外镜像操作技能训练对口内操作的影响。结果:学员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练习时错误位点数分别为(9.60±3.39)个,(7.75±2.97)个,(6.28±2.44)个,(5.63±2.55)个,(3.18±2.63)个,水平线角度分别为(3.63±3.71)度,(2.11±3.11)度,(1.96±3.58)度,(1.63±3.11)度,(1.33±1.40)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0%(38/40)的学员认为进行口外镜像操作技能训练对口内操作具有很大帮助。结论:口外镜像操作技能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员口外镜像技能,且训练效果可以持续一定的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军队文职人员医院船卫勤演练中存在问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文职人员作为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在医院船海上卫勤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文职人员属于非现役人员,在医院船卫勤演练中存在海上环境适应弱、救护技能掌握不全面、卫勤演练角色意识欠缺等不足,建议提升文职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加强军事和专业训练、提高海上救护技能和实战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内外MPH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以胜任力为导向创新设计一个全面的、可行的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结果:中山大学-广州市CDC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针对实践时长2年以上的MPH探索构建了“4+N+综合评价”的实践体系,“4”代表基于实践的教学、专业实践、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参与和科研训练,分别培养MPH“公共卫生科学”“操作与实践”“人群健康管理”“卓越技能”能力。“N”代表拓展实践,培养MPH“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能力,以综合评价来评估培养效果。结论:本研究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MPH“4+N+综合评价”校外实践体系,培养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效果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设计并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真实案例基础上,以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仿真模拟框架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2年1至2月,对参加安宁疗护模拟教学的21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经过分析提炼出3大主题,即模拟教学提升学生对安宁疗护内涵的认知,包括理解全人照护内涵,领悟全家照护理念,增强全队照护意识;模拟教学为安宁疗护技能提供训练场景,包括提高身体照护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需要优化,包括丰富案例情景和增加训练次数,增加对操作技能的指导。结论:模拟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安宁疗护内涵,提高安宁疗护实践技能,后期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实技能教学模块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新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肺复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常用的多种培训和考核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新的培训模式探索中,"阶梯式"培训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低强度、高频率"培训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反复强化提高培训效果。将不同培训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挥不同方法优势的同时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此外,培训中还应引入"单项否决机制"方法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考核;角色扮演的场景模拟可能是训练团队复苏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模拟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培训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模拟器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证据支持模拟器训练有助于学员提高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本综述旨在系统介绍各种类型的模拟器,并总结现有模拟器的临床应用范围,讨论模拟培训对学员操作表现、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间等临床结果的潜在影响,为ERCP模拟器提高学员技能认知和缩短学习曲线提供有效证据,并对未来的可能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卓越医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针对2014级学生(38人)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站式考试进行考核;针对2015级学生(72人)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形成性评价,作为实验组,建立包括学生组内互评、教师抽查评价、分阶段录制操作视频反馈及学生课后意见实时反馈4种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采用SPSS 15.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91.88±3.27)分]高于对照组[(86.05±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反馈"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训练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