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训练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肺癌患者肺快速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择期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119例,采用Excel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直到术后3个月,比较2组自我效能、训练依从性、排痰量、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最终58例、观察组57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依从、主动寻求帮助依从及注意事项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62.11±7.13)%vs.(58.09±6.09)%]、肺活量[VC,(3.40±0.91)L vs.(2.86±0.77)L]及呼气峰流速[PEF,(461.37±17.85)L/minvs.(422.34±20.09)L/min]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51%vs.15.5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可提高NSCLC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术后锻炼依从性,并促进排痰和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家庭支持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康复和成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机理论开展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不同阶段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分析,了解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现状,为构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家庭支持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时机理论,将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程分为NICU住院期、出院过渡期及出院居家期3个不同时期;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4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3个不同时期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访谈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亲/母亲共42名.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结合时机理论的不同时期提炼主题,可归纳出3个主题,(1)NICU住院期:担心,需要更多信息支持;(2)出院过渡期:紧张,希望提供技术支持;(3)出院居家期:从容,希望获取出院支持.结论 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家庭支持护理需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处于不同的病程阶段,其父母家庭支持护理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医护人员应根据其不同阶段的需求,给予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以提高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的育儿信心和育儿能力,促进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ERAS理念构建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探讨其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3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择期进行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取传统保温措施和语言唤醒方案;观察组51例,采取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比较2组体温、应激情况、麻醉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40min(T3)、手术结束时(T4)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4时刻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1±1.09)min vs.(7.09±l.32)min]、意识恢复时间[(16.23±3.12)minvs.(25.90±4.77)min]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33.22±5.67)min vs.(50.09±8.23)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80%vs.29.41%)低于对照组(x2=6.220,P=0.013).结论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可维持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缓解应激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 以2020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1+1+1签约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智慧医疗管理.观察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指标、代谢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DRKQ)、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DSQL)量表、自我行为管理变化情况(SDSCA)量表及用药依从性(MMAS-8)量表.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降低约0.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约1.3 mmol/L)、血脂指标(TC降低约0.3 mmol/L、LDL-C降低约0.3 mmol/L)和血压指标(SBP降低约4 mmHg)均显著改善(P<0.05).DRKQ量表显示2组受试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提高(P<0.001);DSQL量表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治疗以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D-SCA 量表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自我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自我足部护理、按时用药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MMAS-8量表显示研究组在智慧医疗的指导下,用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结合文献回顾和经验总结,构建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工作模式。优化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围术期服务模式,促进医护患合作,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方法:以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泌尿外科实施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7月至11月的2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的25例为观察组,实施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通过制定医护康一体化工作清单,分术前、手术日、术后留置尿管期间、术后拔除尿管后四个阶段,从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健康宣教、康复理疗、并发症防护、生活指导、术后随访等多个方面实施多学科、规范化、结构化照护。对比模式构建实施前后护士相关理论考核得分与相关护理活动规范执行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一次性拔除尿管成功率、整体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周心理状态差异。结果:医护康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后护士相关理论考核得分(98.9±1.5)较实施前(82.2±11.3)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0,P<0.001);实施后护士相关护理活动规范执行率(100%)较实施前(7.7%)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一次性拔除尿管成功率(84%)高于对照组(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708);观察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血尿、排尿困难)发生率(28%,20%)低于对照组(7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P=0.005;χ2=4.500,P=0.034),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尿路感染、尿急、尿痛)的发生率(8%,12%,12%)均低于对照组(25%、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2,P=0.250;χ2=0.549,P=0.459;χ2=1.266,P=0.261);观察组术后2周PHQ-9量表和GAD-7量表得分[0(0,1.0),2.0(0.5,5.0)]均低于对照组[6.0(4.3,12.0),7.0(4.3,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96,P<0.001;Z=-3.018,P=0.003)。结论: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相关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护理活动的规范执行率,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利于新技术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综合护理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以时机理论为指导,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时期需求,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旨在优化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开展基于时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ESCA)和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结果 试验组术后6个月康复锻炼依从性(主动学习依从、心理依从和身体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ESCA中的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中的功能、肌力、活动度、稳定性维度评分和总分分别为(18.98±3.70)分、(9.44±2.11)分、(17.45±3.09)分、(9.34±2.07)分、(85.78±5.67)分,均高于对照组[(14.23±2.45)分、(7.37±1.56)分、(15.23±3.44)分、(7.90±1.43)分、(74.29±5.62)分,t=17.866、19.091、16.789、23.451、19.231,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预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高清的3D手术视野、灵活的机械臂、滤过术者手部震颤等优势,实现了外科手术的精准化、微创化,将微创手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中国2006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随着医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提高,目前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特别是泌尿外科,已逐步成为常用术式[3]。腔镜手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获取手术视野和操作环境。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是指人工气腹建立过程中或气腹状态下,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快速经静脉破损口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4]。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体栓塞发生率小于0.6%,但一旦发生,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达28%[5]。机器人术中为保障狭小空间的操作视野,气腹压力及流速设定往往高于腔镜手术,增加了二氧化碳气体栓塞发生率。因此,尽早识别、防止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循环系统,及时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是改善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预后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已发布众多急性肺栓塞诊断与多学科团队救治共识和指南[4,6,7,8,9],但多针对肺血栓栓塞症,并不完全适用于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救治,临床实践中亟需系统性、整体化的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指导。本研究在总结既往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经验及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机器人辅助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预案,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连续抽取2023年3月至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193例住院患者.出院当天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出院后1个月随访出院后结局指标,包括是否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和再入院.结果 181例患者完成基线调查;159例患者完成随访调查.181例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00(151.00,201.00)]分;181例患者中27.1%(49/181)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通道数量的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通道数量及出院指导质量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159例患者中28.9%(46/159)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出院后1个月内,做好出院准备组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率低于未做好出院准备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通道数量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升出院指导质量并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以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困惑与症状不确定性,降低非计划就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设立需求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设立需求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抽取我国11个省市26所医院的2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于2022年4月—5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2例MH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29例(83.88%)病人表示愿意在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就诊;MHD病人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的服务项目需求主要为透析相关并发症知识及护理[(4.24±0.94)分]、血管通路护理指导[(4.22±0.95)分]、日常生活及社会回归指导[(4.11±0.99)分].访谈共提炼出2个主题,即不同阶段的血液透析病人需求不同、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呈现"高意愿,低利用"现状.结论:MHD病人对设立血液透析专科护理门诊的需求较高,应结合病人的不同需求特点给予相应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4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的特点,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死亡的老年AMI患者的病历资料,整理分析入院诊断、死亡原因、死亡季节与时点分布等资料,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22年CCU共142例老年AMI患者死亡,60.6%为男性,平均年龄为(79.07±6.72)岁,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死亡年龄有升高趋势(x2=4.072,P=0.045);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心源性休克(48.6%)、心脏破裂(14.8%)和室性心律失常(12.7%);87.3%的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其他疾病,与80岁以下的老年人相比,高龄老年死亡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P=0.015)及心律失常(x2=6.404,P=0.017)的比例较高.结论 近年来老年AMI患者死亡年龄有所升高,符合医疗水平及居民健康素养提高的趋势;管理者应针对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等主要死因加强护理技能及各类培训、预见性地做好电除颤准备;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加强护理及生活指导,减少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