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护士处方权权限内涵及法律政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国内外护士处方权权限内涵及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综述,为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护士处方权的实施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政策文件,归纳国内外护士处方权的权限主体、形式及内容,分析当前实施护士处方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并提出建议.结果 国外依据护士分级授予不同程度范围的处方权权限,国内尚无处方护士的角色定义、岗位设置、认证机构以及处方权权限内容,且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政策,部分地区已在试点探索,安徽省出台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并进行实践,深圳赋予护士处方权法律意义,但权限范围均较小.结论 目前国内发展护士处方权仍需面对挑战,需结合专科护士培养高级实践护士,建立并扩展有护理特色的护士处方集、护理领导者发声破除体制障碍,进一步探索开放护士处方权医疗改革试点和法律法规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并实践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实现同质化管理目标.方法 2021年12月,应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调查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个院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并分析差异的原因.在政策文件学习、专题小组讨论、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比较管理策略应用前(2021年12月)与应用后(2023年12月)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结果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就医体验得分为(58.54±2.36)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58.13±3.24)分(t=-3.223,P=0.001),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1,P=0.458);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对医院整体的满意度得分为(98.44±6.22)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97.98±6.87)分(t=-2.490,P=0.013),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8,P=0.324);3个院区收到锦旗、表扬信的数量由应用前的1661件提升至应用后的2 190件,增长率为31.85%.结论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以差异管理为手段、同质化要求为目标,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可提升一院多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院内即时检测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床实验室即时检测(POCT)的快速发展对院内统一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保证POCT操作人员能力水平及资质、如何提升临床实验室开展POCT过程中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质量管理意识、如何帮助全院临床实验室开展院内POCT项目比对以及如何加强院内POCT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针对院内POCT统一管理、POCT质量保证以及临床科室开展POCT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在POCT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提出加强院内临床实验室POCT项目的统一管理,建立POCT的质量管理文件及提升质量意识,确认POCT操作人员的能力与资质、对POCT设备进行备案与校准、开展POCT室内质量控制、POCT检测系统进行院内比对等方面的管理建议及解决对策,指出POCT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医院管理者、医务部、护理部、质控科等职能科室对院内POCT 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验室在POCT工作中的困惑找到有帮助的答案,以共同努力规范院内POCT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术前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该专家共识旨在促进肥胖代谢外科学科建设与发展,使术前个案管理更加规范,为术前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由来自全国33家医院或院校具有丰富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医疗和护理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对6位具有>3年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访谈,执笔专家形成初稿后对6位专家以函审形式完成第1轮论证。在此基础上,邀请40位相关领域专家对修改稿以函审形式完成第2轮论证。根据第2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后,由编审委员会顾问进行网络会议研讨,完成第3轮论证,经修订后形成终定稿。结果:该专家共识包括患者入院前(院前咨询告知内容、院前健康宣传教育及干预、院前床位预约)和入院后(资料收集及入院介绍、检查和检验管理、临床照护)的个案管理内容,并制作临床路径范本文件。结论:该专家共识可为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术前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后续将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累积循证医学证据后进行定期更新,以更好服务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麻醉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麻醉护理即麻醉诊疗相关护理服务,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1989年原国家卫生部12号文件明确了麻醉科的一级临床科室地位 [ 2] ,但麻醉医师依然承担着"亦医亦护亦技亦工"的角色 [ 1] ,麻醉科无护理单元。20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 3] ,舒适化医疗服务主体的麻醉科发展迅猛,就加强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国家层面颁布了系列文件,而颇受争议的麻醉科护士岗位设置与管理问题也逐步被厘清认可 [ 4] 。尤其是近5年来,我国的麻醉护理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专科特色日趋显现,专业发展成绩斐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治的仁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目前正在我国肆虐。已经证实,新冠肺炎存在明显的院内感染现象,给外科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结直肠外科并不是此次抗击疫情的一线学科,但在特殊的形式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在保护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健康以及病区和医院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以往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当下的艰巨任务。笔者参照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结合《上海仁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文件汇总》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开展结直肠外科临床工作,分享了如何在疫情防控情况下,针对结直肠肿瘤急诊患者的诊疗流程、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准备择期入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处理、病房的防护、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医务人员及手术室、手术器械的防控措施。其中特别强调的包括:(1)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贯穿于结直肠肿瘤整个诊疗过程,MDT成员中,除常规相科室外,呼吸科和感染科也需列入。(2)肠镜检查有可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对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风险,故仅优先对于可能危及生命的急诊患者(出血、梗阻、消化道异物等)进行;若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不采取内镜下减压措施,直接拟定急诊手术治疗方案。(3)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应放置于隔离病室,配备单独医疗器具,在指定的独立负压(-5 Pa以下)手术间完成手术;围手术期伤口换药等使用过所有一次性物品、体液、粪便等,均按医疗废物规范进行处置。(4)参加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实施三级防护,术后应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4 d。希望能对同道有所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麻醉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NS)临床实践课程体系。方法:以我国《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及国卫办医函〔2019〕884号文件为指导,参照国际麻醉护士联盟(IFNA)提出的核心能力标准以及我国麻醉方向MNS核心能力要求,运用加拿大医师能力框架(CanMEDS)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结果,拟定麻醉方向MNS临床实践课程体系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结果:对2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30%和95.24%;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4;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98和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最终形成11个一级指标、4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麻醉方向MNS临床实践课程体系。 结论:麻醉方向MNS临床实践课程体系可借鉴性强,且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麻醉方向MNS的临床培养提供借鉴与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评定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编制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评定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考2019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文件,通过回顾性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召开专家会议、预试验,形成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评定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6月对大连市20所社区的26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检测量表信效度。结果:形成的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评定量表包含5个维度(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管理能力、并发症处理、健康教育)、18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510%。评定量表总的内容效度为0.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76~1.00。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7,重测信度为0.948。 结论:该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社区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评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低年资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现状,以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进行规范化。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中有81.1%认为有必要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护龄的低年资护士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均接受过岗前培训,91.1%的护士在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只有54.4%的护士技术操作得到规范;在24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有8项技术需求率达90.0%以上,分别为:无菌操作技术、导尿管安置、口腔护理、鼻饲技术、洗胃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护理文件书写及吸痰技术。 结论: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团队及护理工作的骨干,应结合临床护理需求及个体化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多层次及科学化的培训方案,充分调动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其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并进行系统化考核,以促进医院护理团队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RAND-UCLA专家共识法的心血管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兰德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RAND-UCLA)专家共识法建立心血管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为实现心血管专科护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基础。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CINAHL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31日。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型进行循证分析总结,并参考心血管护理质量指标相关文件形成指标池。2022年5月23日—7月12日,选取17名专家应用RAND-UCLA专家共识法对指标进行函询。结果:第1轮和第3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7/17),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第3轮专家函询的18个指标中,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一致性程度均<1.00,最终建立18个心血管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较好,形成的护理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心血管专科特色及良好的可操作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