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和对照组(采用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9±9.2)岁;Garden分型: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1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3.5±7.9)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16例,Ⅳ型13例。所有骨折均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倒三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包括螺钉间距、螺钉至颈皮质距离、螺钉覆盖面积、螺钉间平行偏差、螺钉与颈轴线偏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4±1.9)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3.1±5.5)min]、透视次数[(13.7±2.2)次]、导针钻孔次数[(3.7±0.6)次]、螺钉至颈皮质距离[(12.4±2.8)mm]、正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2°±1.1°)、侧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4°±1.0°)、正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4.0°±0.9°)、侧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3.2°±0.8°)均优于对照组[(46.5±8.6)min、(23.1±5.2)次、(11.0±2.2)次、(19.0±3.3)mm、6.5°±2.6°、7.1°±2.9°、7.7°±2.6°、9.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螺钉间距[(45.7±5.8)mm]、螺钉覆盖面积[(74.1±10.9)mm 2]均大于对照组[(31.3±7.7)mm、(55.5±9.0)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有1例骨不连,对照组有2例骨不连同时螺钉退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螺钉穿出或断裂、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相比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钉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透视次数和导针钻孔次数,有效提高螺钉置入精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 kg、(17.61±10.59) kg,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18.210, 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 t=5.005、-5.291,均 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47、1.614, 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 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42, P=0.303)。 结论: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任务导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吞咽功能(VFSS)、洼田饮水试验、焦虑(SAS)、生活质量(SF-36)以及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在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并探究其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以"五位一体"为导向整理指标,经专家函询对指标进行筛选、修订,最终得到"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研究自2020年12月起在儿科急诊应用"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此前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患儿各选6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急救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共开展了2轮函询,第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4%、100.00%,专家权威度分别为0.897、0.910,函询意见协调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02( χ2=39.842, P<0.001)、0.462( χ2=51.027, P<0.001),最终形成的"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4个。观察组抢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五位一体"导向的儿科急诊急救护理指标体系内容较全面、可靠性较强,其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能改善急救效果,提高急救效率,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4月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麻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结果: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1/2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0.227、0.165~0.283(均 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靠,对麻醉护理本科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儿手术患者麻醉苏醒阶段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患者麻醉苏醒阶段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收治90例小儿手术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麻醉苏醒阶段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麻醉苏醒阶段则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手术进程中的状况、体温变化和苏醒期的情况;比较两组在手术开始前1 d和手术开始后1 d的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两组在苏醒阶段的应激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包括心率、血压、躁动程度;比较两组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体温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发生低温和寒战的例数。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PACU滞留时间、气管拔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率、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低温和寒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中和术后的体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小儿手术患者,能降低患者应对手术时的生理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肾功能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影响。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水平等肾功能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循环凝血、穿刺点渗血、导管脱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能够依据肾内科患者健康恢复的目标进行目标设定为流程导向,持续提高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期早产患儿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早产新生儿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智能发育状况、身体发育状况以及患儿家长育儿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智能发育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育儿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早期早产患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有效地促进患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增强患儿家属对育儿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儿获取优质预后以及降低再次住院率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休克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PICCO监测,研究组患者予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入量管理相关指标[24 h液体总入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及乳酸]、治疗转归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4 h病情缓解率、28 d病死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研究组24 h液体总入量[(2 516.98±254.78)mL]、乳酸[(0.60±0.0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920.02±295.33)mL、(1.34±0.15)mmol/L]( t=16.573、3.837, P<0.001、 P=0.041)。研究组CVP[(13.38±1.41)mmHg]、MAP[(82.34±8.22)mmHg]、氧合指数[(224.06±23.21)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0.85)mmHg、(70.92±7.18)mmHg、(192.30±19.70)mmHg]( t=5.152、6.754、-2.498,均 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7.54±0.72)d]、ICU入住时间[(11.46±1.1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72±1.13)d、(18.29±1.73)d]( t=4.727、5.224,均 P<0.05)。研究组24 h病情缓解率[85.37%(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63.41%(26/41)],28 d病死率[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12/41)](χ 2=5.185、6.608,均 P<0.05)。研究组SOFA评分[(6.86±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5±0.91)分]( t=4.814, P<0.05)。 结论: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入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液体总入量,明显改善患者治疗转归相关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预防并发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已是烧伤治疗中的常见现象,原因可能与伤后第1个24 h仅用电解质溶液复苏、追求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策略等有关。过度液体复苏引起组织水肿是诱发呼吸功能不全、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从确定理想的复苏策略、设定合适的复苏目标值、实施复苏液体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控制过度液体复苏,预防相关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