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罗丹(浓缩丸)致肝损伤3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3例患者(例1女,52岁,有甲型肝炎史;例2女,64岁;例3女,61岁)均因慢性胃炎给予摩罗丹(浓缩丸)16丸口服、3次/d。例1无合并用药,例2合并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例3合并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及瑞巴派特片。例1、例2、例3分别在服用摩罗丹(浓缩丸)27、22、19 d后出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升高>5倍参考值上限,例2、例3伴胆红素升高。例1、例2、例3均立即停用摩罗丹(浓缩丸),分别在给予保肝治疗18、22、24 d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化浊通清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化浊通清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9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化浊通清饮、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摩罗丹治疗.比较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病理改变、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17(G-17)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西药组为62.26%,对照组为66.04%.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慢性炎症评分降低,且中药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3组胃脘疼痛、胃胀不舒、反酸烧心、嗳气、便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胃脘疼痛、胃胀不舒、反酸烧心、嗳气、便黏评分低于对照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SF-36评分均提高,且中药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和西药组,随访时中药组SF-36评分仍高于对照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G-17和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血清G-17和PGE2水平高于西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化浊通清饮治疗CAG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病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60 例胃络瘀阻型Hp阳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 80 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摩罗丹口服治疗.观察 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后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6.25%,对照组为 78.7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p转阴率为 93.75%,对照组Hp转阴率为 81.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4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6).治疗后,2 组血清GAS、S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MT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血清GAS、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PGⅠ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G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PGⅠ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G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75%,2 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胃络瘀阻型Hp阳性CAG临床疗效水平,增强Hp清除效果,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水平,且不增加药物安全性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 12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4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1 片/次,3 次/d,餐后1~2 h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摩罗丹,16 丸/次,3 次/d,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慢性胃炎量表(QLICD-CG)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和PGⅠ与PGⅡ比值(PGR).并比较治疗前和 1 年胃镜随访时两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3.75%,较对照组81.25%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次症积分及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QLICD-CG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和QLICD-CG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G-17、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年随访时,两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且 1 年随访时,治疗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确切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减,改善胃黏膜萎缩程度及功能状态,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萎胃康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H、PG Ⅰ/PG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萎胃康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生长激素调素(GH)、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均給予常规四联疗法根除Hp(奥硝唑片0.5g,克拉霉素0.5g,雷贝拉唑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0.6g,2次/d,早晚各1次)连服用14 d后停用,对照组服用摩罗丹,试验组应用萎胃康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胃镜、病理组织学改变,及GH、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Ⅰ/PG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可明显减轻胃脘胀满、胃脘刺痛或隐痛、纳差食少、食后胃痛、神疲懒言、肢体倦怠、呃逆嗳气、烧心反酸、面色萎黄等症状(P<0.05);在改善胃黏膜萎缩程度方面试验组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GH的含量(23.31±7.26) μg/L较对照组(19.89±6.72) μg,/L增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在试验组为12.92±1.31、对照组8.03±0.98,试验组明显提高了PGⅠ/PG1比值(P<0.05).结论:萎胃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PGⅠ/PGⅡ及GH水平,增强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胃黏膜局部微循环,保护胃黏膜腺体,修复受损的黏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摩罗丹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摩罗丹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60例予摩罗丹加维生素E治疗,B组60例仅给予维生素E治疗,2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90.7%、内镜下表现好转率是87.1%、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总有效率是77.7%,B组分别是69.1%、63.7%、54.6%,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摩罗丹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摩罗丹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后,分析治疗的有效率.结果:采用雷火灸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采用摩罗丹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两者差异比较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壁黏膜炎症情况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胃壁黏膜炎症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应用寒温并用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中解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温中解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CAG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中解毒汤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摩罗丹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对照组为6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病理组织学疗效总有效率为65.85%、对照组为4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中解毒汤治疗CAG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摩罗丹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例1,男,27岁,62.5 kg,汉族.无传染病及慢性病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患者2016年5月3日因腹部不适,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服用摩罗丹(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蜜丸,批号不详,规格9 g/丸)每次3丸,bid,治疗约1月余.2016年6月1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厌油、纳差、恶心、尿黄、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进食量减少”.6月10日出现“腹泻、纳差”等症状,当地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6月11日外院化验ALT 1 726U·L-1,BIL 88.2/61.1 μmol·L-1,HBsAg、抗HCV均阴性,未治疗.2016年6月17日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期间行肝脏穿刺术,病理:慢性药物性肝损害,G1S0-1,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地尔注射液、双环醇片等保肝、降酶、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复查r-谷氨酰基转移酶63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U·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U·L-1、胆碱酯酶4 840U·L-1、总胆汁酸35 μmol·L-1,病情好转,于2016年7月1日出院.该患者单独服用摩罗丹后出现不适,化验肝功能升高,评估患者不良反应相关性评价为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