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生长激素释放肽调控食欲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与中枢食欲调控机能紊乱密切相关。胃生长激素释放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促食欲肽,其可作用于中枢稳态进食和享乐进食神经通路促进机体食欲和摄食行为,可能成为调控食欲的新靶点。此外,Ghrelin还参与促进生长、胃肠道功能调节、抑制炎症反应等对能量平衡的调节作用。因此,对Ghrelin及其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肥胖症患者中枢食欲调控过程的病理生理改变,寻找治疗肥胖症的潜在靶点。本文重点探讨Ghrelin调节食欲相关神经元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努南综合征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心脏缺陷、发育迟缓、胸廓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身材矮小是N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70%的NS患者存在身材矮小。NS发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上调相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已被批准用于身材矮小的NS患者,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药物剂量、影响因素、长期疗效及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不足。该文综述NS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管理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X-连锁低磷血症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X-连锁低磷血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低磷血症,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与内肽酶同源的磷酸盐调节基因(PHEX基因),呈显性遗传。PHEX基因的缺陷使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上调,继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膜结合钠-磷协同转运体NaPi-Ⅱa和NaPi-Ⅱc发生降解以及1α-羟化酶表达被抑制、24-羟化酶活性被增强,最终导致临床表现为肾磷酸盐丢失、维生素D代谢及骨矿化异常的佝偻病/骨软化症。诊断该病有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结果的综合判断,确诊该病后应尽早且终身予以磷酸盐合剂及骨化三醇替代治疗,必要时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身高,新药抗FGF23单克隆抗体Burosumab的出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IK3R3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PIK3R3)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GH-PitNETs)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相关的PitNETs数据集,分析PIK3R3在GH-PitNETs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来源于不同PitNETs亚型的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PIK3R3在GH3、MMQ和AtT-2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GH3细胞,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对PIK3R3进行敲低,并将细胞分为PIK3R3敲低2组(Sh-PIK3R3-2)、PIK3R3敲低3组(Sh-PIK3R3-3)和未转染对照组(Sh-NC),通过CCK-8、EdU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WB检测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粘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结果:GEO数据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垂体或瘤旁组织,PIK3R3在GH-PitNETs中表达上调(均 P<0.05),而在催乳素型PitNET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PitNETs和促性腺激素型PitNETs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WB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MMQ和AtT-20细胞,PIK3R3在GH3细胞中表达更高(均 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时间点,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9±0.02、0.46±0.03、1.25±0.06和0.17±0.02、0.37±0.02、1.03±0.05,均低于对照组细胞的0.24±0.02、0.64±0.04、1.67±0.09(均 P<0.05)。EdU检测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6.87±1.63)%和(13.45±1.33)%,均低于对照组的(34.51±2.76)%(均 P<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单细胞集落数分别为(84±10)个和(75±8)个,均低于对照组的(173±19)个(均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2±2.14)%和(27.40±2.51)%,均高于对照组的(14.12±1.48)%(均 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82±15)个和(166±13)个,均低于对照组的(428±27)个(均 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1±5)个和(22±3)个,均低于对照组的(64±9)个(均 P<0.05)。WB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两组PIK3R3敲低组细胞的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和P-AKT表达均降低(均 P<0.05),E-cadherin表达均增加(均 P<0.05),AKT表达无明显变化(均 P>0.05)。 结论:PIK3R在GH-PitNETs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AKT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和脂质运转载蛋白2水平变化及与糖代谢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测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钙素和脂质运转载蛋白2(LCN2)水平变化,及其在肢端肥大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患者41例),同期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名。分析骨钙素及LCN2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骨源性激素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以及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者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55.45±34.02对19.46±6.69)ng/ml, P<0.01],LCN2水平显著下降[(34.15±9.95对57.50±29.75)ng/ml, P<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加( P<0.01),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葡萄糖耐量试验0~120 min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 INS)无明显变化(均 P>0.05)。手术治疗后,随着血清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术后骨钙素水平显著下降[24.79(18.39,32.59)对43.51(26.73,65.66)ng/ml, P<0.01],LCN2显著升高[(45.15±15.33对37.03±9.73)ng/ml, 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肌肉含量与血清LCN2呈独立正相关( β=0.44, P=0.015),血清IGF-1水平与骨钙素呈独立正相关( β=0.512, P<0.01)。骨钙素是HOMA-β独立影响因素( β=0.519, P=0.004)。LCN2( β=-0.398, P=0.017)和骨钙素( β=0.553, P=0.001)是AUC INS的独立影响因素,GH( β=0.294, P=0.029)和IGF-1( β=0.428, P=0.002)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钙素水平升高而LCN2水平下降,术后伴随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上述异常一定程度恢复。血清骨钙素及LCN2水平与肢端肥大症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肢端肥大症中骨骼参与糖代谢调控增添新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质疏松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患。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骨矿化促进药、骨吸收抑制药和骨形成促进药,可供选择种类仍然有限,亟待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本文将阐述骨质疏松基础领域新的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1)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骨重塑过程中的免疫调节(RANK/RANKL通路和WNT通路);(2)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研究(抗骨硬化蛋白Romosozumab)与骨质疏松;(3)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骨质疏松;(4)转录因子(GATA4、SFRP1、Tph1和DDK1)与骨质疏松;(5)干细胞与骨质疏松;(6)其他:"骨骼-肠道菌群"调节轴和miRNAs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例小肠唇状瘘、重度营养不良伴抑郁患儿的特殊分段肠内营养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介绍1例车祸伤后小肠唇状瘘 、重度营养不良伴抑郁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专科管理方案.方法:关瘘术前采用局部双腔套管负压引流,联合静脉使用生长激素及生长抑素,满足其经口进食欲望(限量半流质饮食),收集食物残渣后由瘘口排除,并通过远端空肠营养置管间歇输注个性化肠内营养液,实现分段肠内营养支持.关瘘术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治疗期间利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评估患儿的情绪及行为,积极辅以肠外营养支持,并持续监测患儿消化道情况 、体重和营养相关生化指标,阶段性调整营养方案.结果:患儿抑郁量表得分从31分降至14分,心理状态逐渐稳定,配合度逐渐提高,实现体重平稳增长,达到手术要求并顺利关瘘,行关瘘术后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顺利出院.结论:根据患儿心理特点和车祸伤后新的胃肠解剖结构,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方案,可以保证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长板成熟与分化调控机制概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生长板(软骨组织)是骨骼发育、线性生长的关键,但随着青春期进展,生长板的增殖能力将不断耗竭,最终骨生长板闭合。在骨生长过程中,有多种调节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其中,内分泌调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转录因子通过系统调节对生长板调控起重要作用。局部调节因子,如印第安刺猬蛋白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骨形成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也对生长板调控起一定作用。现就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机制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降调节后激素替代方案中应用生长激素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中应用生长激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行FET的1042个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生长激素将患者分为生长激素组(A组)和未应用生长激素组(B组),分别比较高龄(≥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A、B两组间的临床结局。结果:A组女方年龄[(31.1±4.5)岁]、临床妊娠率[67.1%(114/170)]均高于B组[(30.1±4.4)岁、57.5%(501/872)]( P=0.010, P=0.020)。高龄患者A组与B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PCOS患者A组的活产率[65.8%(25/38)]明显高于B组[42.3%(96/227)]( P=0.007)。反复种植失败患者A组的种植率[37.3%(57/153)]、临床妊娠率[50.5%(46/91)]、活产率[37.4%(34/91)]明显高于B组[23.0%(115/501)、29.1%(92/316)、21.8%(69/316)]( P<0.001、 P<0.001、 P=0.003)。 结论:高龄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并不能改善FET的妊娠结局。PCOS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可有效提高活产率。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明显提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肢端肥大症致继发性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肢端肥大症致继发性糖尿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55岁男性,因“发现肢端肥大23年,血糖升高19年”入院,患者明确诊断肢端肥大症、继发性糖尿病及肥胖症。垂体生长激素瘤经历手术后复发、伽马刀及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已达标,予二甲双胍0.5 g、3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联合甘精胰岛素36 U睡前控制血糖,血糖不达标,予调整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1 mg、1次/周联合二甲双胍0.5 g、3次/d后血糖控制良好,体重下降8 kg,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从而达到降糖减重的作用,并且每周1次的用药方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