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导航经皮前柱螺钉联合后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经皮前柱螺钉联合后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盆科采用机器人导航经皮前柱螺钉联合后路钢板固定治疗的13例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49.1±8.5)岁(范围25~65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2例、撞击伤2例,合并后髋关节脱位7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后柱后壁的复位固定并间接复位前柱,应用机器人导航经皮前柱螺钉固定前柱,记录术中置入前柱螺钉的时间、切口长度和并发症。使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Brooker分类评估异位骨化程度。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Matta改良的Postel Merle D'Aubigne评分评估功能。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前柱螺钉用时(19.4±4.0)min(范围17~23 min)、切口长度为(8.0±1.4)mm(范围6~10 mm)。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所有前柱螺钉均位于骨性通道内,螺钉长度为(108.3±11.2)mm(范围90~130 mm),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4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方法,13例患者中11例骨折解剖复位,2例因前柱存在1~2 mm间隙而评价为不完全复位,解剖复位率为84%。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改良Postel Merle D'Aubigne评分分别为(13.4±1.1)分、(15.8±1.5)分和(17.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78, P=0.007);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22)。末次随访时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2%(12/13)。无一例发生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 结论:机器人导航经皮前柱螺钉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安全,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周动脉血管断裂四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诊治的4例不同原因外周血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17~59岁,2例火器伤、1例撞击伤和1例锐器伤;2例为股动脉不完全断裂,1例为腘动脉完全断裂,1例为腋动脉完全断裂。4例伤后均由急救车工作人员做加压包扎后送至急诊,伤后至急诊时间30 min至2 h,均紧急行血管修复外科手术,术后患肢皮温、皮色、动脉搏动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8 ~95个月(平均47.8个月),重建血管血流均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提示外周血管断裂患者需及时诊断并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1)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3年6月84例青少年抑郁患者,调查NSSI发生情况,调查并比较NSSI组、非NSSI组性别、年龄、受虐经历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NSSI影响因素.结果 84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中35例有NSSI经历,其中割伤25例,撞击伤6例,其他4例;NSSI组、非NSSI组年龄、性别、抑郁程度、虐待经历、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学史、单亲家庭、主要照顾者、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抑郁、虐待经历、社会支持低、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成瘾是NSSI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少年抑郁患者NSSI经历比例较高,严重抑郁、虐待经历等可能增加NSSI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创伤性主动脉损伤单中心临床诊治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创伤性主动脉损伤(TAI)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3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救治的12例TAI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27~80岁,平均51.7岁;道路交通伤8例,撞击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收集并分析患者主动脉损伤的分型、特点、治疗策略,多发伤治疗情况以及近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主动脉损伤患者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8例,Stanford Non-A/B型主动脉夹层2例;接受主动脉手术者8例(66.7%),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3例.体外循环下开放手术治疗3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4例,杂交手术1例,非手术治疗4例.开放手术和杂交手术患者均治愈,无围术期死亡.TEVAR治疗患者中,1例合并严重多发伤,住院期间死亡.4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存活.随访时间14~123个月,平均45.9个月.截至2023年6月最后一次随访,1例TEVAR治疗患者失访,余10例患者均存活,无新发主动脉事件.结论 早期识别TAI,充分评估患者的多发伤及主动脉损伤伤情,制定个性化整体治疗方案,合理地干预和正确的手术策略,是TAI治疗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胸部撞击伤后首次就诊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心脏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纵隔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非霍奇金纵隔淋巴瘤肿块巨大,呈浸润性生长,且生长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积液,25%~30%患者以肿块压迫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为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 就诊时往往已出现结外转移,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淋巴瘤常由影像学检查首先发现病灶,后通过穿刺或手术活检、免疫组化等方法,依据其病理特征作出诊断,其治疗以化疗为主,可结合放射治疗. 本例为胸部外伤后就诊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心脏转移,其病史及超声表现均具有不确定性,容易漏诊、误诊,后通过 CT及病理确诊. 现对本病例报告如下,以提高超声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诊断此类病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57岁,平均37.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硬物撞击伤1例.损伤类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7例,冠状突骨折合并同侧桡骨头骨折4例,尺、桡骨近端关节内粉碎双骨折1例,冠状突骨折合并同侧桡骨远端骨折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Ⅱ型2例,Ⅲ型11例;按照O'Driscoll分型: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10例(Ⅱb型8例、Ⅱc型2例),基底部骨折3例.记录尺骨冠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X线片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是否愈合,记录愈合时间.测量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指数(MEPI)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为30~ 55 min,平均38.7 min;术中出血量为90 ~ 160 mL,平均109.3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9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2周;2例异位骨化形成.末次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屈119 ~ 145°,平均132.4°;伸-8 ~ 15°,平均7°;前臂旋前68 ~ 90°,平均78.6°;旋后76~ 90°,平均84.3°.MEPI为70~100分;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可以避开肘部重要血管、神经,直视下进行骨折块复位、固定,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入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0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1例,女性112例;年龄60~81岁,平均70.3岁.摔伤148例,撞击伤45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采集到采用前方入路104例(A组),后外侧入路99例(B组),记录两种入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扶拐负重时间.结果 术后A组随访99例,B组95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5个月.前方入路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皮肤切口长度,住院天数、下地扶拐负重时间优于后外侧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出血、缩短卧床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的衣物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铁路公安法医实际工作中,铁路交通事故最常见的是撞击伤、辗轧伤和擦挫伤等,相应损伤的衣物检验也有别于其他案件,具有其自身特点.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常见损伤中衣物检验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5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25 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在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07-01/2017-06-01以无光感首诊于我院的眼外伤并行25 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46眼,对其性别、年龄、户口地域、外伤性质、致伤原因、受伤时间、伤口位置及大小、视力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46例中男38例,女8例(男:女=4.75:1);年龄7~77(平均37.96±18.99)岁,其中青年组(<45岁)26例(57%),中年组(45~60岁)14例(30%),老年组(>60岁)6例(13%);致伤原因钝器伤18眼(39%),锐器伤8眼(17%),植物伤6眼(13%),爆炸伤6眼(13%),撞击伤4眼(9%),肢体击伤2眼(4%),车祸伤2眼(4%).眼球破裂伤33眼(72%),眼球穿通伤12眼(26%),眼球挫伤1眼(2%).合并玻璃体积血44眼(96%),视网膜脱离30眼(65%),球内异物18眼(39%),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2眼(48%),眼内炎18眼(39%),视网膜下出血12眼(26%).术后最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光感及以上者30眼(65%),仍无光感者16眼(35%).结论:眼外伤后无光感患者以农村地区中青年多见,影响无光感眼术后恢复的因素主要包括受伤类型、伤口的大小和位置、视网膜脱离、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受伤时间、是否合并球内异物及眼内炎等,25 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使大部分眼外伤后无光感眼恢复至光感及光感以上的视力,其在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颈部外伤的抢救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颈部外伤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救治的17例颈部外伤患者,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颈部外伤者中颈部牛挑伤3例,刎颈2例,锐器砍伤6例,车祸挤压撞击伤5例,爆炸异物刺伤l例.开放性损伤15例,闭合性损伤2例.结果 本组中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15患者中,14例创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创口因为切口感染换药后Ⅲ期愈合;1例气管切开合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半年行支撑喉镜下杓状软骨切除术,城垛式气管成形术,并拔除气管套管,无咽瘘、气管食管瘘、喉狭窄等并发症发生;2例声嘶明显,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声带固定1例,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声嘶明显好转,进食呛咳改善;左侧声带膜部瘀血1例,出院后3个月随访,声嘶完全改善.抢救成功15例患者术后均无偏瘫、失语、视力下降、复视等.结论 迅速、准确的判断颈部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如颈部探查修复术、ICU抢救治疗等可有效挽回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