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改良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眼科见习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培养卓越医师的目标,评价改良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眼科本科生见习课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n=50)实施常规眼科见习带教,试验组( n=50)实施改良式TBL教学法进行眼科见习带教。对比两组临床专业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并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和Wilcoxon’s秩和检验。 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29.68±4.52)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27.8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32.88±5.05)优于对照组技能考核成绩(30.8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各项主观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眼科本科生见习课带教过程中采用改良式TBL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实现卓越医师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行性见习课教育改革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改良式“三明治”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改良式“三明治”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29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实习的28名护理实习生为观察组,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改良式“三明治”教学。出科前,对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分、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护理查房汇报成绩等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5.0进行 t 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护生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深入学习、控制学习、扎实学习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89.11±3.58)vs.(88.97±2.74)]和操作考核成绩[(93.79±2.48)vs.(93.86±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查房成绩[(88.61±2.60)vs.(83.38±3.9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改良式“三明治”教学法可提升神经内科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分析能力,适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产科实习的护生8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及教学满意率评价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总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实践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80.95%(34/42),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97.6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0, P=0.014)。 结论: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可提高产科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率和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及评价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的实践与研究,升级课程设置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良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参加临床技能大赛组别与未参赛组进行对比;微课结合PBL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进行对比;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组别与常规考试组别进行对比;形成性评价组别与传统总结性评价组别进行对比.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良评价体系的对比研究中,实验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良评价体系等途径,可以很好的完成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更好的培养有用的卫生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形势下现有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现如今,现代医学已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性学科,而是一个包括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综合体.在这种新形式下,主流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明显.针对这些弊端,本文明确了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新的目标及原则,并针对各项原则进行了具体改革方法举例,包括:穿插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教学法加标准化病人案例化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及网络慕课自学,改良基础教学阶段导师制度.总的来说,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旨在为未来培养适应国际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进行突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改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将改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于精神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参加精神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02名,干预组94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改良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即参照临床路径模式,让护生参与制定教学路径,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比较出科时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成绩,老师及护生对彼此实习或教学表现的评价,以及教学双方对实习整体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护生或带教老师对实习或教学表现以及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两个因子,因子1:带教技能水平、师德师风、带教知识水平、理论得分、工作态度、操作得分;因子2:教学管理能力、护理查房得分、行为规范、学生对老师评价;总解释度为65.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可以规范精神科实习教学流程,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提高带教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教学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供给现状及改进策略——基于10所医学院校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院校职业精神第一课堂教育的供给现状,为优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和改进策略.方法:收集10所样本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研究,并辅以相关人员的访谈调研.结果:医学职业精神未明确列入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之中;在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中,公共基础类课程(含职业精神相关课程)的门数与学时比例相对偏低(13.5门,占26%;805.7学时,占24.9%),其中职业引导类课程的平均门数与学时严重偏低(1.7门,占3.3%;61.3学时,占1.9%),除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外,医学沟通类和行为医学类课程单独开设的比例严重不足(仅为30%与20%);讲授式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手段,仍是各校首选的教学方式(100%),其次为实践能力培养式教学(77%)、问题导向式教学(62%)、研讨式教学(45%)和社区式教学(9%).课堂教学学时比例为46%,临床实践仅占23%;闭卷考试仍是职业相关类课程的首选评定方式(70%),其次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10%)、多项选择题(10%)和改良式问答题(10%).结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第一课堂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教育供给理念相对陈旧、教育供给内容偏向单薄、教育供给方式略显单一、教育供给评价太过传统等教育供给失准的问题,解决之策在于遵循"精准供给"的思维逻辑,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反思与改革,持续优化医学院校职业精神第一课堂的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