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 kg、(17.61±10.59) kg,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18.210, 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 t=5.005、-5.291,均 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47、1.614, 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 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42, P=0.303)。 结论: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辽宁省9家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129例老年患者资料。男性120例,女性9例;年龄60~<75岁89例,75~<85岁33例,85岁及以上7例;术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康复者11例。通过计算克朗巴哈系数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验证衰弱评估量表的信效度,以5项改良衰弱指数量表(5-mFI)作为金标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量表对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谵妄、切口愈合不良、术区血肿血清肿和总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结果: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具备较好的信效度(有效完成率为9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1.000,量表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为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个主成分,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565~0.873;以5-mFI诊断衰弱作为金标准,AUC为0.795, P<0.01;克朗巴哈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系数为 0.926),可以有效预测术后急性尿潴留、谵妄、术区血肿血清肿和总并发症(AUC分别为0.746、0.870、0.806和0.738, P值均<0.05),且预测效率高于5-mFI(AUC分别为0.694、0.838、0.626和0.641,仅谵妄一项 P<0.05),但两种量表对切口愈合不良的预测均不准确(衰弱量表的AUC为0.519, P=0.913;5-mFI的AUC为0.455, P=0.791)。 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具备良好的信效度,能够预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量表还可用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前衰弱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衰弱状态和手术转归的相关性研究及潜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衰弱状态与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探讨潜在的线粒体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256例。术前使用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x, mFI)量表评估衰弱状态。同时进行包括年龄校正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ge-a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aCCI)评分等在内的术前基线资料的收集和评估,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Seahorse XF24分析仪进行线粒体压力测试,获取细胞生物能量健康指数(bioenergetic health index, BHI)。随访患者严重并发症等指标至术后30 d。研究首要结局指标为衰弱状态与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次要结局指标为:①衰弱患者与非衰弱患者在以下术后转归指标的差异,包括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综合并发症指数(comprehensive complication index, CCI)评分、术后30 d病死率、术后住院时长、是否入住ICU及ICU住院时长、总体医疗耗费;② BHI及其与衰弱状态及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衰弱患者术前aCCI评分高于非衰弱患者( P<0.05),两组患者其余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衰弱状态是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值比5.89,95%CI 2.64~13.14, P<0.05)。调整变量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衰弱状态(比值比5.86,95%CI 2.34~14.68, P<0.05)与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相关。衰弱患者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CCI评分、术后住院时长、总体医疗耗费均高于非衰弱患者( P<0.05),术后30 d病死率、是否入住ICU及ICU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衰弱患者与非衰弱患者的B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BHI与衰弱状态及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均无相关性( P>0.05)。 结论: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与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相关,衰弱患者的手术转归较非衰弱患者差;此外,反映线粒体功能的BHI尚不能单独用于预测术后30 d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6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分为≤1分和≥2分组,并对术后30 d、1年、2年、4年的存活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 208例患者,评分≤1分组890例、评分≥2分组318例,两组30 d死亡率、1年死亡率、2年死亡率和4年死亡率分别为1.6%(14/890)比1.9%(6/318)( P=0.707)、11.3%(99/874)比11.6%(36/310)( P=0.917)、19.7%(168/852)比24.3%(73/300)( P=0.099)、44.0%(238/541)比51.5%(106/206)( P=0.0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评分≥2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评分≤1分组高[14.8%(47/318)比9.7%(86/890)( P=0.012)],其中脑卒中发生率为6.3%(20/318)比1.8%(16/890)( P<0.001)、术后肺炎发生率为6.0%(19/318)比3.1%(28/890)( P=0.0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以及入院时血红蛋白偏低均是术后患者1年、2年、4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而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则不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改良衰弱指数评分≥2分可预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炎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并未发现与术后死亡风险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衰弱综合征建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衰弱综合征建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模型〔老年脓毒症评分(ESS)〕。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合并症指数(CC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临床衰弱分级(CF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Ⅳ)、改良营养评分(MNS)、多重耐药性(MDR)、机械通气(MV)、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姑息治疗19项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连续自变量进行分类变量转换后,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并与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 6种评分比较对患者病死率的辨别力。结果:共纳入25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为60.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CCI、ADL、IADL、MMSE、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MDR、MV、CRRT、姑息治疗为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年龄:优势比( OR)=1.027,95%可信区间(95% CI)为1.005~1.050, P=0.018;肿瘤: OR=2.001,95% CI为1.022~3.920, P=0.043;CCI: OR=1.193,95% CI为1.064~1.339, P=0.003;ADL: OR=0.851,95% CI为0.772~0.940, P=0.001;IADL: OR=0.894,95% CI为0.826~0.967, P=0.005;MMSE: OR=0.962,95% CI为0.937~0.988, P=0.004;CFS: OR=1.303,95% CI为1.089~1.558, P=0.004;SOFA: OR=1.112,95% CI为1.038~1.191, P=0.003;GCS: OR=0.918,95% CI为0.863~0.977, P=0.007;APACHEⅡ: OR=1.098,95% CI为1.053~1.145, P<0.001;APACHEⅣ: OR=1.032,95% CI为1.020~1.044, P<0.001;MNS: OR=1.315,95% CI为1.159~1.493, P<0.001;MDR: OR=2.029,95% CI为1.197~3.437, P=0.009;MV: OR=6.408,95% CI为3.480~11.798, P<0.001;CRRT: OR=2.744,95% CI为1.529~4.923, P=0.001;姑息治疗: OR=5.760,95% CI为2.177~15.245, P<0.001〕。二元回归分析显示,CFS分层( OR=1.934,95% CI为1.267~2.953, P=0.002)、MV( OR=4.531,95% CI为2.376~8.644, P<0.001)、CRRT( OR=2.471,95% CI为1.285~4.752, P=0.007)、姑息治疗( OR=6.169,95% CI为2.173~17.515, P=0.001)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ESS=0.660×CFS分层+1.511×MV+0.905×CRRT+1.820×姑息治疗"。ESS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 CI为0.730~0.834, P<0.001,当最佳截点>2.2分时,其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70.3%,阳性预测值为80.4%,阴性预测值为68.3%。简化ESS=0.5×CFS分层+1.5×MV+1×CRRT+2×姑息治疗,简化ESS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AUC为0.784,95% CI为0.729~0.833, P<0.001,当最佳截点>2.0分时,其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0.3%,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66.4%。与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 6种评分比较,ESS对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辨别力更显著(AUC:0.785比0.607、0.607、0.600、0.664、0.702、0.657,95% CI:0.730~0.734比0.537~0.678、0.537~0.677、0.529~0.671、0.598~0.730、0.638~0.766、0.590~0.725,均 P<0.05)。 结论:CFS、MV、CRRT和姑息治疗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评分ESS评估能力良好,可作为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和分类救治的参考及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衰弱评估与老年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衰弱状态与老年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潜在关系,为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8日至2019年8月8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553例65岁以上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衰弱状态由5项改良衰弱指数(the 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 mFI-5)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mFI-5评分变量及术后并发症信息,构建mFI-5评分。根据mFI-5评分划分为衰弱组(157例,mFI-5≥0.4分)与非衰弱组(396例,mFI-5<0.4分)。主要结局为1年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肺部感染与脑卒中。采用COX回归分析1年全因死亡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与肺部感染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衰弱组术后发生1年全因死亡、肺部感染、脑卒中概率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 P<0.05)。衰弱组1年全因死亡率是非衰弱组的3.987倍[比值比(odds ratio, OR)3.987,95%CI 1.543~5.978, P=0.011]。Kaplan-Meier曲线显示衰弱组患者预后较非衰弱组差( P<0.05)。衰弱组出现术后脑卒中的概率是非衰弱组的4.830倍( OR 4.830,95%CI 2.847~8.196, P<0.001),衰弱组出现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是非衰弱组的4.911倍( OR 4.911,95%CI 1.921~7.214, P=0.003)。 结论:衰弱是老年脑肿瘤切除患者出现术后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mFI-5≥0.4分可作为识别衰弱状态的有效指标,为患者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合并衰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应用效能。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40例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内有无再入院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再入院组( n=24)和对照组( n=116)。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30 d内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预测模型的应用效能。以预测模型再入院发生率的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2组之间的再入院情况。 结果:再入院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Charlson共病指数(CCI)、住院时长、改良版埃德蒙顿衰弱量表评分(REFS)、近1年内住院次数、近6个月急诊就诊次数均高于对照组(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 OR=1.04,95% CI:1.01~1.07, P<0.05)、CCI( OR=1.60,95% CI:1.02~2.50, P<0.05)、住院时长( OR=1.12,95% CI:1.00~1.25, P<0.05)、REFS评分( OR=1.53,95% CI:1.04~2.25, P<0.05)是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出预测模型P=1/(1+e -x);x=-10.809+(0.038×hs-CRP)+(0.469×CCI)+(0.113×住院时长)+(0.423×REFS评分)。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5(95% CI:0.765~0.944),LACE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0(95% CI:0.659~0.810),2种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0, P=0.036)。高风险组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间隔时间短于低风险组( χ2=70.75, P<0.01)。高风险组再入院风险比低风险组高15.84倍。 结论:hs-CRP、CCI、住院时长、REFS评分是合并衰弱的COP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本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衰弱指数对重症肺部感染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x, mFI)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3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mFI≥3分29例为观察组,mFI<3分2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炎症指标、免疫细胞亚群、肺功能、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及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分析mFI、APACHEⅡ、PSI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14.32±2.73) vs. (8.72±3.29)]μg/L、白介素-6(interlukin-6, IL-6)[(243.18±28.32)vs. (194.28±25.29)] n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84.23±16.32)vs. (67.04±15.89)]ng/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 T比例[(34.28±4.28)vs. (39.27±4.22)]及CD4+/CD8+[(1.32±0.22)vs. (1.53±0.2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27.28±2.74)vs. (20.18±2.15)]分及PSI[(124.72±14.23)vs. (110.28±13.28)]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观察组FEV1[(61.28±5.28)vs. ( 68.23±6.28)]%及FRC[(1.83±0.18)vs. (1.53±0.25)]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20例(86.96%) vs. 14例(63.64%)],呼吸衰竭[19例(82.61%) vs. 10例(45.45%)],ICU住院时间[(7.83±1.74)vs. (5.72±1.38)]d及住院时间[(24.82±4.28)vs. (20.38±3.27)]d长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AUC为0.696(95%CI:0.575~0.799),PSI评分预测AUC为0.653(95%CI:0.530~0.762),mFI预测AUC为0.820(95%CI:0.711~0.901),mFI的AUC大于PSI评分(P<0.05)。结论:衰弱的重症肺炎患者易出现机体功能损害,mFI对重症肺炎预测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衰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其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某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标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简化版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 200例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发生率为86.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残疾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F=71.813,P<0.001).结论 社区老年脑卒患者的衰弱发生率高,残疾程度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低、抑郁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衰弱水平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揿针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研究揿针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COPD患者 2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予揿针治疗,疗程为 8 周.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和衰弱筛查量表评分、改良英国 MRC呼吸困难指数问卷(mMRC)、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两组治疗后均随访 6 个月,记录两组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2.00%和 7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衰弱筛查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衰弱筛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RC分级及平均分、SGRQ 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 1 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 mMRC分级及平均分、SGRQ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治疗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确定,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改善疲劳衰弱状况与增强运动耐量,还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并提高肺功能,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