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朱镇华教授辨证分型论治慢喉瘖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喉瘖是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难治性.朱镇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认为慢喉瘖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将慢喉瘖主要分为气虚痰凝证、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常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养阴清肺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治疗,运用从脾论治、以形补形、形神共养、内外结合的组方策略与治疗法则,辨证分型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医大师邹燕勤治疗IgA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结邹老临证经验,并附医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气主呴之”探讨肾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癌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COPD炎癌转化是指肺部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的恶性转化。中医认为,COPD炎癌转化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COPD致肺脾肾之气受损,气为阳,气虚则阳虚,阳虚温煦失常致气滞、痰凝、血瘀,为COPD炎癌转化的关键。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亏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始动因素;肺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根本因素;肾虚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推动因素。本文从“气主呴之”理论探讨肾阳在COPD炎癌转化中的作用,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绍派伤寒调护法在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绍派伤寒调护法在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呼吸科确诊的100例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护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调护方法干预,调护组在常规调护基础上采用绍派伤寒调护法调护。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问卷)、圣乔治呼吸量表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PEF水平。结果:治疗后调护组呼吸困难情况优于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FEV1%、PEF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绍派伤寒调护法能进一步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3年2月1日有关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并进行腧穴、归经和特定穴频次统计,分别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0篇,涉及针灸处方70首,包含腧穴31个,总频次384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46次)、关元(45次)、足三里(43次)、中极(41次)和气海(38次),常用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腧穴多位于下肢部和腹部,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和五输穴居多。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腧穴组合为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结论:产后尿失禁病机以气虚为主,针灸治疗基于益气健脾、养肺补肾治法,注重腹部和下肢部腧穴的使用,并运用上下配穴、前后配穴等配穴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从中西医角度探讨炎症因子指标在COPD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壅肺组( n=50)和肺肾气虚组( 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白介素-6(IL-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痰浊壅肺组COPD患者MCP-1、IL-6、ESR、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明显高于肺肾气虚组(均 P<0.05)。肺肾气虚组COPD患者WBC、MCP-1、MIP-1α、IL-6、ESR、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痰浊壅肺组COPD患者MIP-1α、MCP-1、IL-6、ESR、CRP、WBC、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COPD患者机体存在炎症反应,而痰浊壅肺证患者的炎症反应较肺肾气虚证患者更为明显。炎症因子MCP-1、MIP-1α、IL-6、ESR、CRP、WBC、PCT等指标可作为判断COPD炎症程度的指标,对COPD患者区分不同证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中医论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阳虚失运-化气不足-血脉不荣、阴邪凝结-成形太过-血脉不通是CTO的关键病机,以阳气虚衰为本,阴邪(湿邪、痰浊、水饮、血瘀)凝滞为标.治疗上提出温阳化气法是治疗CTO的总则,温肺阳以化宗气,温脾阳以化中气,温肾阳以化元气,结合阴邪偏盛,辅以燥湿、祛痰、化饮、逐瘀之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之功,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CTO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 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肺结节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29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甲基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95例)和阴性组(20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每组81例.从病历中提取患者结节特点及临床症状,运用证素辨证学和因子分析总结中医证素并命名证候,比较两组结节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 两组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性质、结节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汗出明显、苔黄腻、脉细、脉沉、食欲不振和尿少等症状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痰色白、痰多质稠、齿痕舌和脉滑等症状占比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脾、肾、饮、气虚、阴虚、阳虚等证素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21%;阴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5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043%.阳性组证候以脾肾(心)虚弱证为主,阴性组证候以痰饮阻肺证为主.结论 肺结节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甲基化阳性患者以虚为主,虚处留邪是促使邪积成毒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阴性患者祛实为先、阳性患者调补为主,可将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和柔肝活血等作为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