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在乳腺癌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概述数字心理健康干预的概念及相关政策、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在乳腺癌病人中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数字心理健康干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术后伤口远程数字化监测在常规外科实践中的应用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数字健康干预(DHIs)的发展,远程数字化术后伤口监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为术后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实时的健康管理。本研究旨在探索远程数字化术后伤口监测在常规外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减轻手术部位感染(SSI)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效率方面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防控的关键。生活方式干预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行为改变,否则将影响服务对象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能提供血糖实时变化的可视化数据,被视为激励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教育工具,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共识提出构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依托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个体智能监测终端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健康信息多端数据共享云平台;应用5G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施连续、动态、实时的健康指标居家监测和糖尿病风险预警;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实施早筛查和风险评估,将基于CGM的24 h平均血糖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指标;在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干预的综合性干预原则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根据CGM技术提供的连续、动态、实时的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案,联合智能应用程序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健康管理,建立糖尿病的“三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FMEA的优质护理对新生儿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摄像系统眼底筛查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优质护理对新生儿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摄像系统(RetCam3)眼底筛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124例进行RetCam3眼底筛查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依据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FMEA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筛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单眼筛查时间、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随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筛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9%,低于对照组66.13%( P<0.05);观察组单眼筛查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随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FMEA的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RetCam3眼底筛查过程中,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缩短单眼筛查时间,提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随诊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数字技术实现个体精准营养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当前我国数字科技蓬勃发展,为应对逐年攀升的慢性病发病率,满足人们对健康寿命的追求,现代营养学作为慢性病防治的核心元素也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实现个体化的精准营养被赋予更广泛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技术被用于提高膳食调查的准确性;综合多种营养健康数据库而建立的数字化膳食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有利于科学有效地评估个人的膳食摄入总体质量,可穿戴设备和化学传感器使营养状况评估更便捷;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而开发的数字化精准营养干预方式得以实现;营养教育在“互联网+”、新/融媒体、应用软件等普及下方兴未艾;各类数字化智能科技已逐步渗透营养领域赋能个性化健康管理。同时,我国数字营养领域技术从理论到实践尚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推动数字营养的科技创新以促进和提升国民的营养健康水平是当前营养学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将对数字营养调查与评估、数字化营养干预、智能化营养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采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全民营养健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重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在智慧化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医学模式实践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对血管早期病变的综合评估和早期干预,血管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是有效预防致死致残心、脑、肾和周围血管事件的关键,基于这一理念,需要建立“血管医学”专业临床学科,以全身血管床为核心,对不同部位血管病变和不同病变程度的人群,进行预防、治疗以及系统康复,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血管健康智慧化和数字化管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BVHS)提出的目的就是根据血管医学的理念,对血管健康给予综合动态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个体化分析,将血管结构及功能病变程度综合分级,以对各危险等级人群进行个体化精准干预,实现针对性地预防和管理,建立全新的智慧化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医学模式,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字化配餐的天津市家长的学生营养知信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天津市家长的学生营养知信行情况,为开展知信行干预和数字化配餐软件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1年5-8月,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和平区、津南区、滨海新区和蓟州区4个辖区8所小学、8所初中和8所高中的5 426名家长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方式由家长集中填写网络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长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营养的信念和行为.采用SPSS 24.0进行x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 家长的学生营养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合格率分别为52.8%、84.0%和98.8%.女性家长的学生营养知识合格率(55.0%)、信念合格率(84.7%)和行为合格率(99.0%)均高于男性家长(45.3%、81.9%和98.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家长的学生营养知识合格率和信念合格率均随着学历和家庭月收入的上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对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3.3%~92.3%,其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危害、挑食(偏食)对健康的影响和WHO推荐的食盐摄入量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53.9%、33.6%和23.3%.家长的学生营养行为报告情况中,32.2%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吃薯条、汉堡等西式快餐或将西式快餐作为孩子表现良好的一种鼓励.家长的学生营养信念中,82.3%的家长认为使用智能化配餐软件能满足学生午餐的能量和营养素需求,80.9%的家长认为利用专门的手机配餐应用软件对指导学生日常饮食有很大帮助,88.4%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而学习使用专业的配餐软件.结论 天津市家长对学生配餐软件认可度较高,但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个别行为有待改善.建议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家长的学生营养知信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水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高[1].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总患病率为5.6%(约1 507万人)[2],且20年翻了 1倍[3].2015年痴呆治疗费用已超过1万亿元[4].有研究显示,中国治疗痴呆的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5].但痴呆并不是疾病的首发阶段,在痴呆被确诊前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杀手[6],患病率较高且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推算CAD现患人数为1139万.而且,我国CA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增加[7].本文综述了稳定性CAD患者认知水平的诊疗现状,旨在呼吁临床医生对稳定性CAD患者尽早进行认知水平的评估,一旦发现认知水平下降,应尽早进行认知干预,以延缓或逆转MCI患者向痴呆的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老年人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老龄化和数字化已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的相关概念以及老年人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从人口学因素、个人健康因素、技术信息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老年人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研究、重视老年人在线健康信息素养的教育培训、关注老年人在线医疗使用体验、加强社会支持干预的建议,为提升我国老年人在线医疗健康信息行为,推动智慧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数字化印模技术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数字化印模技术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预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制取模型进行口腔正畸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正畸疗效、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评分、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患者对矫治的满意度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评分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口腔正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咀嚼功能、固定、舒适性、便捷程度及语言功能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技术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口腔正畸患者的整体治疗体验,优化治疗效果,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