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市青年学生对猴痘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无锡市青年学生对猴痘的认识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青年学生的猴痘宣传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10月,在无锡市一所大专院校开展横断面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样本量估计为812人.利用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对猴痘知识的认知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猴痘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了 818名青年学生,猴痘知识知晓率为3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为二年级(aOR=1.63,95%CI:1.08~2.44)或三年级(aOR=1.63,95%CI:1.08~2.44),近6个月出过国(aOR=2.87,95%CI:1.11~7.43),参加过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aOR=2.11,95%CI:1.32~3.37),近期对猴痘疫情信息的关注频率是偶尔关注(aOR=3.14,95%CI:2.09~4.73)或经常关注(aOR=9.46,95%CI:4.20~21.34),认为有必要在校园内开展猴痘知识宣传讲座(aOR=1.67,95%CI:0.81~3.43),认为猴痘会在国内广泛流行(aOR=1.83,95%CI:1.26~2.65)是青年学生猴痘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论:虽然青年学生对猴痘信息有一定关注和了解,但其猴痘知识知晓率不高.针对青年学生人群的猴痘知识宣传教育应紧密结合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统筹开展,尤其要加强感染风险的警示性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猴痘预防和自我监测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是帮助风险个体理解风险信息,引导其改善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护士作为风险沟通的主体,有效开展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对降低日益增长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至关重要.该文对健康风险沟通的概念及发展、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的影响因素以及实施风险沟通的建议3个方面进行综述.建议护士在开展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时,要充分考虑沟通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偏好,设计个性化风险沟通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IMB的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互联网+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质性访谈、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选取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2022年1-8月入组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入组的47例患者为试验组,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4周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965,P=0.044).结论 基于互联网+IMB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强眼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水平,改善眼健康行为,是有效降低近视发病率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是以医院专业技术为支撑,整合社会科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医院之间的协同合力,共同做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工作。该模式以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科普馆建设实践为起点,以科普展教、互动体验、信息化平台建设、分层分级培训等方式逐步实践,实现了全国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用户问答文本内容挖掘——基于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挖掘与分析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HIP)用户的网络问答文本,为HIP患者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糖尿病网"和"妈妈网"问答数据108 590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文本内容特征词共现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在识别内容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题间及主题内部节点关系,并结合Wilson信息行为理论对内容主题进行属性区分。结果:本研究构建出包含321个节点的HIP用户问答文本特征词网络,其中最大连通子网包括177个节点。围绕血糖控制和应对疾病压力两大类信息寻求动机,共识别出12个内容主题。其中,4个主题具有生理属性、7个主题具有认知属性、6个主题具有情感属性。药物治疗、饮食与营养包含的特征词数量最为突出,各主题内部均存在高点度中心度的特征词。结论:HIP用户关注的内容具有多种属性、多个维度。临床、社区医护人员及其他健康信息服务者可不断完善针对HIP患者的信息服务内容,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三高)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三高共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收集的相关信息,以134 950名≥45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居民三高患病及共病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46.0%(95% CI:45.1%~47.0%)、19.5%(95% CI:18.7%~20.2%)、43.3%(95% CI:42.3%~44.4%);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共病率分别为12.3%(95% CI:11.7%~12.8%)、22.8%(95% CI:22.1%~23.4%)、11.6%(95% CI:11.1%~12.0%);三高共病率为7.6%(95% CI:7.2%~8.0%)。这些共病率均随年龄、BMI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东北及华北地区较高( P<0.05)。高血压、糖尿病和高TC血症的共病率为1.9%(95% CI:1.7%~2.1%),高血压、糖尿病和高LDL-C血症的共病率为1.6%(95% CI:1.4%~1.7%),女性均高于男性(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增长、城市、超重/肥胖、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每日静态行为时间≥5 h和每日睡眠时间<7 h是三高共病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三高共病情况较常见,且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综合防控、“三高共管”是中老年人群健康促进的关键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定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AVF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AVF术后内瘘护理及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内瘘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MB模型为基础的AVF术后内瘘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头静脉内径、内瘘成熟时间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对照组入组49例,观察组入组50例。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0, P<0.05);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为(5.18 ± 1.14)周,短于对照组的(5.94 ± 1.3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 P<0.05);观察组头静脉内径及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5.19 ± 0.28)mm,(218.40 ± 24.19)ml/min,高于对照组的(4.99 ± 0.34)mm、(200.41 ± 23.89)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1、-3.72,均 P<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低于对照组的22.4%(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2, P<0.05)。 结论:将IMB模型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AVF成形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头静脉内径,提高泵控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5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则实施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脏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的遵医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 Z值为-5.634, P<0.01),且观察组总遵医率为92.00%(69/75),高于对照组74.67%(56/75)( χ2值为8.112, 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482.75 ± 81.45)m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8.34 ± 6.10)%,均高于对照组的(406.92 ± 68.20)m、(39.61 ± 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182、9.034, 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力限制、心理情绪、疾病症状及社会关系评分(11.00 ± 1.58)、(10.06 ± 1.55)、(6.06 ± 1.29)及(5.09 ± 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7.15 ± 1.90)、(11.79 ± 1.55)、(9.52 ± 1.23)及(8.09 ± 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835~21.533, P<0.01)。 结论:相比于常规健康教育,全程健康教育结合随访信息平台有利于提高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率、生命质量,改善心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防控的关键。生活方式干预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行为改变,否则将影响服务对象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能提供血糖实时变化的可视化数据,被视为激励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教育工具,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共识提出构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依托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个体智能监测终端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健康信息多端数据共享云平台;应用5G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施连续、动态、实时的健康指标居家监测和糖尿病风险预警;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实施早筛查和风险评估,将基于CGM的24 h平均血糖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指标;在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干预的综合性干预原则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根据CGM技术提供的连续、动态、实时的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案,联合智能应用程序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健康管理,建立糖尿病的“三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鲁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72例和观察组1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以及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评分、孕产妇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孕产妇中,可在高质量且及时中的信息/交互策略中,满足孕产妇各阶段性的自我管理需求,提高其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与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孕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