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关联分析法解析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胃痞胃痛辨证及用药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胃病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新安王氏医家胃痞胃痛病医案共147例,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分析法寻找用药特色.结果:应用最多的药物包括法半夏、川楝子、枳壳、茯苓、延胡索、瓜蒌、五灵脂、佩兰、豆蔻、沉香、黄连、香附等,味多辛、苦,主入胃、肝经为主功效以行气开郁止痛为主.半夏、枳壳、瓜蒌、薤白存在最强的关联度.结论:王氏内科治疗该病在立法上采用通阳散结法;基本方由半夏、瓜蒌、薤白、枳壳、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甘松、黄连等药物组成,拟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辨治月经病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安王氏内科对于妇女月经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先贤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情形从脑辨治,养心宁神;固本培元,兼顾气血;疏肝调营,尤重情志三个方面辨治月经病,极具特色.新安王氏内科医家论治月经病的经验丰富了妇科月经疾病的理论系统,拓宽了中医治疗妇科月经疾病的治疗思路,有利于中医流派传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不寐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安王氏内科在临床辨治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别具一格.新安王氏内科认为不寐病位在脑,脏腑关系上重视心、脾、肝、肾;脏腑失调,阴阳失交是病机关键;治疗总以调整脏腑阴阳偏颇为主:从脑人手,补肾填髓,养心安脑宁神、肝肾同治,注意精神调护、交通心肾,调节阴阳升降、重视心脾,不忘痰热扰神;临证善用对药,疗效显著.文章通过文献整理,从病因病机、辨治经验、用药特色、验案分析等方面剖析新安王氏内科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安王氏内科中风病辨治思路与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发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作为新安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安王氏医学,历经200余年,传承7代,以王仲奇、王任之、王乐匋和王键为代表性医家.文章简述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中风病特色与思路,以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新安医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安王氏内科王仲奇与王任之论治胃脘痛用药特色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及王任之论治胃脘痛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方法 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选取治疗胃脘痛处方74例、160例,提取方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录入Excel中,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通过SPS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相关分析,应用IBM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最大频繁关联模式等分析.结果 《王仲奇医案》共出现中药888次,频次排名前3位中药为半夏、茯苓、旋覆花;《王任之医案》出现中药2 146次,排名前3的中药为瓜蒌、半夏、枳壳.关联分析得出王仲奇论治胃脘痛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薤白,佩兰→陈皮等组合关联;王任之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枳壳,半夏→薤白等组合关联.结论 2位王氏医家诊治胃脘痛以通为大法,务在祛除阻塞胃气疏降之因,或疏通气机,或健运脾胃,或活血化瘀,或消食化滞,或温中行气,胃脘痛常兼气滞,以辛开苦降法,用辛香理气之品,和胃止痛.顺应胃腑和降之性,畅通人身元气,促进疾病痊愈.王仲奇与王任之的治疗胃脘痛思路一脉相承,具体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任之在王仲奇扶正健脾、通邪止痛基础上,更加重视胃脘痛日久,瘀血、痰邪留滞,常施以通阳泄浊、化瘀通络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986例新安王氏内科含茯苓处方用药规律及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挖掘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方剂的临床用药特色. [方法]以《王任之医案》《王仲奇医案》作为方剂资料来源,筛选包含茯苓的处方,基于新安医学数据信息应用平台构建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2,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算法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获得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治疗疾病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等. [结果]共筛选含茯苓方剂986首,含茯苓的高频次组合的药物包括佩兰、半夏、苦杏仁、白术、枳壳,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的泄泻、痢疾,以及肺系的咳嗽等病证.与茯苓配伍的高频次药物的组合中,支持度≥10%、置信度≥60%的关联规则包括"佩兰→枳壳""佩兰→半夏""半夏→枳壳""佩兰→白豆蔻"等. [结论]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处方所治疾病多有痰湿要素,王氏临床论治多从脾、胃、肺三脏入手,喜用芳香药物,多用温药,治痰治气并举,寓燥湿化痰于健脾降肺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64例新安王氏内科肺系疾病医案用药特色及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旨在研究新安王氏内科肺系疾病用药规律,探讨肺系疾病常用药物配伍关系,指导临床运用,传承新安医学.通过对新安王氏内科著作中肺系疾病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王氏所治肺系疾病及常用药的频数,并使用SPSS Statistic 20,SPSS Modeler 18.0分别进行常用药的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发现王氏临证所治肺系疾病以哮喘、感冒、咳嗽为主,常用药物为止咳平喘药、健脾祛湿药、化痰药;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寒、温较均衡,无大寒大热之品,归经多归肺、胃经;聚类分析得到10组药物组合,关联分析二项、三项、四项关联规则分别为11,21,10项,每项药组分别为11,16,5项;核心组合茯苓、苦杏仁、紫菀、薏苡仁、款冬花、石斛、白苏子、百部、陈皮、白前、蛤壳、射干、半夏.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肺系疾病时注重顺应肺性,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用药多无大寒大热,皆轻清灵动之品轻宣肺气,又注重痰邪为犯,常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肺虚又分气阴之虚,当气阴共调,阴虚灼伤肺络,肺络不宁,当以宁络止血,久虚肺虚不能布津,当以敛肺化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关联规则的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论治咳嗽的药-症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探讨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治疗咳嗽的药-症规律.方法:收集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治疗咳嗽效验医案共234案,利用Excel 2016建立药物、症状数据库,进行频数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药物频数分析得出治疗咳嗽前四位药物分别是苦杏仁、款冬花、紫菀、茯苓,重在化痰止咳,健脾利水;根据四诊信息频数统计结果可归纳为痰相关、热相关、风相关、郁相关;药物关联规则提取出"王氏内科"医家治疗咳嗽常用药对为苦杏仁→射干、款冬花→百部等;药物与四诊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脉濡弦与五味子、葶苈子、佛耳草→紫菀等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鹅管石、远志→鹅管石、半夏→化橘红关联度较高;痰鸣与佛耳草、葶苈子、干姜→佛耳草等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舌白苔腻与半夏→化橘红关联度较高.药物与四诊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脉濡弦与五味子、葶苈子、佛耳草+紫菀三者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鹅管石、远志+鹅管石、半夏+化橘红三者关联度较高;痰鸣与佛耳草、葶苈子、干姜+佛耳草三者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舌白苔腻与半夏+化橘红二者关联度较高.结论:"王氏内科"代表医家临证治疗咳嗽特点鲜明,将辨证与辨症相结合,以化痰为要,重视肺气的宣降,重视培护脾胃,培土生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新安王氏内科辨治胃脘痛的数学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新安王氏内科辨治胃脘痛的数学模型,为系统探讨中医辨治胃脘痛规律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王乐匋教授门诊医案、王键教授门诊医案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诊疗胃脘痛医案310例,提取方药、症状、体征信息,建立"王氏内科医案中胃脘痛方-证-症信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应用 IBM SPSS Modeler 14.1通过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提取核心网络药物,建立王氏医家辨治胃脘痛数学模型.新安王氏医家辨治胃脘痛常肝脾同治,以通阳法佐扶脾,或豁气化痰、疏肝行气以通阳,或辛温散寒以通阳,或健脾化湿以通阳,或活血行气以通阳,豁痰散结法和活血化瘀法常同用,临证以扶脾为本,通阳为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通阳理论的新安王氏内科脾胃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新安王氏内科脾胃病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中频繁项集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1予以因子分析.结果 共研究688例处方,涉及药物365种.单味药以茯苓、枳壳、半夏的使用频次最高,对药以半夏-枳壳、茯苓-佩兰、瓜蒌-半夏的使用频次最高;寒性与温性,味苦、味甘,以及归脾(胃)、肺(大肠)经的中药使用最为频繁;关联规则发现最常用药对有3组;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3个公因子.结论 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脾胃病以理气通阳散结法为治疗大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以理气运脾、散结和胃为核心,重温补,倡轻灵;佐以清热利湿、宣畅气机,温阳活血、益气通脉等法,以调和阴阳、补偏救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