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nus-P自膨式肺动脉瓣经皮植入术的中期随访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经皮植入国产自膨式瓣膜Venus-P在治疗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中的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应用Venus-P成功为13例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瓣膜型号为(31.9±3.1) mm。13例均为TOF术后合并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先前均采用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为(17.8±4.7)岁,体质量为(50.2±12.3) kg。1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对术后随访信息,如并发症发生情况,瓣膜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和瓣膜相关的再干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和术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采用配对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PVI,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心脏磁共振检查示患者RVEDVi由术前(145.7±9.6) mL/m 2降至(100.2±12.2) mL/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肺动脉瓣中度返流,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血培养亦为阴性,6例患者术后肺动脉瓣无返流,其余6例肺动脉瓣均为轻度以下返流。1例患者术后第6天突发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除1例术后7个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外,无瓣膜相关再干预病例。随访时间(22.8±8.0)个月,瓣膜支架结构完整,无移位、瓣周漏和支架断裂等,无血栓和冠脉受压等并发症。 结论:自膨式Venus-P PPVI对于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安全、有效,中期临床结果满意,但尚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组织工程支架在胸心外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支架是组织工程器官构建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重塑组织工程器官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生物力学性能和无毒无感染性,为细胞和组织再生提供支持环境,且对支架进行表面修饰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与组织分化,加快组织工程器官功能化。本文对组织工程支架在胸心外科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应用和前景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瓣中瓣技术治疗Bentall生物瓣膜衰败的护理配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1例Bentall术后人工生物瓣膜衰败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瓣中瓣技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例应用瓣中瓣技术治疗主动脉生物瓣衰败手术护理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特点和监测要点、瓣膜准备以及预防并发症。结果:多学科团队合作下,瓣膜支架顺利释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患者围手术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7 d顺利出院。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成熟复合型手术理念、术中密切观察及对相关并发症特点掌握是经导管主动脉瓣中瓣置换术手术护理顺利实施的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无支架生物瓣膜结构性衰败1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由于生物瓣膜不需要长期抗凝的特点,外科应用生物瓣膜治疗主动脉瓣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瓣膜衰败等因素影响,生物瓣膜寿命较短,二次外科手术的风险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瓣中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ViV-TAVR)是外科生物瓣膜衰败后、患者二次外科手术可行的替代方案.目前世界上大多数Vi V-TAV R手术多是TAV R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而无支架外科生物瓣膜X线标记物,对介入治疗可能更具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无支架生物瓣膜衰败后于X线引导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因此术前全面CT检查对整体手术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病例对临床上的类似情况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新型高分子材料介入肺动脉瓣膜的动物实验研究——中期随访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自主研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介入肺动脉瓣膜动物体内原位置换后的中期实验效果.方法 选用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制作成三叶球囊扩张型介入瓣膜,选用牛心包介入瓣膜作对照.雄性羊12只,体质量(22.1±2.3)kg,10只置入高分子材料瓣膜(PPHV),2只置入对照瓣.右侧开胸经导管经右心室心尖途径原位置换肺动脉瓣.术后随访12周,通过超声心动图、胸部CT、心血管造影、尸检等对介入瓣膜进行中期评价.结果 两枚PPHV未成功原位移植,其余10只羊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只置入PPHV的羊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9只存活到随访终点.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12周时PPHV均无明显反流,瓣膜峰值跨瓣压差16~3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28.2±8.0)mmHg;牛心包瓣峰值跨瓣压差分别为16 mmHg和21 mmHg.术后12周胸部CT、心血管造影提示所有人工心脏瓣膜均正常工作,支架无移位或变形.尸检结果提示:术后12周时ePTFE瓣叶无降解或损伤,大部分保持光滑,无血栓、钙化,但密封套囊、瓣叶流出面根部、瓣窦底部、3个瓣叶交界处有血管翳增生.结论 超微孔ePTFE介入肺动脉瓣膜动物体内原位置换后中期效果良好,PPHV有良好的抗组织粘附性能,有良好的抗降解、抗血栓、抗钙化和生物力学性能,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牛心包对照瓣相当.局部血管翳增生可能通过优化瓣膜设计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导管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瓣中瓣治疗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总结我院创新性使用经导管J Valve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二尖瓣生物瓣毁损患者经过评估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较高风险者,知情同意后于全麻杂交手术室心尖区穿刺,透视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支撑导丝引导反向安装改良的J Valve支架瓣膜系统,心脏搏动下置入二尖瓣生物瓣内.结果 2019年1月至3月完成9例二尖瓣毁损瓣中瓣的经导管J Valve瓣膜置入术,STS评分在6~8分以上.既往手术二尖瓣Hancock瓣膜3例,Perimount瓣膜3例,Epic瓣膜2例,Baxiter瓣膜1例;瓣膜大小27号6例,25号3例.成功率100%,病死率0,随访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8±2)mmHg(1mmHg=0.133kPa).结论 创新性使用经导管J Valve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技术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中使用生物瓣膜的远期安全性结局.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ClinicalTrial.gov、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26日期间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非随机临床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系列研究,纳入标准还包括使用生物瓣膜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5年、报告了相关安全性结局等.提取研究特征和相关数据,使用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3篇文献共57个研究组,包含47 803名患者.(1)全因死亡率为6.33/100人年(95% CI:5.85 ~6.8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猪瓣膜和牛心包瓣膜的死亡率分别为5.69/100人年(95%CI:5.05 ~ 6.41)和7.29/100人年(95% CI:6.53~ 8.13);有支架和无支架瓣膜的死亡率分别为6.69/100人年(95% CI:6.12 ~7.30)和5.21/100人年(95%CI:4.43~ 6.14).(2)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1.16/100人年(95%CI:0.96~ 1.40),心脏起搏器植入率为1.08/100人年(95%CI:0.75~ 1.54),再手术率为0.77/100人年(95% CI:0.65 ~0.91),脑卒中的发生率为0.74/100人年(95%CI:0.51~ 1.06),结构性瓣膜退化的发生率为0.73/100人年(95% CI:0.59 ~0.91),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52/100人年(95%CI:0.41~0.65),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为0.38/100人年(95%CI:0.33 ~0.44),非结构性瓣膜退化的发生率为0.20/100人年(95% CI:0.13~ 0.31).结论:生物瓣膜的全因死亡率为6.33/100人年,血栓栓塞、心脏起搏器植入、再手术、脑卒中和结构性瓣膜退化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短期随访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短期随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单中心2019年1月-2020年5月因二尖瓣生物瓣毁损接受经心尖途径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手术及短期随访情况.手术方法:在患者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后,左侧肋间小切口心尖区缝荷包,透视和三维食道超声检测下穿刺,导丝通过二尖瓣生物瓣进入左心房,导管交换加硬支撑导丝;引导反向安装反向释放的J-Valve介入瓣膜系统,心脏跳动下植入二尖瓣生物瓣内;调整合适植入深度,快速起搏下进行支架瓣释放;必要时进行瓣膜的球囊后扩张.结果 该时段共20例二尖瓣生物瓣毁损患者完成经导管J-Valve瓣膜瓣中瓣植入,术前评估均为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较高风险(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评分在6分以上);既往二尖瓣手术瓣膜类型:Hancock瓣膜6例,Perimount瓣膜7例,Epic瓣膜6例,Baxiter瓣膜1例;既往二尖瓣手术瓣膜大小:29号2例,27号11例,25号7例.早期有1例发生瓣膜脱落入左心室;1例术中出现瓣膜轻度移位,同时植入第2枚瓣膜;瓣中瓣植入成功率95%.监护室观察时间<6h者5例,6~24h者13例,24~48h者1例,>48h者1例.术后无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5.2±2.3)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瓣中瓣术后恢复顺利,围手术期1个月无死亡;随访中1例患者合并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心尖途径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临床效果良好,心脏跳动下完成植入,避免体外循环和常规开胸心脏停跳切开等创伤,值得继续观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脱细胞法构建猪心脏瓣膜支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脱细胞法构建猪心脏瓣膜支架的效果.方法 将新鲜的猪心脏瓣膜剪成约1 cm×1 cm的小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未处理组,每组设5个重复标本.3组标本经液氮冻融后,实验组采用0.6%胰蛋白酶和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各处理3 d;对照组采用5%SDS处理6 d;未处理组置于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常温静置6 d.通过HE染色和丽春红-苦味酸染色、残留DNA定量及α-Gal抗原检测确定脱细胞效率.将脱细胞的猪心脏瓣膜在大鼠皮下包埋2周,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抗钙化潜能.结果 实验组的猪心脏瓣膜标本细胞成分基本去除,细胞外基质结构完整;残留DNA含量、α-Gal抗原分别为(55.6±16.8)μg/g、0.02±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4±178.1)μg/g、0.14±0.02(均P<0.01).大鼠皮下包埋2周后,实验组钙化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构建的脱细胞猪心脏瓣膜基质可能是组织工程瓣膜的良好支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TAVR+PCI)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所行一站式TAVR+PCI患者2例,对其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在全麻备体外循环下成功完成了 一站式TAVR+PCI,术后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2例患者的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超声心动图均提示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膜功能正常,无(或)少量瓣周反流,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冠状动脉增强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结果均未提示支架内再狭窄.结论:一站式TAVR+PCI治疗安全、可靠,是治疗高龄、高危、外科手术禁忌患者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